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缆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1947发布日期:2023-09-23 18:5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电缆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电缆线。


背景技术:

1、电缆、光缆、线缆等是常用的传输件,这类传输件布设后,跨度长,且很多时候是埋设在管道中的,因此检修不便。而缆线一般包括了内部的芯线与外部的外保护层,为了更好的保护芯线,防止因为芯线断裂造成的严重损失,对于外保护层的各类参数要求都很高,但是埋设在深处的缆线,会因为各种问题存在线缆保护层被破坏的情况,如外力的切割、老鼠的撕咬、老化、扭转等等,都会导致线缆保护层的损坏,而由于缆线布设的环境复杂,跨度区域较大,很难及时发现线缆保护层的损坏;

2、当线缆保护层损坏或者开裂后,即使没有伤及内部芯线,但是时间久后,也会加速内部芯线的老化,外部的灰尘、湿气、腐蚀性物质等都会通过破损的位置处进入,导致内部芯线的加速损坏,而缆线布设的环境也限制了工作人员很难对其进行一个方便的检修,也无法实现一个应急的临时保护措施,故针对上述问题,急需一种线缆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电力电缆线,通过在远端抽拉对应的电缆线,根据抽拉的情况即可判断当前电缆是否存在有破损口的情况,有效应对检修难的问题;而当存在破损口时,通过抽拉手段即可对损坏位置处的电缆外保护层进行一个临时的隔离措施,防止外部因素对内部芯线的影响,给检修赢得更多的时间,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不足。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力电缆线,包括:

3、多节电缆外保护层,多节电缆外保护层沿着电缆长度方向等距布设,每节电缆外保护层的一侧均形成一个外径大于电缆外保护层的活塞部,每节电缆外保护层的另一侧均形成一个外径大于电缆外保护层的固定部,电缆外保护层的内壁环绕一圈等距设置有多根凸起的支撑条,芯线组件装入至各支撑条之间围绕形成的环形支撑腔内;

4、多个电缆连接套,每个电缆连接套的内部均开设一个两端开口的活动腔,活动腔的两端开口均形成一个限位挡环,每节电缆外保护层的两端分别装入至两侧的电缆连接套中;

5、其中,活塞部与电缆连接套的活动腔密封接触,且活塞部一侧与电缆连接套的限位挡环之间形成第一气密腔;固定部与电缆连接套的限位挡环固定连接;

6、芯线组件密封穿过各电缆外保护层,此时在电缆外保护层内形成一个第二气密腔,所述第一气密腔与第二气密腔相通。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根支撑条的两侧靠近芯线组件的位置各开设一个凹槽,凹槽底面均设置一弹性折弯部,弹性折弯部在自然状态时撑开,并使得相邻支撑条之间的弹性折弯部互相接触,以此在芯线组件的外部形成一圈的内隔离层。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根支撑条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扣,将弹性折弯部折弯并扣入至凹槽内,利用旋转扣限制弹性折弯部弹性撑开;所述弹性折弯部包括弹性连接部与隔离部,弹性连接部用于将支撑条与隔离部弹性连接。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扣设置在各支撑条的一侧,隔离部在与凹槽折弯扣合时,其与凹槽的接触面之间通过凹凸点结构定位装配。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凹凸点结构包括设置在隔离部上的橡胶凸点,以及开设在凹槽面上的凹点,橡胶凸点与凹点卡紧装配,当旋转扣相对弹性折弯部打开时,弹性折弯部上的隔离部相对支撑条打开,此时凸点与凹点分离;所述凹点的孔径距离旋转扣最近的位置最大,距离旋转扣的最远端的孔径最小,凹点的孔径自旋转扣端开始呈递减状。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扣转动安装在一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一端固定安装在电缆连接套的内壁面上,旋转扣与固定座之间均通过一转轴转动连接,对应每个旋转扣的电缆外保护层上均开设一通槽,所述通槽的宽度大于旋转扣的宽度,每根支撑条均对应一个通槽,且支撑条位于每个通槽的中间位置,旋转扣分别穿过通槽并位于支撑条的两侧,用于限制弹性折弯部的打开,通槽用于将第一气密腔与第二气密腔连接导通。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活塞部相对各旋转扣一侧均设置有一根以上的连接杆,连接杆环绕活塞部一圈设置,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一推动环,推动环对应着各旋转扣设置,通过推动环推动旋转扣绕着转轴转动后,使得旋转扣与弹性折弯部分离。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缆连接套的开口内壁均设置有多个第一拉伸密封圈,电缆外保护层穿过第一拉伸密封圈并伸入至电缆连接套的活动腔内,所述活塞部的外壁面设置有第二拉伸密封圈,通过第二拉伸密封圈与活动腔内壁密封接触,芯线组件穿过活塞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三拉伸密封圈。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密腔与第二气密腔内均填充满惰性气体。

