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T形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36391发布日期:2023-03-22 08:3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T形线夹的制作方法
一种新型t形线夹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金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t形线夹。


背景技术:

2.t型线夹是指使连接导线与分支线,以传递电气负荷并承受一定机械荷载的金具。高压输电线路是连接变电站、传输电力的通道,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3.然而现有的t形线夹通常由于零件繁多,使得安装非常的不便。例如中国公开的一篇实用新型专利中,专利名称为一种光伏电站用t型线夹,公开号为cn114458733a,公开日期为2022年5月10日,该专利公开了以下的内容:包括横向连接机构、横向锁紧机构和竖直连接机构,所述横向连接机构与竖直连接机构相互衔接,并通过竖直连接机构横向贯穿锁紧。上述专利通过横向连接机构、横向锁紧机构和竖直连接机构进行连接,由于零件结构繁多,不仅不方便携带,同时在安装的过程中使得安装非常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新型t形线夹,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t型线夹安装携带、安装不方便的不足。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t形线夹,包括:
6.上盖板,其包括上横向管和上纵向管,上纵向管与上横向管垂直连接;上横向管与上纵向管之间设置有上连接板;
7.下盖板,其包括与上横向管配合的下横向管、与上纵向管配合的下纵向管;下横向管与下纵向管之间设置有与上连接板配合的下连接板;
8.其中,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转动连接,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9.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上盖板下盖板绕转动轴打开,之后将导线依次放置在下横向管和下纵向管上,之后将上盖板和下盖板盖合,使得上盖板和下盖板贴合,使得上横向管和下横向管贴合将导线夹紧,上纵向管和下纵向管贴合将导线夹紧,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贴合,之后用螺栓依次穿过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后与螺帽连接,使得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固定连接。相比于现有的技术,能够减少相关的零件的安装,使得安装更加的便捷,安装时只需通过螺栓连接即可,进而使得能够非常方便的安装新型t形夹板。
10.进一步地,上纵向管设置在上横向管的中间位置上,上连接板设置有两个,两个上连接板设置在上纵向管的两侧。
11.通过将上连接板对称的设置在上纵向管的两侧,使得能够通过上连接板能够连接上纵向管和上横向管,使得通过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连接配合能够将上横向管和下横向管贴合的更紧、上纵向管和下纵向管贴合的更紧。
12.进一步地,上纵向管与下纵向管、上横向管与下横向管的管口处均设置有缩紧组件,缩紧组件包括内管直径向外逐渐缩小的内锥面,内锥面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半锥块,半锥块内设置有半安装孔,半安装孔的内设置有沿其圆周方向设置的半卡棱。
13.导线安装时通过两块半锥块被夹紧设置在新型t形线夹内,由于半锥块内设置有半卡棱,半卡棱使得能够对导线起到卡紧作用,使得导线能够更加的稳定的固定设置在新型t形线夹之内;同时由于上纵向管与下纵向管、上横向管与下横向管的管口处均设置成内锥面,使得当导线受到拉力作用时,半锥块被向外拉动,使得半锥块向相向的方向收缩进而相互靠近,进一步的对导线起到夹紧的作用。
14.进一步地,半锥块通过磁铁黏贴在内锥面上。
15.半锥块通过磁铁黏贴在内锥面上时,磁性不强,方便了安装半锥块。
16.进一步地,上连接板上设置有上安装孔,下连接板上设置有下安装孔,下安装孔远离上连接板的一侧焊接有螺帽,螺栓穿过上安装孔与下安装孔与螺帽连接。
17.将螺帽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下连接板上,使得安装时只需转动螺栓即可实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连接,进一步的减少了相关零件的安装,使得新型t形线夹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使得安装新型t形线夹能够更加的方便。
1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9.(1)能够减少相关的零件的安装,使得安装更加的便捷,安装时只需通过螺栓连接即可,进而使得能够非常方便的安装新型t形夹板,同时也能够更加方便的携带;
20.(2)半卡棱使得能够对导线起到卡紧作用,使得导线能够更加的稳定的固定设置在新型t形线夹之内;
