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载锂离子蓄电池动力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1138发布日期:2023-05-17 15:19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载锂离子蓄电池动力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蓄电池动力模组,尤其涉及一种机载锂离子蓄电池动力模组。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当将锂离子蓄电池动力组装在一起使用时形成动力模组。

2、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锂离子蓄电池电芯紧挨着排列在一起,导致散热性较差,且锂电池有鼓包的现象,锂离子蓄电池电芯之间容易发生挤压导致锂离子蓄电池电芯损坏,不利于实际的应用与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载锂离子蓄电池动力模组。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机载锂离子蓄电池动力模组,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锂离子蓄电池电芯,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内部均等距固定连接有固定杆,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形成通槽,所述锂离子蓄电池电芯放置在固定板之间。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框架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型板,所述第二框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均开设有凹型槽。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通过螺丝螺纹连接。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所述锂离子蓄电池电芯之间及锂离子蓄电池电芯与固定板之间均设置有绝缘海绵。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锂离子蓄电池电芯一正一反摆放并利用镍带串并联。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8、本实用新型中,组装时,将第一框架的第二挡板朝上水平放置在平面上,然后将锂离子蓄电池电芯放置到第一框架的顶部,利用固定杆将相邻锂离子蓄电池电芯隔开,然后将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的位置对应将锂离子蓄电池电芯包裹起来,利用通槽对锂离子蓄电池电芯进行散热,避免了现有的锂离子蓄电池电芯紧挨着排列在一起,导致散热性较差,且锂电池有鼓包的现象,锂离子蓄电池电芯之间容易发生挤压导致锂离子蓄电池电芯损坏,较传统装置极大的提高了作业质量与使用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机载锂离子蓄电池动力模组,包括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和锂离子蓄电池电芯(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的内部均等距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杆(3)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两端与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之间形成通槽(5),所述锂离子蓄电池电芯(11)放置在固定板(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锂离子蓄电池动力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6),所述第一挡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型板(7),所述第二框架(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8),所述第二挡板(8)的一侧均开设有凹型槽(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锂离子蓄电池动力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与第二框架(2)之间通过螺丝(1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锂离子蓄电池动力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锂离子蓄电池电芯(11)之间及锂离子蓄电池电芯(11)与固定板(4)之间均设置有绝缘海绵(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锂离子蓄电池动力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蓄电池电芯(11)一正一反摆放并利用镍带串并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载锂离子蓄电池动力模组,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锂离子蓄电池电芯,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内部均等距固定连接有固定杆,相邻两个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两端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形成通槽,锂离子蓄电池电芯放置在固定板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现有的锂离子蓄电池电芯紧挨着排列在一起,导致散热性较差,且锂电池有鼓包的现象,锂离子蓄电池电芯之间容易发生挤压导致锂离子蓄电池电芯损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吕松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德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