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电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0280发布日期:2023-09-23 17:06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漏电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插座,特别涉及一种防漏电插座。


背景技术:

1、插座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当水进入插座时,火线端子和地线端子被进入的水导通,使地线线路中产生电流,漏电保护开关会因检测到地线线路的电流而断开,这是导致“跳闸”的一种原因,即,插座中的火线端子和地线端子接通导致跳闸。

2、地线的作用在于将电器的外壳接地,防止用户接触到电器外壳时发生触电事故。在线路中接入漏电保护开关的情况下,若检测到地线中有电流,则会触发漏电保护开关动作,切断供电电路。但是地线检测开关并不能区分地线电流是否来自用电器漏电。插座内进水导致地线和火线接通的情况下,漏电保护开关同样也会检测到地线中存在电流,从而触发漏电保护。

3、触电事故通常发生在人体站在地面上接触到火线,使人体作为导体连通了火线和地面,人体内形成电流,从而发生触电事故。此外,如果在火线和零线或火线和地线之间没有其他导通电路的情况下,人体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或同时接触火线和地线,也会使人体内形成电流,发生触电事故。

4、在插座内意外进水时,因通常并非纯水,进入插座中的水可以作为导体接通火线和零线以及火线和地线。单纯的插座进水,并不会直接导致触电事故,但却会因火线和地线导通而致使漏电保护开关动作,导致非必要的跳闸,使整个供电电路无法供电,为供电电路中其他电器的正常用电和排除线路局部故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因此,现有技术的插座存在因线路中的一个插座进水而导致线路中的火线和地线导通,导致漏电保护开关动作而切断整个线路的供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漏电插座,旨在解决现有供电电路中因任意一个带地线的插座意外进水,都会导致漏电保护开关检测到漏电电流,进而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切断整个供电电路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防漏电插座,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壳单元和面壳单元;壳体内形成有地线插舱和火线插舱,地线插舱与火线插舱相互隔离;地线插舱内设置有地线插接件,火线插舱内设置有火线插接件;地线插舱的开口处的上方周围形成有围堰,围堰内部形成地线分隔腔,面壳于地线分隔腔内形成地线插孔。

3、优选地,面壳单元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底壳单元固定,第一壳体下方形成有火线插舱和地线插舱,第二壳体设于第一壳体上方,围堰位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

4、优选地,围堰由第二壳体向下凸出形成,以使地线分隔腔内部与外部相隔开。

5、优选地,围堰由地线插舱的开口处向上凸出形成,围堰穿过第一壳体,围堰的上沿高于火线插舱的开口处。

6、优选地,底壳单元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三壳体,第三壳体内形成有地线插舱,第三壳体的顶部向上穿过第一壳体,第三壳体穿过第一壳体的部分形成围堰。

7、优选地,地线分隔腔设置有地线防护机构;地线防护机构包括地线防护门和弹性复位机构,地线防护门用于在地线插脚未插入地线插孔时,封堵地线插孔,弹性复位机构用于在地线插脚拔出地线插孔时,使地线防护门复位。

8、优选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火线防护门,火线防护门用于在插头插脚未插入插座的火线插孔时,封闭火线插孔。

9、优选地,壳体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

10、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漏电插座,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壳单元和面壳单元;壳体内形成有地线插舱和火线插舱,地线插舱与火线插舱相互隔离;地线插舱内设置有地线插接件,火线插舱内设置有火线插接件;地线插舱的开口处的上方周围形成有围堰,围堰内部形成地线分隔腔,面壳于地线分隔腔内形成地线插孔。由此一来,解决了现有供电电路中因任意一个带地线的插座意外进水,都会导致漏电保护开关检测到漏电电流,进而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切断整个供电电路的问题。

