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缸线束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90787发布日期:2023-04-21 01:37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缸线束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穿缸线束及其制作工艺
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穿缸线束及其制作工艺。
2.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车辆零部件之间的密封性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穿缸线束作为车辆变速器上重要的电气连接件,安装时需要穿过变速器缸体,一方面起到连接变速器缸体内部的线束(即:缸内线束)与变速器缸体外部的线束(即:缸外线束)的连接功能,另一方面也用于防止车辆变速器内的油通过穿缸线束向缸外渗漏。因此,穿缸线束的密封结构设计就要兼顾到两个方面的需求。
3.现有的穿缸线束密封结构设计中,因密封的原因,大多采用三段式结构,即在缸内线束与缸外线束之间增加穿缸护套,穿缸护套与变速器缸体密封连接,而缸内线束与缸外线束的芯线通过u型端子连接于一体,再将u型端子、缸内线束的芯线、缸外线束的芯线以及穿缸护套采用灌胶的方式实现密封。在这种密封结构中,缸内线束的芯线与缸外线束的芯线均是位于u型端子的内部,再通过u型端子压接于一体,没有形成有效的隔绝,使得变速器缸体内的油可能会因为毛细作用而沿着线束内部向外渗漏,影响密封效果。
4.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缸线束及其制作工艺,设计合理,有效提高密封效果。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缸线束,包括缸内线束、缸外线束以及内部具有线束穿孔的穿缸护套,还包括位于线束穿孔内部的双头接线端子,所述双头接线端子包括内部设有芯线容置槽的端子本体,所述芯线容置槽的两端连通设有间隔分布的第一芯线压接口和第二芯线压接口,第一芯线压接口与缸内线束的芯线压接配合,第二芯线压接口与缸外线束的芯线压接配合;所述线束穿孔内部灌注有包覆在双头接线端子外侧的密封胶。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芯线压接口的外侧设有用于与缸内线束的线皮压接配合的第一线皮压接口;所述第二芯线压接口的外侧设有用于缸外线束的线皮压接配合的第二线皮压接口。
7.进一步的,所述端子本体呈沿长度方向两端贯通的槽型状,端子本体的内腔为芯线容置槽,端子本体的顶部沿长度方向两端均固定有一对芯线压接片,每对芯线压接片间隔分布在端子本体的两侧壁,两对芯线压接片分别与端子本体的内腔围成u型状的第一芯线压接口和第二线芯压接口;每对芯线压接片的外侧均设有一对间隔分布在端子本体两侧壁的线皮压接片,两对线皮压接片分别与端子本体的内腔围成u型状的第一线皮压接口和第二线皮压接口。
8.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胶为环氧树脂胶。
9.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穿缸线束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缸内线束从内往外贯穿穿缸护套的线束穿孔;步骤s2:将缸内线束伸出至线束穿孔外侧一端的芯线依次穿过双头接线端子的第
一线皮压接口和第一芯线压接口,将缸外线束的芯线依次穿过双头接线端子的第二线皮压接口和第二芯线压接口,之后将缸内线束的芯线与第一芯线压接口进行压接、缸内线束的线皮与第一线皮压接口进行压接,将缸外线束的芯线与第二芯线压接口进行压接、缸外线束的线皮与第二线皮压接口进行压接;步骤s3;将缸内线束从外往内拉,使双头接线端子位于线束穿孔内部;步骤s4:往线束穿孔内部灌注密封胶;步骤s5:将步骤s4中灌胶后的穿缸线束进行加热干燥,之后进行静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缸内线束和缸外线束的芯线分别压接在双头接线端子的两端,两者间隔分布,且在灌注密封胶后,缸内线束的芯线与缸外线束的芯线形成有效隔绝,有效避免变速器缸体内的油因毛细作用向外渗漏,提高密封效果;同时在双头接线端子的两端还具有线皮压接口,用于与线束的线皮压接配合,这样可使得线束更好的进行弯折,不易断裂。
11.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主视剖面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头接线端子的主视剖面构造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头接线端子的俯视构造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头接线端子的俯视剖面构造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头接线端子的使用状态俯视图。
12.图中:1-缸内线束;101-缸内线束的芯线;102-缸内线束的线皮;2-缸外线束;201-缸外线束的芯线;202-缸外线束的线皮;3-穿缸护套;301-线束穿孔;302-灌胶孔部;303-线束孔部;4-双头接线端子;5-芯线容置槽;6-端子本体;7-第一芯线压接口;8-第二芯线压接口;9-环氧树脂胶;10-第一线皮压接口;11-第二线皮压接口;12-芯线压接片;13-线皮压接片。
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纵向”、
“ꢀ
横向”、
“ꢀ
上”、
“ꢀ
下”、
“ꢀ
前”、
“ꢀ
后”、
“ꢀ
左”、
“ꢀ
右”、
“ꢀ
竖直”、
“ꢀ
水平”、
“ꢀ
顶”、
“ꢀ
底”、
“ꢀ
内”、
