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散热电容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55233发布日期:2023-06-14 19:43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冷散热电容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容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散热电容组件。


背景技术:

1、电容器在调谐、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容器工作运行后的工作温度会直接影响电容的性能和寿命,如果电容在工作中温度过高电解电容的性能和寿命取决于其工作温度,如果在电解电容工作的环境温度过高,会使电容性能受到极大的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其寿命终止。普通的电容散热方式是在电容器外部放置风扇等辅助类的装置,依赖于外部环境和风速要求,对电容器内部不能进行有效散热,散热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水冷散热电容组件。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水冷散热电容组件,包括:电容框,所述电容框内竖直方向上至少设置有两组电容芯,每组所述电容芯上留有放置空间;

3、水冷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电容框两侧,所述水冷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放置空间匹配的水冷柱,所述水冷柱两端均卡接在所述电容框侧壁上,所述水冷柱两端部均连接有进出水管,当所述电容芯运行工作时,水流通过所述进出水管进入所述水冷柱进行循环流通时能够带走所述电容芯产生的热量。

4、在上述的一种水冷散热电容组件中,所述水冷组件上设置有保护框,所述保护框设置于所述电容框的侧部,所述保护框一侧设置有进水器,所述进水器下部设置有进出水口,所述进水器内部设置有通道,所述进出水管与所述通道连接。

5、在上述的一种水冷散热电容组件中,每组所述电容芯均由第一电容芯和第二电容芯组成,所述第一电容芯和所述第二电容芯上端面设置有压板,所述放置空间位于所述压板、所述第一电容芯和所述第二电容芯之间,所述压板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电容框板面连接。

6、在上述的一种水冷散热电容组件中,所述电容框内设置有若干个分隔板,每两个所述分隔板之间形成电容空间,所述第一电容芯与所述第二电容芯置于所述电容空间。

7、在上述的一种水冷散热电容组件中,所述电容框外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安装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在电容组件内部设置水冷柱,利用电容芯排列放置后的空间间隙设置水冷柱,避免额外增加安装空间,且水流进行水循环时能够有效带走电容产生的热量能够,散热效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冷散热电容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框,所述电容框内竖直方向上至少设置有两组电容芯,每组所述电容芯上留有放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散热电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组件上设置有保护框,所述保护框设置于所述电容框的侧部,所述保护框一侧设置有进水器,所述进水器下部设置有进出水口,所述进水器内部设置有通道,所述进出水管与所述通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冷散热电容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电容芯均由第一电容芯和第二电容芯组成,所述第一电容芯和所述第二电容芯上端面设置有压板,所述放置空间位于所述压板、所述第一电容芯和所述第二电容芯之间,所述压板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电容框板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冷散热电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框内设置有若干个分隔板,每两个所述分隔板之间形成电容空间,所述第一电容芯与所述第二电容芯置于所述电容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散热电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框外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安装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容散热领域,提供了一种水冷散热电容组件,包括:电容框,电容框内竖直方向上至少设置有两组电容芯,每组电容芯上留有放置空间;水冷组件,其设置于电容框两侧,水冷组件上设置有与放置空间匹配的水冷柱,水冷柱两端均卡接在电容框侧壁上,水冷柱两端部均连接有进出水管,当电容芯运行工作时,水流通过进出水管进入水冷柱进行循环流通时能够带走电容芯产生的热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电容组件内部设置水冷柱,利用电容芯排列放置后的空间间隙设置水冷柱,避免额外增加安装空间,且水流进行水循环时能够有效带走电容产生的热量能够,散热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韦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碧彩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