11、本发明还提出另一种防漏电插座,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插座单元,插座单元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壳单元和面壳单元;壳体内形成有地线插舱和火线插舱,地线插舱与火线插舱相互隔离;地线插舱内设置有地线插接件,火线插舱内设置有火线插接件;地线插舱的开口处的上方周围形成有围堰,围堰内部形成地线分隔腔,面壳于地线分隔腔内形成地线插孔。

12、优选地,面壳单元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底壳单元固定,第一壳体下方形成有火线插舱和地线插舱,第二壳体设于第一壳体上方,围堰位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

13、优选地,围堰由第二壳体向下凸出形成,以使地线分隔腔内部与外部相隔开。

14、优选地,围堰由地线插舱的开口处向上凸出形成,围堰穿过第一壳体,围堰的上沿高于火线插舱的开口处。

15、优选地,底壳单元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三壳体,第三壳体内形成有地线插舱,第三壳体的顶部向上穿过第一壳体,第三壳体穿过第一壳体的部分形成围堰。

16、优选地,地线分隔腔内设置有地线防护机构;地线防护机构包括地线防护门和弹性复位机构,地线防护门用于在地线插脚未插入地线插孔时,封堵地线插孔,复位机构用于在地线插脚拔出地线插孔时,使地线防护门复位。

17、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漏电插座,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壳单元和面壳单元;壳体内形成有地线插舱和火线插舱,地线插舱与火线插舱相互隔离;地线插舱内设置有地线插接件,火线插舱内设置有火线插接件;地线插舱的开口处的上方周围形成有围堰,围堰内部形成地线分隔腔,面壳于地线分隔腔内形成地线插孔。由此一来,解决了现有供电电路中因任意一个带地线的插座意外进水,都会导致漏电保护开关检测到漏电电流,进而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切断整个供电电路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电插座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单元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底壳单元固定,所述第一壳体下方形成有所述火线插舱和地线插舱,所述第二壳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方,所述围堰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由所述第二壳体向下凸出形成,以使所述地线分隔腔内部与外部相隔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由所述地线插舱的开口处向上凸出形成,所述围堰穿过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围堰的上沿高于所述火线插舱的开口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单元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内形成有所述地线插舱,所述第三壳体的顶部向上穿过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穿过所述第一壳体的部分形成所述围堰。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分隔腔设置有地线防护机构;所述地线防护机构包括地线防护门和弹性复位机构,所述地线防护门用于在地线插脚未插入地线插孔时,封堵所述地线插孔,所述弹性复位机构用于在地线插脚拔出地线插孔时,使所述地线防护门复位。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火线防护门,所述火线防护门用于在插头插脚未插入所述插座的火线插孔时,封闭所述火线插孔。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9.一种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插座单元,所述插座单元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单元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底壳单元固定,所述第一壳体下方形成有所述火线插舱和地线插舱,所述第二壳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方,所述围堰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由所述第二壳体向下凸出形成,以使所述地线分隔腔内部与外部相隔开。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由所述地线插舱的开口处向上凸出形成,所述围堰穿过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围堰的上沿高于所述火线插舱的开口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单元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内形成有所述地线插舱,所述第三壳体的顶部向上穿过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穿过所述第一壳体的部分形成所述围堰。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分隔腔内设置有地线防护机构;所述地线防护机构包括地线防护门和弹性复位机构,所述地线防护门用于在地线插脚未插入地线插孔时,封堵所述地线插孔,所述复位机构用于在地线插脚拔出地线插孔时,使所述地线防护门复位。


技术总结
本申请所提供的防漏电插座,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壳单元和面壳单元;壳体内形成有地线插舱和火线插舱,地线插舱与火线插舱相互隔离;地线插舱内设置有地线插接件,火线插舱内设置有火线插接件;地线插舱的开口处的上方周围形成有围堰,围堰与面壳单元之间形成地线分隔腔,面壳于地线分隔腔内形成地线插孔。由此一来,解决了现有供电电路中因任意一个带地线的插座意外进水,都会导致漏电保护开关检测到漏电电流,进而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切断整个供电电路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许成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中科电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