21.(3)上纵向管与下纵向管、上横向管与下横向管的管口处均设置成内锥面,使得当导线受到拉力作用时,两块半锥块向相向的方向收缩进而相互靠近,进一步的对导线起到夹紧的作用,有效的放置导线发生松动;
22.(4)通过调节半锥块在半安装孔的位置,即可对不同直径的导线进行夹紧,使得适应安装导线的直径范围更大。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盖合时的立体结构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张开时的立体结构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6.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盖合时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28.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9.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型t形线夹,包括上盖板1和下盖板2;
31.上盖板1包括上横向管11和上纵向管12,上纵向管12与上横向管11垂直连接;上横向管11与上纵向管12之间设置有上连接板13;
32.下盖板2包括与上横向管11配合的下横向管21、与上纵向管12配合的下纵向管22;下横向管21与下纵向管22之间设置有与上连接板13配合的下连接板23;
33.上盖板1与下盖板2之间通过转动结构配合转动连接,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上盖板1上的转动轴51和设置在下盖板2上的转动孔52,转动轴51与转动孔52配合使得上盖板1与下盖板2之间转动连接,上连接板13与下连接板23之间通过螺栓42连接。
34.上纵向管12设置在上横向管11的中间位置上,上连接板13设置有两个,两个上连接板13对称的设置在上纵向管12的两侧。上连接板13上设置有上安装孔131,下连接板23上设置有下安装孔231,下安装孔231远离上连接板13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螺帽41,螺栓42穿过上安装孔131与下安装孔231与螺帽41连接。
35.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先将上盖板1下盖板2绕转动轴51打开,之后将导线依次放置在下横向管11和下纵向管12上,之后将上盖板1和下盖板2盖合,使得上盖板1和下盖板2贴合,使得上横向管11和下横向管21贴合将导线夹紧,上纵向管12和下纵向管22贴合将导线夹紧,上连接板13和下连接板23之间贴合,之后用螺栓42依次穿过上连接孔131和下连接孔231后与螺帽41连接,使得上盖板1和下盖板2之间固定连接。
36.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上盖板1和下盖板2转动连接,相比于现有的技术,能够减少相关的零件的安装,使得安装更加的便捷,安装时只需通过螺栓42连接即可,进而使得能够非常方便的安装新型t形夹板;同时通过将上连接板13对称的设置在上纵向管12的两侧,使得能够通过上连接板13能够连接上纵向管12和上横向管11,使得通过上连接板13和下连接板14连接配合能够将上横向管11和下横向管21贴合的更紧、上纵向管12和下纵向管22贴合的更紧;另外,将螺帽4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下连接板23上,使得安装时只需转动螺栓42即可实现上盖板1和下盖板2的连接,进一步的减少了相关零件的安装,使得新型t形线夹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使得安装新型t形线夹能够更加的方便。
37.实施例2: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型t形线夹,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上纵向管12与下纵向管22、上横向管11与下横向管21的管口处均设置有缩紧组件3,缩紧组件3包括内管直径向外逐渐缩小的内锥面31,内锥面31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半锥块32,半锥块32内设置有半安装孔33,半安装孔33的内设置有沿其圆周方向设置的半卡棱34。
38.半锥块32的外侧面设置有磁铁,内锥面31上镶嵌设置有能够被磁铁吸引铁片,半锥块32通过磁铁黏贴在铁片上。
39.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缩紧组件3,导线安装时通过两块半锥块32被夹紧设置在新型t形线夹内,由于半锥块32内设置有半卡棱34,半卡棱34使得能够对导线起到卡紧作用,使得导线能够更加的稳定的固定设置在新型t形线夹之内;同时由于上纵向管12与下纵向管22、上横向管11与下横向管21的管口处均设置成内锥面31,使得当导线受到拉力作用时,半锥块32被向外拉动,使得两块半锥块32向相向的方向收缩进而相互靠近,进一步的对导线起到夹紧的作用;同时安装时通过调节半锥块32在半安装孔33的位置,即可对不同直径的导线进行夹紧。需要说明的是,半锥块2通过磁铁黏贴在内锥面上时,磁性不强,仅仅时为了方便安装半锥块,而当新型t形线夹安装好之后,导线受到拉力能够拉动半锥块32在内锥面31滑动。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