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84702发布日期:2024-05-13 12:47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1、由于移动电话等多种电子设备正在普及,因此作为小型且轻量并且能够得到高能量密度的电源,正在进行二次电池的开发。该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电解液,关于该二次电池的结构进行了各种研究。

2、具体而言,为了得到优异的循环特性,将包含多个环状分子和线状分子的高分子化合物用作负极用的粘结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高分子化合物中,线状高分子分别贯通多个环状分子。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740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尽管已经关于二次电池的结构进行了各种研究,但低温循环特性以及负荷特性仍不充分,因此存在改善的余地。

2、因此,需要能够得到优异的低温循环特性以及优异的负荷特性的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二次电池。

3、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用负极包含聚轮烷以及有机纤维化合物。

4、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以及电解液,该负极具有与上述的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用负极的结构同样的结构。

5、在此,“聚轮烷”是指包含环状分子以及线状分子的分子集合体(高分子化合物)。该线状分子贯通环状分子,并且在两末端具有相对于该环状分子成为立体障碍的末端基。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聚轮烷的结构以及种类等的详细情况,将在下文叙述。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用负极或二次电池,由于该二次电池用负极包含聚轮烷以及有机纤维化合物,因此能够得到优异的低温循环特性以及优异的负荷特性。

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效果并不一定限定于在此说明的效果,可以是后述的与本技术相关联的一系列效果中的任何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次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7.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包含聚轮烷以及有机纤维化合物。


技术总结
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以及电解液,该负极包含聚轮烷以及有机纤维化合物。

技术研发人员:吉村幸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