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细线高速编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58322发布日期:2023-03-15 03:0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细线高速编织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编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极细线高速编织机。


背景技术:

2.为了对金属线缆进行保护处理,市面上常需要对线缆的表面进行编织处理,且常采用线缆编织机进行编织。
3.经检索,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221640356.8,公开了一种带有边角料回收装置的高速线缆编织机,通过清扫刷将高速线缆编织机表面散落的边角料清扫到回收箱内部,清扫完成后,通过将清扫刷清扫端放入回收箱内部,然后将清扫刷清扫端沿着落料刮刀向外推动,则落料刮刀将清扫刷清扫端表面粘附的边角料刮除,从而方便对边角料的回收,防止边角料粘附在清扫刷表面,提高回收效率。
4.但该装置仍存在以下缺陷:
5.现有的高速编织机对线材进行送线的过程中,缺乏引导装置,不能够根据送线辊22的送线位置而调节处理,并且也不能够很好调节送线的松紧度。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细线高速编织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高速编织机的送线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极细线高速编织机,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内部底面安装有用于待编织线材的送线组件,所述加工台的内部顶面安装有用于引导线材的第一导向组件;
9.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二支座、往复丝杆、移动座、安装座、第一导向轮、滑座和滑杆,所述第二支座通过螺丝分别安装于加工台的内部顶面上,两个所述第二支座之间通过轴承座安装有往复丝杆且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往复丝杆的侧壁与移动座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座通过螺丝安装于移动座的底面上,所述第一导向轮通过轴承座配合轴杆安装于安装座的侧壁上,所述滑座的内部与滑杆侧壁滑动连接,且滑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移动座的顶面上;
10.所述第一导向组件还包括往复定位组件,所述往复定位组件包括横梁、套座、挡板、转柄和滑轮,所述横梁安装于加工台的内部顶面上,所述套座通过套接于横梁的侧壁上,且套座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套座分别位于滑座的两侧,所述套座靠近滑座的侧壁均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座的内部半月牙导向板通过轴杆与转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柄的另一端通过轴杆转动连接有滑轮。
11.所述加工台的底部侧壁焊接侧板,所述侧板的侧壁安装有用于引导线材的第二导向组件;
12.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一支杆、第二导向轮、第一夹座、第二支杆和第二夹座,所述第二导向轮与第一支杆的一端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夹持安装于第一
夹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夹持安装于第一夹座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夹持安装于第二夹座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夹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侧板的侧壁上;
13.所述加工台的顶面安装有驱动齿轮组,所述驱动齿轮组上安装有用于编线的编线组件,位于所述驱动齿轮组的中心且加工台的顶面上安装有用于编线滑动的引导组件。
14.优选的,所述送线组件包括第一支座和送线辊,所述第一支座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加工台的底部上,所述送线辊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分别与第一支座之间转动连接。
15.优选的,所述驱动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安装盘和缺槽,所述从动齿轮设有多组,且多组从动齿轮之间啮合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的侧壁啮合连接,多个从动齿轮的顶面分别通过轴杆固定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顶面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编线组件的缺槽。
16.优选的,所述加工台的内部顶面且位于主动齿轮的轴线上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的内部键连接。
17.优选的,所述编线组件包括夹座、支撑架、线筒杆、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所述夹座卡合安装于每个安装盘的缺槽中,所述夹座的顶面通过螺丝与支撑架相固定安装,所述支撑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线筒的线筒杆,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安装有第一引导轮,且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引导轮,位于所述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之间以及第二引导轮上方的支撑架均开设有用于引导编织线的引线槽。
18.优选的,所述引导组件包括支撑筒、支撑盘和出线槽,所述支撑盘安装于支撑筒的顶端上,所述支撑筒的底端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与加工台的顶面上,所述出线槽由上至下依次贯穿开设于支撑盘、支撑筒的内部以及加工台的台面,所述支撑盘的侧壁一圈呈外凸圆弧的光面。
