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箱体换热板及电池箱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7353发布日期:2023-07-18 12:34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箱体换热板及电池箱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箱体换热板及电池箱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1、电池包在电池处于放电状态的情况下,布置于底板上层的电芯开始发热,由于电芯布置位置差异,导致各电芯散热环境不一。最外层电芯周围空旷,散热空间较大,自身所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空气传递到箱盖进行散热,而处于布置区域中心的电芯,由于周围布满电芯,散热环境较差,自身所产生的热量无法传递出去。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中间部分电芯温度高,四周电芯温度低的现象。

2、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电池包通常采用s形液冷水道,冷却液从电池包底板的一侧流向另一侧,冷却液需要流过大半个冷却区域,才能给中间温度相对较高的电芯降温,从而无法快速给高温区域进行降温,并对电池包的整体冷却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体换热板及电池箱换热系统,其能够有效且显著地对电池模组进行换热。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箱体换热板,所述电池箱体换热板具有:

4、用于输送换热介质的第一换热介质入口和第二换热介质入口;

5、用于输出换热介质的第一换热介质出口和第二换热介质出口;

6、连通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和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的第一流道;

7、连通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入口和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出口的第二流道;

8、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位于所述电池箱体换热板的相对两侧;

9、所述第一流道由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流经第一换热区域,并在所述第一换热区域内从靠近所述第二流道侧向外蜿蜒发散状延伸至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区域用于对电池模组换热;

10、所述第二流道由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入口流经第二换热区域,并在所述第二换热区域内从靠近所述第一流道侧向外蜿蜒发散状延伸至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出口,其中,所述第二换热区域用于对所述电池模组换热。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均呈c形蜿蜒发散状延伸。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箱体换热板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流道。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箱体换热板还包括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所述第一四通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四通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流道;

14、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一四通阀共同用于切换所述第一流道的流向,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四通阀共同用于切换所述第二流道的流向。

15、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箱换热系统,包括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换热板和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区域和所述第二换热区域,所述电池箱体换热板用于与所述电池模组换热。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箱换热系统包括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一出水管路,所述第一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流道靠近所述第二换热区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路与所述第一流道远离所述第二换热区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所述第一进水管路、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一出水管路以及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依次连接并形成第一散热流道;

17、所述电池箱换热系统包括第二进水管路和第二出水管路,所述第二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二流道靠近所述第一换热区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路与所述第二流道远离所述第一换热区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入口、所述第二进水管路、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二出水管路以及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出口依次连接并形成第二散热流道。

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水管路和所述第一出水管路均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出水管路均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箱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三进水管路和第三出水管路,所述第三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流道远离所述第二换热区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出水管路与所述第一流道靠近所述第二换热区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所述第三进水管路、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三出水管路以及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依次连接并形成第一加热流道;

20、所述电池箱换热系统还包括第四进水管路和第四出水管路,所述第四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二流道远离所述第一换热区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出水管路与所述第二流道靠近所述第一换热区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入口、所述第四进水管路、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四出水管路以及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出口依次连接并形成第二加热流道;

21、其中,所述第一散热流道和所述第一加热流道择一地连通,所述第二散热流道和所述第二加热流道择一地连通。

2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三出水管路呈交叉设置,且在所述第三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三出水管路的交叉处设置有第一四通阀;

23、所述第四进水管路与所述第四出水管路呈交叉设置,且在所述第四进水管路与所述第四出水管路的交叉处设置有第二四通阀。

2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四通阀包括两个第一管道,两个所述第一管道非共面且具有高度差,并呈交叉状态,两个所述第一管道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三进水管路以及所述第三出水管路;

25、所述第二四通阀包括两个第二管道,两个所述第二管道非共面且具有高度差,并呈交叉状态,两个所述第二管道分别连通于所述第四进水管路以及所述第四出水管路。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体换热板及电池箱换热系统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电池箱体换热板上设置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并使其以内侧朝向外侧的方向呈蜿蜒发散状延伸,从而使得散热介质首先进入电池箱体换热板的中心区域,并与中心区域对应的电池模组的中心部位进行换热,进而显著且有效地对电池模组进行降温散热,以此达到提高电池箱的换热效率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箱体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换热板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均呈c形蜿蜒发散状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换热板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体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换热板还包括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所述第一四通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四通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流道;

5.一种电池箱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换热板和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区域和所述第二换热区域,所述电池箱体换热板用于与所述电池模组换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箱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换热系统包括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一出水管路,所述第一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流道靠近所述第二换热区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路与所述第一流道远离所述第二换热区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所述第一进水管路、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一出水管路以及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依次连接并形成第一散热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箱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路和所述第一出水管路均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出水管路均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箱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三进水管路和第三出水管路,所述第三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流道远离所述第二换热区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出水管路与所述第一流道靠近所述第二换热区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所述第三进水管路、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三出水管路以及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依次连接并形成第一加热流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箱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三出水管路呈交叉设置,且在所述第三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三出水管路的交叉处设置有第一四通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箱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四通阀包括两个第一管道,两个所述第一管道非共面且具有高度差,并呈交叉状态,两个所述第一管道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三进水管路以及所述第三出水管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箱体换热板及电池箱换热系统,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电池箱体换热板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换热介质入口、第一换热介质出口、第一流道以及第一换热区域,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二换热介质入口、第二换热介质出口、第二流道以及第二换热区域,其中,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位于电池箱体换热板的相对两侧。通过在电池箱体换热板上设置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并使其以内侧朝向外侧的方向呈蜿蜒发散状延伸,从而使得散热介质首先进入电池箱体换热板的中心区域,并与中心区域对应的电池模组的中心部位进行换热,进而显著且有效地对电池模组进行降温散热,以此达到提高电池箱的换热效率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康效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