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光栅的电磁吸波体

文档序号:34565545发布日期:2023-06-28 10:58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超光栅的电磁吸波体

本发明属于微波,涉及一种基于超光栅的电磁吸波体。


背景技术:

1、随着无线电和光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吸波材料在隐身技术、电磁兼容、抑制电磁辐射、能量传感和探测等军事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传统的吸收材料不能满足现代吸收技术的新需求,结构简单、轻薄、吸收率高的超材料吸收体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对某一特定频率的正常入射平面波具有近乎统一的吸收率的吸收体被称为超材料完美吸收体。

2、为了将超材料完美吸波体的单一吸收频率扩展到多频率,会将多个谐振器组合在一起,产生多个谐振点。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狭窄的吸收频带,在设计中应用多层结构来实现宽带吸收。然而,无论是多谐振器设计还是多层结构,需要复杂的谐振结构以及多个谐振结构级联,在现实中很难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多谐振器设计和多层结构设计,需要复杂的谐振结构以及多个谐振结构级联,实现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超光栅的电磁吸波体。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基于超光栅的电磁吸波体,包括:若干个超构单元;若干个超构单元依次进行连接;超构单元包括反射板、介质基板和电磁波吸波材料;电磁波吸波材料设置在介质基板上;介质基板设置在反射板上。

4、进一步的,电磁波吸波材料为金属条或ito膜。

5、进一步的,反射板的材质为铜。

6、进一步的,若干个超构单元包括若干个介质基板和若干个反射板;每个介质基板之间相互连接,每个反射板之间相互连接。

7、进一步的,若干个超构单元依次进行连接,具体为:包括m×n个超构单元无间距的进行排列,m、n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8、进一步的,ito膜为在透明有机薄膜材料上通过溅射工艺,涂覆一层氧化铟锡ito镀层,然后再经高温退火处理得到。

9、进一步的,ito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10、进一步的,介质基板为介电常数为3的fr4板材。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发明通过若干个超构单元依次进行连接形成电磁吸波体;每个超构单元中的电磁波吸波材料设置在介质基板上;介质基板设置在反射板上。本发明设计简单,易于加工和集成,在电磁隐身,电磁屏蔽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3、进一步的,本发明通过金属条和ito膜两种简单的超构原子即可加工出吸波率优异的电磁吸波体。本发明具有高效的吸波能力,克服了传统超材料吸波体结构设计复杂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超光栅的电磁吸波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超构单元;所述若干个超构单元依次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光栅的电磁吸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吸波材料(3)为金属条或ito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超光栅的电磁吸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1)的材质为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超光栅的电磁吸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超构单元包括若干个介质基板(2)和若干个反射板(1);每个介质基板(2)之间相互连接,每个反射板(1)之间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超光栅的电磁吸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超构单元依次进行连接,具体为:包括m×n个超构单元无间距的进行排列,m、n均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超光栅的电磁吸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ito膜为在透明有机薄膜材料上通过溅射工艺,涂覆一层氧化铟锡ito镀层,然后再经高温退火处理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超光栅的电磁吸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ito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超光栅的电磁吸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板(2)为介电常数为3的fr4板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光栅的电磁吸波体,包括:若干个超构单元;若干个超构单元依次进行连接;超构单元包括反射板、介质基板和电磁波吸波材料;电磁波吸波材料设置在介质基板上;所述介质基板设置在反射板上。本发明所提出的超光栅吸波体仅用简单的导体或ITO膜就可以完成相应的超构原子设计,在选择的频率下可以对应着不同的吸波带宽。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设计、加工和集成,具有高效的吸波能力,克服了超材料吸波体结构复杂,设计加工困难等问题,在电磁隐身,电磁屏蔽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衣建甲,谭震,王世雄,朱士涛,陈晓明,施宏宇,张安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