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P电芯模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60394发布日期:2023-05-25 04:3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CTP电芯模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特别涉及一种ctp电芯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1、ctp,也就是cell to pack(电池-电池包),是将电池芯包直接集成到电池包壳体中,从而省去了中间的模组架构,简化了电池包的结构,进而提高电池包空间利用率的一种模组结构。

2、在相关技术中,ctp电芯模组在组合制备时,往往采用将不同数量的电芯通过串并联连接起来形成电芯模组,以提供相应的电压或电流供负载端使用。在组装时,多个单体电芯依次排列成一列并彼此贴紧,然后再将一排单体电芯通过端板和扎带进行绑扎组合,以形成电芯模组。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续航能力,在同一个电池包壳体中,采用并列设置多列电芯模组的形式,并在多列电芯模组的两端设置一体式的端板进行整体压合固定。

3、采用相关技术中的多列电芯模组并列布置,并用一体式端板有两端进行压合的固定方式,由于在压合过程中,相邻两列电芯模组之间可能存在相互挤压的情况,并且在工作过程中电芯模组也存在受热膨胀的情况,多列电芯模组之间受膨胀力的作用可能在平行于端板的水平方向上出现相对滑移,进而影响电芯模组的两端与端板接触位置之间的相对应力。一体式端板上各处受力不均容易在制备和工作过程中出现变形,导致ctp电芯模组在进行维护时拆卸和入箱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tp电芯模组结构,对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提升了整体刚度,解决了ctp电芯模组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因膨胀力导致的受压变形所造成的拆卸和入箱困难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tp电芯模组结构,包括集成端板、中部加强板、侧向定位件和多个电芯模组,

3、所述集成端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集成端板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电芯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单体,所述多个电芯单体沿水平方向堆叠布置,所述电芯模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集成端板抵接,所述多个电芯模组并列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所述电芯模组之间均设置有所述中部加强板,所述中部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集成端板固定连接,所述侧向定位件连接于两个所述集成端板的同一侧边,所述集成端板的相对两侧边均设置有所述侧向定位件,两个所述侧向定位件分别与所述多个电芯模组中位于外侧的两个所述电芯模组的侧端面相抵接。

4、可选地,所述中部加强板与所述集成端板可拆卸连接。

5、可选地,所述中部加强板的两端端面上均凸出设置有插接凸起,所述集成端板的一侧板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接凸起相匹配的插接通槽。

6、可选地,所述集成端板的另一侧板面上设置有焊接凹槽,所述焊接凹槽的槽底与所述插接通槽连通。

7、可选地,所述中部加强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绝缘涂层。

8、可选地,所述侧向定位件为扎带,所述扎带围绕绑扎于两个所述集成端板相背的板面,以及所述多个电芯模组中位于外侧的两个所述电芯模组的侧端面。

9、可选地,所述集成端板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两侧边设置有与所述扎带相匹配的圆角配合面。

10、可选地,所述扎带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扎带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且相对于所述集成端板的中线对称布置。

11、可选地,所述集成端板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两侧边中部凸出设置有扎带限位凸缘,两个所述扎带相对的一侧边与所述扎带限位凸缘在竖直方向上的两端端面相抵接。

12、可选地,所述侧向定位件为侧向定位板,所述侧向定位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集成端板的同一侧边焊接连接。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4、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ctp电芯模组结构,利用位于两侧的集成端板同时对并列布置的多个电芯模组进行长度方向上的夹持固定,并通过连接于两个集成端板两侧的侧向定位件对位于外侧列的电芯模组进行夹持定位。而在多个电芯模组内部,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在相邻两列电芯模组设置与集成端板固定连接的中部加强板,在起到对多列电芯模组的分隔定位的同时,还可以对相邻两组电芯模组在受到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的挤压,或者工作时因温度提升是,因膨胀力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应力进行吸收和承载。保证多列电芯模组始终呈正确的排列姿态,进而使作用于两个集成端板上的应力也保证均匀稳定,避免发生形变。通过对两个集成端板之间的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提升了整体刚度,解决了ctp电芯模组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因膨胀力导致的受压变形所造成的拆卸和入箱困难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ctp电芯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端板(1)、中部加强板(2)、侧向定位件(3)和多个电芯模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p电芯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加强板(2)与所述集成端板(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p电芯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加强板(2)的两端端面上均凸出设置有插接凸起(21),所述集成端板(1)的一侧板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接凸起(21)相匹配的插接通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tp电芯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端板(1)的另一侧板面上设置有焊接凹槽(12),所述焊接凹槽(12)的槽底与所述插接通槽(1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p电芯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加强板(2)的板面上设置有绝缘涂层(2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ctp电芯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定位件(3)为扎带(31),所述扎带(31)围绕绑扎于两个所述集成端板(1)相背的板面,以及所述多个电芯模组(4)中位于外侧的两个所述电芯模组(4)的侧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tp电芯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端板(1)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两侧边设置有与所述扎带(31)相匹配的圆角配合面(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ctp电芯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3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扎带(31)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且相对于所述集成端板(1)的中线对称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ctp电芯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端板(1)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两侧边中部凸出设置有扎带限位凸缘(14),两个所述扎带(31)相对的一侧边与所述扎带限位凸缘(14)在竖直方向上的两端端面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ctp电芯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定位件(3)为侧向定位板(32),所述侧向定位板(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集成端板(1)的同一侧边焊接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TP电芯模组结构,属于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该电芯模组结构包括集成端板、中部加强板、侧向定位件和多个电芯模组。集成端板设置有两个,电芯模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集成端板抵接,多个电芯模组并列间隔布置。相邻两个电芯模组之间均设置有中部加强板,中部加强板的两端与两个集成端板连接,侧向定位件连接于两个集成端板的同一侧边,集成端板的相对两侧边均设置有侧向定位件。该CTP电芯模组结构对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提升了整体刚度,解决了CTP电芯模组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因膨胀力导致的受压变形所造成的拆卸和入箱困难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卢臣智,程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