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片去边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2002发布日期:2023-05-17 15:2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抛光片去边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加工,具体为一种抛光片去边设备。


背景技术:

1、申请人在研发初期,对于重掺砷抛光片采用手动设备背封去边,具体为,通过人工提取抛光片放入清洗槽中进行腐蚀去边;这种工艺中,去边宽度较差,精度很难把控,同时,由于手动操作对于工人的要求较高,容易导致氧化膜表面划伤,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片去边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关于分体式导轨所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抛光片去边设备,包括沿设备台面设置的上料台、清洗槽以及下料台;

3、还包括可沿设备台面滑动的机械手,机械手的端部连接吸盘,吸盘用于抓取抛光片,抛光片表面附膜,并将需要去边的部分露出;

4、清洗槽设置有三个,第一个清洗槽中盛放氢氟酸,后面两个清洗槽中盛放纯水,吸盘吸取抛光片放入氢氟酸中将需要去边的部分酸蚀掉,然后依次放入后面两个清洗槽中清洗。

5、优选的,机械手包括用于驱动沿设备台面滑动的第一驱动部,还包括用于驱动吸盘垂直升降的第二驱动部。

6、优选的,吸盘为圆柱状结构,且吸盘的高度高于清洗槽中的液位深度。

7、优选的,吸盘的外周面滑动套接有液刷,液刷受第二驱动部驱动;

8、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采用齿轮齿条的方式驱动吸盘,第二齿轮采用齿轮齿条的方式驱动液刷;

9、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轴,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轴,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相互转动连接,并且在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之间设置有过渡轴;

10、第一驱动轴、过渡轴以及第二驱动轴的外周面均设置有摆臂,第一驱动轴在旋转中通过摆臂驱动过渡轴旋转,过渡轴在旋转中通过摆臂驱动第二驱动轴旋转,第一驱动轴受电机驱动;

11、初始状态下,第一驱动轴旋转,驱动第一齿轮旋转,驱动吸盘向下滑动,待一段距离后,第一驱动轴通过摆臂推动过渡轴旋转,过渡轴旋转一段距离后推动第二驱动轴旋转,第二驱动轴带动第二齿轮驱动液刷滑动对吸盘外周面进行除液。

12、优选的,下料台的端面上设置有吸水海绵,当吸盘将抛光片放下后,转移到吸水海绵的上方,然后下压,吸水海绵将吸盘的底部端面擦干。

13、优选的,清洗槽的上部设置有溢流槽,清洗槽外接有输入管道,通过循环输入保持清洗槽中的液流持续更新。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手加吸盘的形式对抛光片进行转移,形成流程化以及自动化作业,能够保证交给那个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以及去边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抛光片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设备台面设置的上料台、清洗槽以及下料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片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机械手包括用于驱动沿设备台面滑动的第一驱动部,还包括用于驱动吸盘垂直升降的第二驱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抛光片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吸盘为圆柱状结构,且吸盘的高度高于清洗槽中的液位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抛光片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吸盘的外周面滑动套接有液刷,液刷受第二驱动部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抛光片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下料台的端面上设置有吸水海绵,当吸盘将抛光片放下后,转移到吸水海绵的上方,然后下压,吸水海绵将吸盘的底部端面擦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抛光片去边设备,其特征在于:清洗槽的上部设置有溢流槽,清洗槽外接有输入管道,通过循环输入保持清洗槽中的液流持续更新。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抛光片去边设备,包括沿设备台面设置的上料台、清洗槽以及下料台;还包括可沿设备台面滑动的机械手,机械手的端部连接吸盘,吸盘用于抓取抛光片,抛光片表面附膜,并将需要去边的部分露出;清洗槽设置有三个,第一个清洗槽中盛放氢氟酸,后面两个清洗槽中盛放纯水,吸盘吸取抛光片放入氢氟酸中将需要去边的部分酸蚀掉,然后依次放入后面两个清洗槽中清洗。本技术采用机械手加吸盘的形式对抛光片进行转移,形成流程化以及自动化作业,能够保证交给那个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以及去边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赵世印,叶民强,吴海军,王建君,王民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山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