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元件和蓄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89677发布日期:2024-02-20 21:46阅读:15来源:国知局
蓄电元件和蓄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蓄电元件和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1、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因能量密度高而多用于个人计算机、通信终端等电子设备、汽车等。另外,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外的蓄电元件,锂离子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等电容器、使用了非水电解质以外的电解质的蓄电元件等也得到了广泛普及。

2、作为蓄电元件的正极活性物质,广泛使用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粒子等粒子状的活性物质。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正极活性物质的一次粒径为1μm以下等为特征的锂二次电池。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9979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对于蓄电元件,要求即使反复充放电,放电容量也不易降低,即容量维持率高。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放电循环后的容量维持率高的蓄电元件和蓄电装置。

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5、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蓄电元件具备正极、负极、和配置在上述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上述正极具有包含平均一次粒径为1.0μm以上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上述隔膜在65℃的温度下将2mpa的负荷保持24小时后的蠕变应变为11%以上且28%以下。

6、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的蓄电装置具备上述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蓄电元件和加压构件。

7、发明效果

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提供充放电循环后的容量维持率高的蓄电元件和蓄电装置。



技术特征:

1.一种蓄电元件,其具备正极、负极、和配置在所述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元件,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平均二次粒径相对于平均一次粒径之比为5以下的二次粒子、或实质上未凝聚的一次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元件,所述隔膜具有无机粒子层,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蓄电元件,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平均一次粒径为6.0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所述电极体为沿层叠方向施加了0.1mpa以上的载荷的状态。

6.一种蓄电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和加压构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蓄电元件具备正极、负极、和配置在所述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所述正极具有包含平均一次粒径为1.0μm以上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隔膜在65℃的温度下将2MPa的负荷保持24小时后的蠕变应变为11%以上且28%以下。

技术研发人员:冈岛宇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