“ꢀ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5.如图1~6所示,本发明一种穿缸线束,包括缸内线束1、缸外线束2以及内部具有线束穿孔301的穿缸护套3,穿缸护套3用于密封连接在变速器缸体上,缸内线束1位于变速器缸体内部,缸外线束2位于变速器缸体外部,这部分结构与现有的穿缸线束的结构相同。本发明的穿缸线束还包括位于线束穿孔301内部的双头接线端子4,所述双头接线端子4包括内部设有芯线容置槽5的端子本体6,芯线容置槽5用于容置缸内线束的芯线101和缸外线束的芯线2021,所述芯线容置槽5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间隔分布的第一芯线压接口7和第二芯线压接口8,第一芯线压接口7与第二芯线压接口8均与芯线容置槽5相连通,第一芯线压接口7与缸内线束的芯线101压接配合,第二芯线压接口8与缸外线束的芯线201压接配合;
所述线束穿孔301内部灌注有包覆在双头接线端子4外侧的密封胶,密封胶在第一、第二芯线压接口之间包覆住,使两个芯线压接口形成有效隔绝。缸内线束和缸外线束的芯线分别压接在双头接线端子的两端,两者间隔分布,且在灌注密封胶后,缸内线束的芯线与缸外线束的芯线之间的部分包覆密封胶,通过密封胶进行分隔,使缸内、外线束之间形成有效隔绝,有效避免变速器缸体内的油因毛细作用向外渗漏,提高密封效果。
1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芯线压接口7的外侧(即:远离第二芯线压接口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缸内线束的线皮102压接配合的第一线皮压接口10;所述第二芯线压接口8的外侧(即:远离第一芯线压接口的一侧)设有用于缸外线束的线皮202压接配合的第二线皮压接口11。通过设置第一线皮压接口和第二线皮压接口,用于分别包覆住缸内线束的线皮和缸外线束的线皮,这样可使得线束更好的进行弯折,不易断裂,有效提高使用寿命。
17.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本体6呈沿其长度方向两端贯通的槽型状,端子本体6的内腔为芯线容置槽5,端子本体6的顶部沿长度方向两端均固定有一对芯线压接片12,每对芯线压接片12间隔分布在端子本体6的两侧壁,两对芯线压接片12分别与端子本体6的内腔围成u型状的第一芯线压接口7和第二线芯压接口8。工作时,缸内线束的芯线101伸入第一芯线压接口7,将该处的一对芯线压接片12向内侧弯曲并压设在缸内线束的芯线101外侧,以此实现缸内线束的芯线101与第一芯线压接口7压接配合,两者形成为一体;同理,缸外线束的芯线201伸入第二芯线压接口8,将该处的一对芯线压接片12向内侧弯曲并压设在缸外线束的芯线201外侧,以此实现缸外线束的芯线201与第二芯线压接口8压接配合,缸外线束的芯线201与双头接线端子4形成为一体。
18.本实施例中,每对芯线压接片12的外侧均设有一对间隔分布在端子本体1两侧壁的线皮压接片13,两对线皮压接片13分别与端子本体6的内腔围成u型状的第一线皮压接口10和第二线皮压接口11。工作时,缸内线束的芯线101依次伸入第一线皮压接口10和第一芯线压接口7,缸内线束的芯线101位于第一芯线压接口7内部,而缸内线束1靠近第一芯线压接口7一端的线皮则位于第一线皮压接口10内,将该处一对线皮压接片13向内侧弯曲并压设在缸内线束的线皮102外侧,实现包覆住线皮,以此实现缸内线束的线皮102与第一线皮压接口10压接配合,缸内线束的线皮102与双头接线端子4形成为一体。同理,缸外线束的芯线201依次伸入第二线皮压接口11和第二芯线压接口8,缸外线束的芯线201位于第二芯线压接口8内部,而缸外线束2靠近第二芯线压接口8一端的线皮则位于第二线皮压接口11内,将该处一对线皮压接片13向内侧弯曲并压设在缸外线束的线皮202外侧,实现包覆住线皮,以此实现缸外线束的线皮202与第二线皮压接口11压接配合,缸外线束的线皮202与双头接线端子4形成为一体。通过将线束靠近外伸的芯线一端的线皮与双头接线端子压接配合,这样可使得线束更好的进行弯折,不易断裂。
19.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胶为环氧树脂胶9。
20.本实施例中,线皮压接片13、芯线压接片12均与端子本体6一体弯折成形,端子本体的截面呈圆弧形状。
21.本实施例中,线束穿孔301为阶梯孔,其包括灌胶孔部302和线束孔部303,灌胶孔部的直径大于线束孔部;双头接线端子、缸内线束一端延伸出的芯线、缸外线束一端延伸出的芯线均是位于灌胶孔部内,环氧树脂胶灌注在灌胶孔部内,第一芯线压接口与第二芯线压接口之间包覆环氧树脂胶,使两个芯线压接口形成有效隔绝,使缸内线束和缸外线束形
成相独立的两部分;而线束孔部则以利于缸内线束贯穿。
22.应说明的是,穿缸护套上具有多个线束穿孔,每个线束穿孔内均具有一个双头接线端子、一缸内线束和一缸外线束,这部分结构与现有的穿缸线束相同,此处不再做过多重复赘述。
23.本实施例中,该穿缸线束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缸内线束1从内(缸内的一侧)往外(缸外的一侧)贯穿穿缸护套3的线束穿孔301;步骤s2:将缸内线束1伸出至线束穿孔301外侧的一端的芯线依次穿过双头接线端4子的第一线皮压接口7和第一芯线压接口10,将缸外线束的芯线201依次穿过双头接线端子4的第二线皮压接口8和第二芯线压接口11,之后将缸内线束的芯线101与第一芯线压接口7进行压接、缸内线束的线皮102(位于靠近向外裸露的芯线的一端)与第一线皮压接口10进行压接,将缸外线束的芯线201与第二芯线压接口8进行压接、缸外线束的线皮202(位于靠近向外裸露的芯线的一端)与第二线皮压接口11进行压接;步骤s3;将缸内线束1从外往内拉,使双头接线端子4位于线束穿孔301内部;步骤s4:往线束穿孔301内部灌注满环氧树脂胶9,使双头接线端子、缸内线束、缸外线束以及穿缸护套连接为整体,形成穿缸线束;步骤s5:将步骤s4中灌胶后的穿缸线束进行加热干燥,之后进行静置;步骤s6:对穿缸线束进行气密性检测。
24.本发明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25.另外,上述本发明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26.本发明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27.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