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装置、供电装置以及供用电组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7344发布日期:2023-07-18 12:3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用电装置、供电装置以及供用电组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用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电装置、供电装置以及供用电组合设备。


背景技术:

1、以往需要在室内通过电线连接的空调等用电装置目前已经实现了移动性的使用,具体为对用电装置配置可移动的供电装置,以在没有电源的户外场景下,通过供电装置为用电装置供电。

2、供电装置通常布置在用电装置的底部,在使用时,需要抬起用电装置并对准供电装置后安装在供电装置上方。然而,用电装置无法快速与供电装置对位,需要用户在抬起过程中不断调整用电装置的位置以和供电装置对齐并卡合,由于用电装置具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导致整个对位过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用电装置,能够提高用电装置与供电装置之间的安装效率。

2、本技术中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用电装置,用电装置包括与供电装置相接触的第一壳体,第一壳体设有第一滑动部和第一限位部,第一滑动部能够沿第一方向放置于供电装置,且第一滑动部能够相对供电装置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滑动,第一限位部被配置为沿第二方向限位于供电装置,并沿第三方向与供电装置解除限位,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反。第一滑动部包括第一导向壁,第一导向壁沿第一方向延伸,并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第一导向壁在第一滑动部放置于供电装置时与供电装置相接触。

3、上述第一滑动部沿着第一方向放置于供电装置时,由于倾斜的第一导向壁和供电装置相接触,使第一导向壁具有导向作用,有利于用电装置和供电装置对准,也有利于用电装置与供电装置的滑动配合,从而方便第一限位部与用电装置的限位,进而提高了用电装置与供电装置的安装效率。

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部还包括第一支撑壁,第一支撑壁位于第一导向壁朝向第一壳体内的一侧,并与第一导向壁连接,第一支撑壁在第一滑动部放置于供电装置时与供电装置相接触;第一限位部与第一支撑壁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

5、上述第一支撑壁的设置使第一滑动部为凹槽,方便第一滑动部与供电装置的配合。并且在将第二侧部放置于地面或者其他支撑结构上时,通过将第一滑动部设置为凹槽,降低了第一滑动部对第二侧部放置在地面或者其他支撑结构上的平稳性的影响。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部还包括与第一导向壁沿第四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向壁,第二导向壁的一侧连接于第一支撑壁,另一侧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与第一导向壁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第四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两两垂直,第二导向壁在第一滑动部放置于供电装置时与供电装置相接触。

7、上述第二导向壁提高了导向的效果,进一步有利于用电装置和供电装置的对准,以及用电装置与供电装置的滑动配合。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还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沿第四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二限位部被配置为沿第二方向限位于供电装置,并沿第三方向与供电装置解除限位。

9、上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增加第一壳体与供电装置之间的限位部位,进而增强限位效果,提高第一壳体和供电装置之间结合的稳固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部还包括沿第四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结构壁和第二结构壁,第一结构壁和第二结构壁的一侧连接于第一支撑壁,另一侧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四方向,第一结构壁与第二结构壁的距离大于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的距离,第一限位部连接于第一结构壁和第一导向壁,第二限位部连接于第二结构壁和第二导向壁。

11、上述第一结构壁与第二结构壁在第四方向上的距离大于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在第四方向的距离,进而让第一结构壁与第一导向壁在第四方向之间存在间距,并形成有用于避让其他构件的空间,方便容纳供电装置用于和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的部位。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构壁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第一结构壁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第二结构壁、第一限位部以及第二限位部的数量与第一结构壁的数量相等;沿第二方向,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结构壁之间均设有第一导向壁,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结构壁之间均设有第二导向壁

13、上述设置能够增加第一壳体与供电装置之间的限位部位,进而增强限位效果,提高第一壳体和供电装置之间结合的稳固性。

14、另,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用电装置与供电装置之间的安装效率的供电装置。

1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供电装置,用于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用电装置电连接,供电装置包括与用电装置相接触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设有第二滑动部和第一配合部,第一滑动部能够沿第一方向放置于第二滑动部,且第二滑动部能够相对第一滑动部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滑动,第一配合部被配置为沿第三方向与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并沿第二方向与第一限位部脱离。第二滑动部包括第三导向壁,第三导向壁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对应第一导向壁倾斜,第三导向壁在第一滑动部放置于第二滑动部时与第一导向壁相接触。

16、上述第一滑动部沿着第一方向放置于第二滑动部时,由于倾斜的第一导向壁和第三导向壁相接触,从而对用电装置和供电装置之间形成一个导向作用,有利于用电装置和供电装置对准,也有利于用电装置与供电装置的滑动配合,从而方便第一限位部与第一配合部的限位,进而提高了用电装置与供电装置的安装效率。

1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动部还包括第二支撑壁,第二支撑壁位于第三导向壁远离第二壳体的一侧,并与第三导向壁连接,第二支撑壁在第一滑动部放置于第二滑动部时与第二滑动部相接触;第一配合部与第三导向壁连接。

18、上述第二支撑臂与第二滑动部相接触,可以提高第二滑动部对第一滑动部支撑的稳定性,并且第二支撑壁的设置使第二滑动部为凸起,方便在第一滑动部设置为凹槽时与第一滑动部配合。

1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动部还包括与第三导向壁相对的第四导向壁,第四导向壁用于和第一滑动部相接触;和/或,供电装置还包括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与第一配合部相对设置,第二配合部被配置为沿第三方向限位于用电装置,并沿第二方向与用电装置解除限位。

20、上述设置第四导向壁进一步提高了导向的效果,第二配合部能够增加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的限位部位,进而增强限位效果,提高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结合的稳固性。

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连接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限位空间用于限位第一限位部。

22、上述限位空间用于容纳第一限位部,第一板体能够与第一限位部相接触,并对第一限位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移起到限制作用,第二能够与第一限位部相接触,并对第一限位部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移起到限制作用,从而提升了第一限位部和第一配合部的限位效果。

23、另,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安装效率的供用电组合设备。

2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供用电组合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用电装置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供电装置,用电装置还包括第一对接件,第一对接件与第一壳体连接,供电装置还包括第二对接件,第二对接件与第二壳体连接,第一对接件与第二对接件电连接。

25、上述用电装置与供电装置能够沿第一方向配合,由于相接触的第一导向壁和第三导向壁均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使得第一导向壁对第三导向壁形成一个导向作用,从而方便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位置的对准,进而方便了供用电组合设备的安装效率,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体验感,通过设置的第一对接件和第二对接件可以方便用电装置与供电装置实现电连接。

26、在一些实施例中,用电装置为空调,供电装置为电池包。

27、本技术用电装置包括的第一滑动部能够相对供电装置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滑动,第一限位部被配置为沿第二方向限位于供电装置,并沿第三方向与供电装置解除限位。第一导向壁沿第一方向延伸,并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第一导向壁在第一滑动部放置于供电装置时与供电装置相接触。在第一滑动部沿着第一方向放置于供电装置时,由于倾斜的第一导向壁和供电装置相接触,使第一导向壁具有导向作用,有利于用电装置和供电装置对准,也有利于用电装置与供电装置的滑动配合,从而方便第一限位部与用电装置的限位,进而提高了用电装置与供电装置的安装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