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封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2709发布日期:2023-10-14 19:57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封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具体为一种动力电池封装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动汽车的普及率逐步增高,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动力电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之相匹配的动力电池封装装置为动力电池提供保护。

2、在专利cn213242673u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封装装置,包括电池内壳及电池外壳,电池内壳及电池外壳之间通过散热凸棱连接,散热凸棱设置在电池内壳的外侧壁及底面上,散热凸棱与电池外壳的内壁的连接处设有橡胶缓冲层。上述专利在散热凸棱和电池外壳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缓冲层,橡胶缓冲层的设置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散热凸棱与电池外壳之间的热量传递效率。因此,设计一种动力电池封装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封装装置,电池内壳外部的散热凸起插接在电池外壳外壁的散热翅片内部,有效提升散热凸起与散热翅片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动力电池的散热效率及散热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封装装置,包括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内壳,所述电池内壳的顶部对称安装有贯穿电池外壳的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电池外壳的外壁等距离安装有散热翅片,所述电池内壳的外壁等距离安装有散热凸起,所述散热凸起插接固定在散热翅片底部开设的凹槽内部。

3、优选的,所述散热凸起包括散热座、散热条和导热硅胶片;

4、所述散热座等距离固定在电池内壳的外壁,所述散热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散热条,所述散热条通过导热硅胶片与散热座的底部内壁连接。

5、优选的,所述电池外壳和电池内壳的缝隙处填充有除湿球。

6、优选的,所述除湿球包括橡胶球、活性炭吸附层和吸湿孔;

7、所述橡胶球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橡胶球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活性炭吸附层连通的吸湿孔。

8、优选的,所述正极柱和负极柱与电池外壳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1、电池内壳外部的散热凸起插接在电池外壳外壁的散热翅片内部,有效提升散热凸起与散热翅片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动力电池的散热效率及散热效果;

11、2、导热硅胶片不仅缓冲了电池在挤压或振动时受到的力,起到了进一步的保护作用,而且导热性能好;

12、3、活性炭吸附层有效吸收进入电池内的水汽,防止电池在潮湿环境中短路,而且橡胶球弹性支撑在电池外壳和电池内壳之间,起到弹性支撑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电池封装装置,包括电池外壳(1),所述电池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内壳(6),所述电池内壳(6)的顶部对称安装有贯穿电池外壳(1)的正极柱(2)和负极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1)的外壁等距离安装有散热翅片(4),所述电池内壳(6)的外壁等距离安装有散热凸起(7),所述散热凸起(7)插接固定在散热翅片(4)底部开设的凹槽(8)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凸起(7)包括散热座(10)、散热条(11)和导热硅胶片(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1)和电池内壳(6)的缝隙处填充有除湿球(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球(9)包括橡胶球(13)、活性炭吸附层(14)和吸湿孔(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柱(2)和负极柱(3)与电池外壳(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封装装置,包括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内壳,所述电池内壳的顶部对称安装有贯穿电池外壳的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电池外壳的外壁等距离安装有散热翅片,所述电池内壳的外壁等距离安装有散热凸起,所述散热凸起插接固定在散热翅片底部开设的凹槽内部。本技术电池内壳外部的散热凸起插接在电池外壳外壁的散热翅片内部,有效提升散热凸起与散热翅片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动力电池的散热效率及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太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伟盈新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