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19428发布日期:2023-11-17 13:5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


背景技术:

1、以锂离子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因而多用于个人计算机、通信终端等电子设备、汽车等。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一般构成为具有由隔离件电隔离的一对电极的电极体和在电极间夹装的非水电解质,通过在两电极间进行离子的交接而充放电。另外,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外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也广泛普及有锂离子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等电容器。

2、作为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中使用的正极活性物质,已知有磷酸铁锂等聚阴离子系正极活性物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包含磷酸铁锂的正极和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石墨的负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7-2139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在作为使用聚阴离子系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而使用石墨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中,充放电曲线(soc-ocv曲线)比较平坦,即soc(充电状态:state of charge)即使发生变化其电压也比较恒定,存在基于电压的soc的检测很难的不良情况。另外,例如弱混合动力汽车用的电源等的要求高的输入输出性能的用途中,使用聚阴离子系正极活性物质的现有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特别是从输入性能的观点考虑期望得到改善。

2、本发明基于以上的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进行soc检测,输入性能高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

3、本发明的一侧面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具备:包含聚阴离子系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和包含非石墨质碳的负极,上述聚阴离子系正极活性物质的比表面积a(m2/g)与上述非石墨质碳的平均粒径b(μm)的比a/b为4以上。

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侧面,可以提供一种soc的检测容易,输入性能高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



技术特征:

1.一种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具备:包含聚阴离子系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和包含非石墨质碳的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其中,所述聚阴离子系正极活性物质的比表面积a超过14.0m2/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其中,所述非石墨质碳的平均粒径b为4μ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其中,所述比a/b为1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其中,作为所述非石墨质碳,包含难石墨化碳。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一个侧面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具备包含聚阴离子系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和包含非石墨质碳的负极,上述聚阴离子系正极活性物质的比表面积A(m2/g)与上述非石墨质碳的平均粒径B(μm)的比A/B为4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古谷泰幸,松好翼,十河保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