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21847发布日期:2023-07-07 18:20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生产,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让人们对汽车性能追求越来越高,为了清洁能源和节约燃油消耗,轻混系统成为现在的主流趋势,可为传统燃油车降低油耗。然而轻量化设计、高集成度是产品的主要设计难点,当前的产品普遍将bms(电池管理系统)与模组分离装配,仅有铜排的电连接,bms需要单独的螺栓加结构胶固定,导致模组与bms装配时零部件过多,模组整体重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池模组与bms问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侧板和端板,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容纳空间;

4、多个电芯单元,多个电芯单元并排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5、bms组件,所述bms组件包括安装板和bms线路板,所述安装板用于将所述bms线路板与所述端板连接,

6、所述电芯单元上方设置有ccs组件,所述ccs组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连接件、铜排及上盖;所述ccs组件和所述bms线路板之间通讯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bms组件通过与端板连接,纵向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端部,与整体电池模组形成一个整体,电池模组的ccs组件与bms能够通讯连接。整体电池模组排布紧凑,增强了整体结构的强度,bms组件中的安装板能够对bms线路板形成很好的保护,对于bms线路板在所述电池模组上的抗振动能力也得到提升。该模组结构与bms组件的连接方式也减少了导电块等零部件的安装,使得电池模组实现轻量化。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bms线路板远离所述端板的另一侧面上固设有bms外壳,bms线路板与端板固定的过程中,通过安装板与bms外壳之间的对合,使bms线路板被围合于两者之间,其bms组件的结构强度仍然保持在原有的水平。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端板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设置于靠近所述bms组件一端,所述第一端板的大面上设置有拉铆螺母,所述bms线路板与所述第一端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板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u”形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卡合在所述第一端板顶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端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螺纹连接的安装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板的两侧及底部分别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bms线路板的防护板。

12、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端板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的螺栓孔,先将主板上的“u”形卡槽与所述第一端板进行卡合,然后再通过螺栓将“u”形卡槽与第一端板固定。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和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护板,当所述bms组件与所述安装板装配后,再将所述bms组件通过螺杆与设置在第一端板上的拉铆螺母进行固定,如此即实现了bms组件与第一端板的连接。所述主板上的防护板分别对bms线路板的底部和侧边形成全面的防护。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ccs组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叠放设置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塑胶支架、汇流排以及fpc等部件)、铜排和上盖,所述ccs组件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所述bms线路板固定,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第二端板固定。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bms线路板顶部设置有两个用于与所述第一端部连接的紧固螺杆,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铜排上。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位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四连接孔位于所述铜排上。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端板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导电块的安装槽,所述导电块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安装孔。

17、所述电池模组中,仅在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导电块,具体的,连接件上的第二连接孔与导电块上的安装孔位置相对应,并通过紧固螺栓实现固定。bms组件上,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紧固螺杆,第一连接孔套设于所述紧固螺杆上,并通过紧固螺母实现连接件第一端部与bms线路板的连接。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铜排为“s”形结构。其两个端部的连接点分别位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对角位置。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ccs组件的顶部还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孔,所述连接件上,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紧固螺杆通过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实现所述上盖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电芯单元顶部的极柱焊接连接。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通讯接口,所述bms线路板上设置有第二通讯接口,所述第一通讯接口与所述第二通讯接口插接。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端板与设置于端部的所述电芯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片,所述侧板与若干所述电芯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片。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方孔,多个所述方孔从所述端板的顶部贯穿至所述端板的底部。方孔的设置相对于实心的短板结构,重量极大的减轻,另一方面,方孔的设计在所述端板内形成竖向骨位结构,提高了所述端板的强度。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位于所述侧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沿,所述挡沿用于与所述端板的侧棱粘接。所述挡沿呈“l”形,挡沿内侧包括两个接触面,这两个接触面分别用于与所述端板的侧棱的贴合面粘接。将壳体组件围合形成电芯单元的容纳空间。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位于所述端板上靠近棱角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贯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用于电池模组与电池包的固定。

26、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

27、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中涉及的新型的电池模组的结构,bms线路板贴合于电池模组的端板设置,将bms线路板集成于模组中,从而免去了bms线路板单独的壳体设置,提高了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保证了电池模组的轻量化,同样的空间有助于容纳更多的电芯,极大的提高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电池模组的端板采用方孔从所述端板的顶部贯穿至所述端板的底部。相对于实心的端板结构,重量极大的减轻,另一方面,方孔的设计在所述端板内形成竖向骨位结构,提高了所述端板的强度。形成的电池包的结构合理、紧凑,体积较小。

2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bms组件通过与端板连接,纵向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端部,与整体电池模组形成一个整体,电池模组的ccs组件与bms能够通讯连接。整体电池模组排布紧凑,增强了整体结构的强度,对bms组件也形成很好的保护,抗振动能力也得到提升。该模组结构与bms组件的连接方式也减少了导电块等零部件的安装,使得电池模组实现轻量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