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冷却板冷却剂歧管的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84756发布日期:2024-05-13 12:47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用于冷却板冷却剂歧管的接口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却板冷却剂歧管的接口。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配备有这种接口的冷却板的组件。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接口或这种组件的用于电池的热管理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配备有这种接口、这种组件或这种热管理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1、在汽车行业,现有部件的重复使用在旨在降低新车型的设计和生产成本的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用于使冷却剂循环通过电池的冷却板或水板的冷却剂歧管尤其是这种情况。然而,被称为“标准”的水歧管(即多种车型通用的歧管)的使用不得以牺牲电池的热管理为代价。具体地,电池的热管理要求可能因车辆而异,并且标准冷却剂歧管的使用不得限制对这些差异的考虑。

3、文件cn 109728381a披露了一种用于设计水板的方法,该水板采用流体通道截面,这些流体通道截面被定制,其方式使得流量在板的散热要求最大的那些区域中集中。这种解决方案使得可以使用相同水板并且因此使用相同水歧管来满足不同热管理要求。

4、然而,该解决方案存在缺点。特别地,这种板无法定制成适应所有电池的热管理要求。某些电池可能需要使用不同水板,尤其是不同尺寸的水板。因此,此设备不能满足使用标准水歧管可能所需的定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克服了上述缺点并且改进了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设备。特别地,本发明使得可以创造一种设备,该设备简单可靠,并且允许标准水歧管与不同水板一起使用,同时优化电池的热管理。

2、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却板冷却剂歧管的接口,该接口包括

3、-第一主表面,该第一主表面旨在连接到冷却剂歧管,以及

4、-第二主表面,该第二主表面旨在连接到冷却板,该冷却板具有用于使冷却剂循环的至少两个通道,该第二主表面包括至少两个不同几何形状的孔,这些孔分别允许冷却剂在该冷却剂歧管与该冷却板的至少两个通道中的每一个之间循环。

5、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接口旨在连接到定位在电池的表面附近以便对其进行冷却的冷却板,

6、电池的所述表面至少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该第一区和该第二区使得当该电池处于操作中时,该第一区的温度显著高于该第二区的温度,

7、该冷却板具有用于使冷却剂循环的至少两个通道,该至少两个通道中的第一通道最靠近该第一区,并且该至少两个通道中的第二通道最靠近该第二区,该第一通道和该第二通道各自经由该至少两个不同几何形状的孔中的两个不同孔被供应冷却剂,

8、并且向该第一通道供应冷却剂的孔的截面积大于向该第二通道供应冷却剂的孔的截面积。

9、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接口旨在相对于冷却剂在冷却板中的循环方向在冷却板的上游或下游连接到冷却板。

10、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接口由铝制成。

11、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组件,该组件包括:

12、-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接口,

13、-两根水歧管,以及

14、-冷却板。

15、在该组件的第一实施例中,该冷却板旨在冷却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模块的电池,该至少一个电池模块具有给定长度x,

16、该冷却板包括y个冷却剂循环通道,

17、并且该冷却板的y个通道彼此间隔开距离x/(y+1)。

18、在该组件的第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接口可以具有y个孔。

19、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的热管理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接口或根据本发明的组件。

20、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电池和根据本发明的热管理系统的机动车辆。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冷却板(3)冷却剂歧管(2)的接口(1),该接口(1)包括

2.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接口(1),该接口旨在连接到定位在电池(5)的表面附近以便对其进行冷却的冷却板,

3.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接口(1),其特征在于,该接口旨在相对于冷却剂在冷却板中的循环方向(44)在冷却板的上游或下游连接到冷却板(3)。

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接口(1),其特征在于,该接口由铝制成。

5.一种组件(6),该组件包括:

6.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件(6),该冷却板(3)旨在冷却电池(5),该电池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模块(51),该至少一个电池模块具有给定长度x,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板(3)包括y个冷却剂循环通道,并且该冷却板(3)的y个通道彼此间隔开距离x/(y+1)。

7.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件(6),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接口(1)具有y个孔。

8.一种用于电池(5)的热管理的系统(4),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接口(1)或如权利要求5至7之一所述的组件(6)。

9.一种机动车辆(10),该机动车辆包括电池(5)以及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热管理系统(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却板(3)的冷却剂歧管(2)的接口(1),该接口(1)包括:第一主表面(FP11),该第一主表面旨在连接到冷却剂歧管(2);以及第二主表面(FP12),该第二主表面旨在连接到冷却板(3),该冷却板具有用于使冷却剂循环的至少两个通道(31,33),该第二主表面(FP12)包括至少两个不同几何形状的孔(101,103),这些孔分别允许冷却剂在该冷却剂歧管(2)与该冷却板(3)的至少两个通道(31,33)中的每一个之间循环。

技术研发人员:P·勒库夫勒尔,C·罗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培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