一种电池模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04440发布日期:2023-04-21 10:55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电芯在低温冷启动工况下工作时,电芯内部的温度相对较低,造成内部电阻较大,电芯的供电能力较弱,因此,对电动汽车电池包的低温快速加热功能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电池模组铝壳的外部贴合设置加热板,通过加热板对电池模组进行加热,因此,导致热传导路径长,加热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加热速度慢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车辆。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外壳;至少一排电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每排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若干个依次串联设置的电芯模块,每个所述电芯模块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电芯单体,一排所述电芯组件具有两排所述电芯单体;加热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每排所述电芯组件对应设置,所述加热结构位于两排所述电芯单体之间且与所述电芯单体贴合设置;浸没液,填充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以浸没所述电芯组件和所述加热结构。

3、可选地,所述电芯组件设置有偶数排,所述加热结构设置有一个或者是若干个,每个所述加热结构对应相邻的两排所述电芯组件设置,每个所述加热结构包括两排加热膜,两排所述加热膜位于一侧的两个端部连接设置,每排所述加热膜位于一排所述电芯组件的两排所述电芯单体之间。

4、可选地,每排所述加热膜包括加热部和连接部,所述加热部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连接部连接相邻的所述加热部,所述加热部与所述电芯单体的侧面相贴合。

5、可选地,所述连接部靠近相邻两个所述加热部的边缘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加热部以及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避让缺口,并联设置的两个电芯单体通过并联连接件相连接,所述避让缺口允许并联连接件通过。

6、可选地,每个所述加热结构的两排所述加热膜一体成型设置;或者是,每个所述加热结构的两排所述加热膜位于一侧的两个端部通过焊接相连接。

7、可选地,两排所述加热膜的另一侧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有膜输出极组件,所述膜输出极组件位于所述外壳上,所述膜输出极组件适于连接电源。

8、可选地,所述膜输出极组件包括极柱和铝排连接件,所述加热膜的端部与所述极柱电连接,所述极柱与所述铝排连接件电连接。

9、可选地,所述电芯组件连接设置有模组输出极组件,所述模组输出极组件和所述膜输出极组件在所述外壳上同侧设置。

10、可选地,所述浸没液为硅油或者是氟化液。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将加热结构设置于外壳的内部,并且使加热结构与电芯单体相贴合,加热结构能够直接对电芯单体进行加热并且加热面积大,热量损失小,提高了加热速度;并且,在外壳的内部设置浸没液,防止加热结构与电芯单体局部未贴合部分发生干烧,保证加热结构的安全使用,提高加热结构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提高加热均匀性。

1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将加热结构设置为两排连接设置的加热膜,使加热结构与呈偶数排设置的电芯组件相对应,便于加热结构与偶数排电芯组件的配合设置,并且,便于加热结构的通电。

15、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通过在相邻加热部和连接部之间形成避让缺口,以对并联连接件进行避让,避免并联连接件和加热膜发生干涉。

16、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利用极柱和铝排连接件对加热膜进行通电,内阻小,加热回路损耗低,过流能力强,连接可靠性高且连接方式简单。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20)设置有偶数排,所述加热结构(30)设置有一个或者是若干个,每个所述加热结构(30)对应相邻的两排所述电芯组件(20)设置,每个所述加热结构(30)包括两排加热膜(31),两排所述加热膜(31)位于一侧的两个端部连接设置,每排所述加热膜(31)位于一排所述电芯组件(20)的两排所述电芯单体(2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加热膜(31)包括加热部(311)和连接部(312),所述加热部(311)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连接部(312)连接相邻的所述加热部(311),所述加热部(311)与所述电芯单体(211)的侧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12)靠近相邻两个所述加热部(311)的边缘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加热部(311)以及所述连接部(312)之间形成避让缺口(313),并联设置的两个电芯单体(211)通过并联连接件(212)相连接,所述避让缺口(313)允许并联连接件(212)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热结构(30)的两排所述加热膜(31)一体成型设置;或者是,每个所述加热结构(30)的两排所述加热膜(31)位于一侧的两个端部通过焊接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两排所述加热膜(31)的另一侧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有膜输出极组件(40),所述膜输出极组件(40)位于所述外壳(10)上,所述膜输出极组件(40)适于连接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输出极组件(40)包括极柱和铝排连接件,所述加热膜(31)的端部与所述极柱电连接,所述极柱与所述铝排连接件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20)连接设置有模组输出极组件(50),所述模组输出极组件(50)和所述膜输出极组件(40)在所述外壳(10)上同侧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没液为硅油或者是氟化液。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车辆,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外壳;至少一排电芯组件,设置于外壳内,每排电芯组件包括若干个依次串联设置的电芯模块,每个电芯模块包括两个并联设置的电芯单体,一排电芯组件具有两排电芯单体;加热结构,设置于外壳内并与每排电芯组件对应设置,加热结构位于两排电芯单体之间且与电芯单体贴合设置;浸没液,填充于外壳的内部以浸没电芯组件和加热结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能够直接对电芯单体进行加热并且加热面积大,热量损失小,提高了加热速度;并且,在外壳的内部设置浸没液,防止加热结构与电芯单体局部未贴合部分发生干烧,保证加热结构的安全使用,提高加热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