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缆连接套为硬质连接套,其中间位置开设一个吸气微孔,吸气微孔与活动腔相通。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发明通过在电缆外保护层内壁设置一圈的支撑条,由支撑条支撑芯线,即可增加芯线的抗冲击、抗剪切能力,又可以更好的保护芯线,使得芯线与电缆外保护层之间的距离增加;

17、二、本发明的电缆外保护层当正常使用无破损时,即使牵拉也不会使得活塞部相对电缆连接套移动,所以在远端只需要对电缆进行一个牵拉动作,观察电缆的拉伸情况,即可知道电缆有无破损口,使得电缆的检修可以更加的方便;

18、三、本发明的电缆外保护层如果出现破损时,在上述对电缆进行牵拉动作时,活塞部可以相对电缆连接套移动,此时即可打开支撑条上的弹性折弯部,使其撑开后在内芯线的外部形成一圈的内隔离层,达到一个应急隔离的目的,防止芯线的进一步损坏;

19、四、本发明在实现对电缆检查的同时,同步完成对电缆的应急保护,使得操作更加的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电缆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每根支撑条(41)的两侧靠近芯线(6)组件的位置各开设一个凹槽(425),凹槽(425)底面均设置一弹性折弯部(42),弹性折弯部(42)在自然状态时撑开,并使得相邻支撑条(41)之间的弹性折弯部(42)互相接触,以此在芯线(6)组件的外部形成一圈的内隔离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每根支撑条(41)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扣(9),将弹性折弯部(42)折弯并扣入至凹槽(425)内,利用旋转扣(9)限制弹性折弯部(42)弹性撑开;所述弹性折弯部(42)包括弹性连接部(423)与隔离部(421),弹性连接部(423)用于将支撑条(41)与隔离部(421)弹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扣(9)设置在各支撑条(41)的一侧,隔离部(421)在与凹槽(425)折弯扣合时,其与凹槽(425)的接触面之间通过凹凸点(422)结构定位装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点(422)结构包括设置在隔离部(421)上的橡胶凸点(422),以及开设在凹槽(425)面上的凹点(424),橡胶凸点(422)与凹点(424)卡紧装配,当旋转扣(9)相对弹性折弯部(42)打开时,弹性折弯部(42)上的隔离部(421)相对支撑条(41)打开,此时凸点(422)与凹点(424)分离;所述凹点(424)的孔径距离旋转扣(9)最近的位置最大,距离旋转扣(9)的最远端的孔径最小,凹点(424)的孔径自旋转扣(9)端开始呈递减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力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扣(9)转动安装在一固定座(7)上,所述固定座(7)一端固定安装在电缆连接套(2)的内壁面上,旋转扣(9)与固定座(7)之间均通过一转轴(8)转动连接,对应每个旋转扣(9)的电缆外保护层(1)上均开设一通槽(10),所述通槽(10)的宽度大于旋转扣(9)的宽度,每根支撑条(41)均对应一个通槽(10),且支撑条(41)位于每个通槽(10)的中间位置,旋转扣(9)分别穿过通槽(10)并位于支撑条(41)的两侧,用于限制弹性折弯部(42)的打开,通槽(10)用于将第一气密腔(30)与第二气密腔(50)连接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活塞部(14)相对各旋转扣(9)一侧均设置有一根以上的连接杆(15),连接杆(15)环绕活塞部(14)一圈设置,连接杆(15)的另一端连接一推动环(16),推动环(16)对应着各旋转扣(9)设置,通过推动环(16)推动旋转扣(9)绕着转轴(8)转动后,使得旋转扣(9)与弹性折弯部(42)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连接套(2)的开口内壁均设置有多个第一拉伸密封圈(11),电缆外保护层(1)穿过第一拉伸密封圈(11)并伸入至电缆连接套(2)的活动腔(17)内,所述活塞部(14)的外壁面设置有第二拉伸密封圈(12),通过第二拉伸密封圈(12)与活动腔(17)内壁密封接触,芯线(6)组件穿过活塞部(14)的位置设置有第三拉伸密封圈(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密腔(30)与第二气密腔(50)内均填充满惰性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连接套(2)为硬质连接套,其中间位置开设一个吸气微孔(3),吸气微孔(3)与活动腔(17)相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线,包括多节电缆外保护层,多节电缆外保护层沿着电缆长度方向等距布设,每节电缆外保护层的一侧均形成一个外径大于电缆外保护层的活塞部,每节电缆外保护层的另一侧均形成一个外径大于电缆外保护层的固定部,电缆外保护层的内壁环绕一圈等距设置有多根凸起的支撑条;多个电缆连接套,每个电缆连接套的内部均开设一个两端开口的活动腔,每节电缆外保护层的两端分别装入至两侧的电缆连接套中。本发明的电缆线在埋设后,可以通过牵拉方式判断是否电缆表层存在破损,并在牵拉后,破损位置处进行一个内部的临时隔离封闭,给抢修带来更多的时间,有效应对紧急情况下的电缆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许智伟,黄俊伟,黄立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广思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