19.优选的,所述加工台的顶面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顶面焊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侧壁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另一侧通过轴承座安装有收卷筒,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组链轮链条与收卷筒传动连接。
20.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一侧安装有引线组件,所述引线组件包括引线板、引线孔、第一固定杆、第三夹座、第二固定杆和第四夹座,用于穿过编织好线材的引线孔开设于引线板,所述引线板位于出线槽的轴线上,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引线板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与第三夹座的一端夹持安装,所述第三夹座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杆的一端夹持安装,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与第四夹座夹持安装,所述第四夹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固定架的另一端一侧上。
21.优选的,所述加工台的背面底部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组链轮链条与送线辊的一端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的一端通过第三组链轮链条与第二组链轮链条传动连接。
22.优选的,所述支撑臂的侧壁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通过轴杆键连接有出线辊。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1、通过在加工台的内部顶面安装有第一导向组件,使送线辊上放出的线材能够通过第一导向组件的第一导向轮进行传动,同时将第一导向轮安装在能够往复的移动座,通
过往复丝杆的转动下,并且又通过往复定位组件限制移动座的移动方向,使得移动座能够根据挡板限制位置而在往复丝杆上来回移动,以此能够在对送线辊进行上线的过程中,对上线的线材进行引导处理,从而使线材的上线能够根据平顺,避免出现拉扯线材的情况。
25.2、又通过在加工台的内部顶面安装有第二导向组件,通过调节第二导向组件中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分别在第一夹座和第二夹座上位置,从而调节导向轮的位置,从而能够根据上线的线材松紧进行调节处理。
26.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编织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编织机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向组件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导向组件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齿轮组和引导组件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编线组件结构示意图。
33.图中:
34.1、加工台;
35.2、送线组件;21、第一支座;22、送线辊;
36.3、第一导向组件;31、第二支座;32、往复丝杆;33、移动座;34、安装座;35、第一导向轮;36、滑座;37、滑杆;38、横梁;39、套座;310、挡板;311、转柄;312、滑轮;
37.4、第二导向组件;41、第一支杆;42、第二导向轮;43、第一夹座;44、第二支杆;45、第二夹座;
38.5、侧板;
39.6、驱动齿轮组;61、主动齿轮;62、从动齿轮;63、安装盘;64、缺槽;
40.7、编线组件;71、夹座;72、支撑架;73、线筒杆;74、第一引导轮;75、第二引导轮;76、引线槽;
41.8、引导组件;81、支撑筒;82、支撑盘;83、出线槽;
42.9、支撑臂;
43.10、固定架;
44.11、第一驱动电机;
45.12、第一组链轮链条;
46.13、收卷筒;
47.14、引线组件;141、引线板;142、引线孔;143、第一固定杆;144、第三夹座;145、第二固定杆;146、第四夹座;
48.15、第二驱动电机;
49.16、第三驱动电机;
50.17、第二组链轮链条;
51.18、第三组链轮链条;
52.19、出线辊。
具体实施方式
5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55.一种极细线高速编织机,包括加工台1,加工台1的内部底面安装有用于待编织线材的送线组件2,送线组件2包括第一支座21和送线辊22,第一支座21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加工台1的底部上,送线辊22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分别与第一支座21之间转动连接。
56.加工台1的背面底部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5,第二驱动电机15通过第二组链轮链条17与送线辊22的一端转轴传动连接,往复丝杆32的一端通过第三组链轮链条18与第二组链轮链条17传动连接。
57.送线辊22的侧壁缠绕有待编织的线材,通过控制第二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转动,在第二组链轮链条17的传动下,使得送线辊22能够通过轴承座而在第一支座21上转动而进行放线处理,从而通过第一导向组件3和第二导向组件4而将线材从加工台1的底部引导穿出台面,以通过加工台1的台面上编线组件7对线材的表面进行编织处理。
58.加工台1的内部顶面安装有用于引导线材的第一导向组件3,第一导向组件3包括第二支座31、往复丝杆32、移动座33、安装座34、第一导向轮35、滑座36和滑杆37,第二支座31通过螺丝分别安装于加工台1的内部顶面上,两个第二支座31之间通过轴承座安装有往复丝杆32且固定安装有滑杆37,往复丝杆32的侧壁与移动座33的内部螺纹连接,安装座34通过螺丝安装于移动座33的底面上,第一导向轮35通过轴承座配合轴杆安装于安装座34的侧壁上,滑座36的内部与滑杆37侧壁滑动连接,且滑座36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移动座33的顶面上;
59.第一导向组件3还包括往复定位组件,往复定位组件包括横梁38、套座39、挡板310、转柄311和滑轮312,横梁38安装于加工台1的内部顶面上,套座39通过套接于横梁38的侧壁上,且套座39设置有两组,两组套座39分别位于滑座36的两侧,套座39靠近滑座36的侧壁均与挡板310固定连接,滑座36的内部半月牙导向板通过轴杆与转柄311的一端固定连接,转柄311的另一端通过轴杆转动连接有滑轮312。
