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线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77332发布日期:2023-05-06 22:3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线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线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需将绞线拆分为两段、端部剥皮、末端进行短路连接,需生产的双绞线半成品种类多一倍、数量多一倍,因此带来生产难度的增加、切换生产频次的增加、库存的增加、中转搬运的增加。现有技术的双绞线用接头连接器,无法满足安装、走向、小型化的要求,且组成结构复杂,端子等部件数量多,材料成本高,无法在汽车线束行业普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接器。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成的连接器,通过将连接线置入连接通道中,并通过能够导电的插销对连接线进行挤压,能够实现同一连接通道中的多根连接线之间导电并实现短路连接。本申请的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连接线的端子拆分,只需将需要短路连接的多根连接线置入连接通道中,通过插销将各连接线导通短路即可。该方案结构简单体积小、装配简单,降低了生产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用于走线的接线通道,所述接线通道内部可容纳多根连接线,所述第一壳体具有朝向所述接线通道的插销,所述插销为导电材料以对同一所述接线通道的所述多根连接线之间短路连接。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多个并列的所述接线通道,各所述接线通道之间通过绝缘部件分隔。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插销包括主体部分和凸出部分,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上,所述主体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主体部分的另一端与所述凸出部分连接。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平行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方向上,所述主体部分的横截面为菱形,所述凸出部分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凸出部分朝着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所述凸出部分的横截面积逐渐递减。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螺丝或卡扣进行连接。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线通道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线束,包括多组连接线和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连接器,每组所述连接线包括多根连接线,每根所述连接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每组所述连接线中的各所述连接线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连接器的同一所述接线通道内并与所述插销接触。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线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外周圆设置有绝缘保护层,所述连接线的第二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接线通道的长度。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线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外周面设置有绝缘保护层,所述连接线的第二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接线通道的长度。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连接器或者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线束。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所述第二壳体(3)设置有用于走线的接线通道(4),所述接线通道(4)内部可容纳多根连接线(6),所述第一壳体(2)具有朝向所述接线通道(4)的插销(5),所述插销(5)为导电材料以对同一所述接线通道(4)的所述多根连接线(6)之间短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3)具有多个并列的所述接线通道(4),各所述接线通道(4)之间通过绝缘部件(31)分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5)包括主体部分(51)和凸出部分(52),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壳体(2)的方向上,所述主体部分(5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2)连接,所述主体部分(51)的另一端与所述凸出部分(5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第一壳体(2)的方向上,所述主体部分(51)的横截面为菱形,所述凸出部分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凸出部分朝着所述第二壳体(3)的一端,所述凸出部分(52)的横截面积逐渐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与所述第二壳体(3)之间通过螺丝(13)或卡扣(8)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与所述第二壳体(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通道(4)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10)。

8.一种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连接线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1),每组所述连接线包括多根连接线(6),每根所述连接线(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61)、第二部分(62)和第三部分(63),每组所述连接线中的各所述连接线(6)的第二部分(62)位于所述连接器(1)的同一所述接线通道(4)内并与所述插销(5)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6)的第一部分(61)和第三部分(63)外周面设置有绝缘保护层(12),所述连接线(6)的第二部分(62)的长度小于所述接线通道(4)的长度。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1)或者如权利要求8-9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所述第二壳体(3)设置有用于走线的接线通道(4),所述接线通道(4)内部可容纳多根连接线(6),所述第一壳体(2)具有朝向所述接线通道(4)的插销(5),所述插销(5)为导电材料以对同一所述接线通道(4)的所述多跟连接线(6)之间短路连接。该方案的连接器(1)结构简单体积小、装配简单,降低了生产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还公开一种线束及车辆。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康,荣合鹏,曾葵,王乐,刘彦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