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板、电池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57289发布日期:2023-08-18 09:2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冷却板、电池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板、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冷媒直冷系统是在液冷系统的基础上对整车热管理系统进行高度集成,将电池热管理系统与空调系统耦合于电动汽车热泵系统,动力电池通过直冷板直接与制冷剂进行换热,直冷板等同于空调系统中的蒸发器。相关技术中的冷媒直冷系统在传热过程中,由于压降的存在,冷板内部制冷剂温度将沿流程逐渐下降,这一过程将导致电池温度变化剧烈且温度一致性较差,对电池的可靠性、寿命和性能将产生直接影响,进而严重影响电动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冷却板,可以提高冷却板的均温性,保证冷却板寿命和性能,提高电池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池包。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具有进液口和多个出液口,所述板体内具有进液流道和多个并联的冷却流道,所述进液流道与所述进液口连通,多个所述冷却流道在板体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冷却流道的进口分别与所述进液流道连通,多个所述冷却流道的出口与多个所述出液口一一对应连通;导流部件,所述导流部件设在所述板体内,且所述导流部件位于多个所述冷却流道与所述进液流道的交汇处,所述导流部件与所述进液流道之间具有进液间隙以使冷却介质进入多个所述冷却流道。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板,通过在板体内设置多个并联的冷却流道,可以使冷却介质均匀的流淌在板体内,并且通过设置导流部件,尽可能保证进入每个冷却流道的冷却介质的流量保持均匀,可以提高冷却板的均温性,保证冷却板寿命和性能,提高电池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冷却流道包括多个并联的子流道,多个所述子流道在所述板体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子流道的进口分别与所述进液流道连通,所述子流道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7、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子流道在所述板体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布置。

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邻近所述出液口处,所述冷却流道的流通截面积在所述冷却介质流通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间隙的流通截面积在所述冷却介质流通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部件为导流柱,所述导流柱设在所述进液流道内,且所述导流柱的外周面与所述进液流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多个所述进液间隙,多个所述进液间隙的流通截面积相同,且多个所述进液间隙与多个所述冷却流道一一对应连通。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流道的深度为h,且1mm≤h≤3mm,和/或,所述冷却流道的宽度为b,且8mm≤b≤15mm,和/或,所述冷却流道的壁厚为t,且0.8mm≤t≤1.5mm。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板体的横截面上,所述冷却流道的宽度由上向下逐渐减小。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冷却板。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冷却流道包括多个并联的子流道,多个所述子流道在所述板体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子流道的进口分别与所述进液流道连通,所述子流道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子流道在所述板体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板,其特征在于,在邻近所述出液口处,所述冷却流道的流通截面积在所述冷却介质流通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间隙的流通截面积在所述冷却介质流通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件为导流柱,所述导流柱设在所述进液流道内,且所述导流柱的外周面与所述进液流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多个所述进液间隙,多个所述进液间隙的流通截面积相同,且多个所述进液间隙与多个所述冷却流道一一对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的深度为h,且1mm≤h≤3mm,和/或,所述冷却流道的宽度为b,且8mm≤b≤15mm,和/或,所述冷却流道的壁厚为t,且0.8mm≤t≤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体的横截面上,所述冷却流道的宽度由上向下逐渐减小。

9.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板。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板、电池包及车辆,所述冷却板包括板体和导流部件,板体上具有进液口和多个出液口,板体内具有进液流道和多个并联的冷却流道,进液流道与进液口连通,多个冷却流道在板体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多个冷却流道的进口分别与进液流道连通,多个冷却流道的出口与多个出液口一一对应连通,导流部件设在板体内,且导流部件位于多个冷却流道与进液流道的交汇处,导流部件与进液流道之间具有进液间隙以使冷却介质进入多个冷却流道。本技术的冷却板,可以提高冷却板的均温性,保证冷却板寿命和性能,提高电池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晓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