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98166发布日期:2023-04-21 06:2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电池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尤其涉及电池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地发展,以及快充技术的普及,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用户对手机续航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升手机等终端设备的续航能力,电池模组由原有的单电芯方案逐渐发展成复合电芯方案。

2、目前,现有的复合电芯,包括多个电芯,多个电芯串联或者并联设置,均需要每个电芯所对应的两个极耳连接到同一保护电路板上,另外,每个极耳在与电路板连接时,都需要设置连接片。

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复合电芯,由于每个极耳需要通过连接片连接到电路板上,因此,各个连接片占用了电路板上的较大空间,严重限制了电路板的布局及走线,导致保护电路板宽度大,导致电池的容量偏小,影响电子产品的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解决连接件占用电路板空间,导致其他电气元器件布局空间小的问题,提高电池容量。

2、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外壳、保护电路板组件和至少两个电芯,电芯包括卷芯本体以及连接于卷芯本体的两个极耳,外壳内具有容纳腔,至少两个电芯分别对应设置于容纳腔;

3、电芯对应的两个极耳均位于电芯的卷芯本体的同一侧,多个极耳均位于电芯的同一侧,各电芯对应的极耳在电芯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相互错开;

4、保护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多个连接件,连接件电性连接于极耳和电路板,且多个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同时和不同电芯对应的极耳连接。

5、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设置,满足不同电芯所对应的不同极耳可以共用一个连接件,也就是通过第一连接件进行连接,能够减少每个极耳所对应的连接件的数量,不需要所有电芯的极耳都与保护电路板连接,进一步,减少连接件数量,减小了因连接件占用的保护电路板的空间,从而增大保护电路板上用于布局其他电器元件的空间,提高电池的容量。

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电芯包括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容纳腔包括互不相通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电芯对应设置于第一容纳腔,第二电芯对应设置于第二容纳腔。

7、可以理解的是,这样的设计,满足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为独立的两个电芯,其第一电芯中对应的卷芯本体中的电解液、第二电芯中对应的卷芯本体中的电解液互不流通。

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芯的其中一个极耳和第二电芯的其中一个极耳均和第一连接件连接,且第一连接件所连接的两个极耳具有相反的极性。

9、可以理解的是,这样的设计,减少连接件的使用数量,进一步减少因极耳所需连接件占用的保护电路板的空间。

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并相对弯折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极耳相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电路板相连接;

11、其中,第一连接部在电芯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连接件所连接的两个极耳之间的间距。

12、可以理解的是,相互连接并相对弯折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设计,在满足电池的布局需求的同时,提高极耳与电路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着第一连接件的延伸方向,第一连接部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二连接部的延伸长度。

14、可以理解的是,这样的设计,满足彼此之间电性连接的同时,减少成本。

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夹角,夹角的角度在80°-100°之间。

16、可以理解的是,这样的设计,满足电池内部的布局。

1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上具有凸起,凸起朝向远离电路板的方向延伸。

18、可以理解的是,凸起的设计,为了避让电路板上的电气元器件,合理布局。

1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凸起上设有绝缘层。

20、可以理解的是,绝缘层的设计,避免第一连接部与电气元器件接触造成短路。

2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连接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

22、其中,第二连接件连接于电芯中第一电芯的未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极耳;和/或,第二连接件连接于电芯中第二电芯的未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极耳。

23、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件的设计,以连接未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其他极耳,保证极耳与电路板之间的正常连接。

2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的一端与极耳相连接,第三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电路板相连接;

25、沿着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第三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同侧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一连接部的相对两端。

26、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连接部的设计,以匹配电路板的布局需求。

2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连区域的边缘、第三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相连区域的边缘均开设至少一个缺口。

28、可以理解的是,缺口的设计,以减小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弯折应力。

2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并相对弯折的两个连接部;

30、两个连接部相连区域的边缘开设至少一个缺口。

31、可以理解的是,相互连接并相对弯折的两个连接部的设计,在满足电池的布局需求的同时,提高极耳与电路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3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着电芯的宽度方向,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并列设置;

33、或者,沿着电芯的厚度方向,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层叠设置。

34、可以理解的是,这样的设计,以满足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的不同设置,以提高电池的不同形态。

3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容纳腔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容纳腔分隔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

36、隔板上具有凹槽,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中的一者位于凹槽内,以与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中的另一者并列设置。

37、可以理解的是,隔板的设计,以满足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为互不连通的两个腔体。

38、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凹槽的设计,以满足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可以左右并列设置。

3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

40、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及用电设备,用电设备包括电池。其中,电池包括外壳、保护电路板组件和至少两个电芯,电芯包括卷芯本体以及连接于卷芯本体的两个极耳,外壳内具有容纳腔,至少两个电芯分别对应设置于容纳腔;电芯对应的两个极耳均位于电芯的卷芯本体的同一侧,多个极耳均位于电芯的同一侧,各电芯对应的极耳在电芯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相互错开;保护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多个连接件,连接件电性连接于极耳和电路板,且多个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同时和不同电芯对应的极耳连接。

41、通过上述设置,满足不同电芯所对应的不同极耳可以共用一个连接件,也就是通过第一连接件进行连接,能够减少每个极耳所对应的连接件的数量,不需要所有电芯的极耳都与保护电路板连接,进一步,减少连接件数量,减小了因连接件占用的保护电路板的空间,从而增大保护电路板上用于布局其他电器元件的空间,提高电池的容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