60.在第二驱动电机15带动第二组链轮链条17传动下,由于第三组链轮链条18中其中一个链轮与第二组链轮链条17的其中一个链轮处于同轴且均键连接于送线辊22的一端转轴上,进而第二组链轮链条17转动的情况下,也使得第三组链轮链条18也能够发生转动,而第三组链轮链条18的其中另一个链轮是安装在往复丝杆32的一端上,从而能够带动往复丝杆32能够在第二支座31上发生转动,使得移动座33能够在往复丝杆32的转动下而在往复丝杆32上进行移动,且当移动到横梁38的一个挡板310位置时,使滑座36侧壁上滑轮312能够挡板310的侧壁上发生滑动,进而使得转柄311发生转动,使移动座33内部的半月牙导向板而发生转动,从而使半月牙导向板从往复丝杆32侧壁上的一条螺旋槽切换到另一条的螺旋
槽中,由于往复丝杆32侧壁的两个螺旋槽呈反向的,因此,使移动座33能够往反方向移动,然后使滑轮312在另一个挡板310侧壁上滑动时,使得再次折返,以此而使得移动座33能够在往复丝杆32的侧壁上,并在两个挡板310之间往复移动,从而使移动座33上安装有安装座34、第一导向轮35也随之移动,从而能够根据送线辊22上线材放出的位置而调节第一导向轮35的位置,使得线材能够改变线材的移动轨迹。
61.加工台1的底部侧壁焊接侧板5,侧板5的侧壁安装有用于引导线材的第二导向组件4;
62.第二导向组件4包括第一支杆41、第二导向轮42、第一夹座43、第二支杆44和第二夹座45,第二导向轮42与第一支杆41的一端侧壁转动连接,第一支杆41的另一端夹持安装于第一夹座43的底部,第二支杆44的一端夹持安装于第一夹座43的顶部,第二支杆44的另一端夹持安装于第二夹座45的侧壁上,第二夹座45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侧板5的侧壁上;
63.将从第一导向轮35上放出的线材能够沿着在第二导向轮42的侧壁而进一步改变线材的移动轨迹,同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支杆41和第二支杆44的长度而调节第二导向轮42的位置,使得能够调节放线的线材松紧程度。
64.加工台1的顶面安装有驱动齿轮组6,驱动齿轮组6上安装有用于编线的编线组件7,位于驱动齿轮组6的中心且加工台1的顶面上安装有用于编线滑动的引导组件8。
65.驱动齿轮组6包括主动齿轮61、从动齿轮62、安装盘63和缺槽64,从动齿轮62设有多组,且多组从动齿轮62之间啮合连接,其中一个从动齿轮62与主动齿轮61的侧壁啮合连接,多个从动齿轮62的顶面分别通过轴杆固定连接有安装盘63,安装盘63的顶面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编线组件7的缺槽64。
66.加工台1的内部顶面且位于主动齿轮61的轴线上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16,第三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61的内部键连接,主动齿轮61在第三驱动电机16的带动下而转动,进而使得主动齿轮61带动加工台1上的多个从动齿轮62同步发生转动,且多个从动齿轮62均通过轴杆安装在加工台1的顶面上。
67.编线组件7包括夹座71、支撑架72、线筒杆73、第一引导轮74和第二引导轮75,夹座71卡合安装于每个安装盘63的缺槽64中,夹座71的顶面通过螺丝与支撑架72相固定安装,支撑架7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线筒的线筒杆73,支撑架72的中部安装有第一引导轮74,且支撑架72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引导轮75,位于第一引导轮74和第二引导轮75之间以及第二引导轮75上方的支撑架72均开设有用于引导编织线的引线槽76。
68.在对线材的侧壁进行编织前,将线筒杆73上套接安装用于编织的编织线筒,然后将编织线筒上的丝线穿过引线槽76,并绕在第一引导轮74和第二引导轮75的侧壁上,多个编线组件7能够分别在多个从动齿轮62的转动下而转动,进行放线处理。
69.引导组件8包括支撑筒81、支撑盘82和出线槽83,支撑盘82安装于支撑筒81的顶端上,支撑筒81的底端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与加工台1的顶面上,出线槽83由上至下依次贯穿开设于支撑盘82、支撑筒81的内部以及加工台1的台面,支撑盘82的侧壁一圈呈外凸圆弧的光面。
70.使得多个编线组件7上放出的编织线能够沿着支撑盘82的侧壁而交错编织,同时使送线辊22放出的线材通过出线槽83而从支撑盘82的中心穿出,进而使多个编线组件7上编织的编织线包裹在线材的侧壁上,以此对线材的侧壁进行编织处理。
71.加工台1的顶面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支撑臂9,支撑臂9的顶面焊接有固定架10,固定架10的一端侧壁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11,固定架10的另一端另一侧通过轴承座安装有收卷筒13,第一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第一组链轮链条12与收卷筒13传动连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1带动第一组链轮链条12转动,从而使收卷筒13能够在固定架10上转动,以对编织好的线材进行初步收卷处理。
72.固定架10的另一端一侧安装有引线组件14,引线组件14包括引线板141、引线孔142、第一固定杆143、第三夹座144、第二固定杆145和第四夹座146,用于穿过编织好线材的引线孔142开设于引线板141,引线板141位于出线槽83的轴线上,第一固定杆14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引线板141的顶面上,第一固定杆143的另一端与第三夹座144的一端夹持安装,第三夹座144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杆145的一端夹持安装,第二固定杆145的另一端与第四夹座146夹持安装,第四夹座146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固定架10的另一端一侧上,使编织好的线材穿过引线孔142,以保证线材能够缠绕在收卷筒13侧壁之前,保持出线的位置不变,同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固定杆143和第二固定杆145分别在第三夹座144和第四夹座146上的位置,而调节引线板141和引线孔142的位置,以能够更好对收线筒提供出线方向。
73.支撑臂9的侧壁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通过轴杆键连接有出线辊19,编织好的线材经过收卷筒13的初步收卷后,然后再绕在出线辊19的侧壁上,可以在加工台1的底部安装用于缠绕编织好的线材的收集筒,以对编织好的线材进行卷绕收集,从而完成对线材的编织的过程。
7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