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57368发布日期:2023-07-04 22:0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单体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体电池。


背景技术:

1、目前,动力电池企业蓬勃发展,电池的产量逐渐增大,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保证电池在市场上有一定竞争能力是各厂商所密切关心的。其中,方壳电芯由于成组效率高、能量密度大,生产速度快等优势,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一定领先地位。

2、但是,现有技术中方壳电芯的机械件具有产热大、温度高的缺陷,特别是方壳电芯的极耳的根部区域,由于极耳厚度薄,产热量大且热容小,导致在电芯快充、快放等工况下极耳根部温度居高不下,并带动附近的活性材料区域温度超标,从而导致该区域的活性材料容易析锂、提前老化等,影响整个电芯的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芯在工作中极耳温度过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单体电池。

2、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单体电池,包括:

3、壳体,设置有容纳腔;

4、电极组件,装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极组件引出有极耳;

5、顶盖,装配于所述壳体上以密封所述容纳腔,所述顶盖包括顶盖片以及穿设在所述顶盖片上的极柱组件,所述极耳与所述极柱组件连接;

6、吸附冷却件,装配于所述极耳上,用于吸附所述壳体中的电解液。

7、在本方案中,吸附冷却件通过将注入壳体内的电解液吸附并存储,从而在极耳处汇聚电解液,利用电解液对极耳进行冷却,避免极耳附近温度过高而导致该区域的活性材料析锂、提前老化等,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而且电解液能够长期浸润极耳,不需要持续通入冷却介质来冷却极耳,使整体结构更简单,避免冷却结构占用较大的空间而导致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

8、较佳地,所述吸附冷却件上开设有贯通所述吸附冷却件的通道,所述极耳包括依次连接的根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穿设在所述通道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极柱组件连接。

9、在本方案中,该结构设置,极耳穿设在吸附冷却件内部的通道内,通道内的连接部均能被吸附冷却件的电解液浸润,从而增大极耳与吸附冷却件的接触面积,提高对极耳的冷却效果,而且吸附冷却件能够定位极耳,防止极耳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晃动,限制极耳内插到容纳腔内。

10、较佳地,所述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吸附冷却件的厚度方向呈角度设置。

11、在本方案中,该结构设置,延长了通道在吸附冷却件内部的延伸路径,也即增大了通道的整体长度,使得极耳的连接部在通道内的部分的长度增加,提高极耳与吸附冷却件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12、较佳地,所述连接部在所述通道内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通道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不大于10°。

13、在本方案中,该结构设置,夹角在不大于10°时,连接部在通道内与通道的侧壁贴合的面积大大增加,相对于不贴合而通过空气冷却,提高了吸附冷却件的冷却效率。

14、较佳地,所述吸附冷却件在所述通道靠近所述根部的一端设置有的腔室,所述根部与所述腔室匹配并嵌设于所述腔室内。

15、在本方案中,腔室设置在通道处,使得连接部可以依次在腔室和通道内延伸,既便于吸附冷却件与极耳配合安装,同时,极耳由于根部产热量大,该区域温度较高,通过将根部嵌设在吸附冷却件的腔室内,吸附冷却件贴合根部,从而提高冷却效率。

16、较佳地,所述腔室为v形槽。

17、在本方案中,极耳的根部中间更突出,边缘低,v形槽形状的腔室便于与极耳的根部配合,吸附冷却件与根部的贴合更紧密,也便于安装。

18、较佳地,所述连接部穿出所述通道后反向弯折并靠近所述吸附冷却件设置。

19、在本方案中,该结构设置,连接部弯折的部分能够对吸附冷却件进行限位,使整体结构更稳定,同时,也增大了极耳(连接部)与吸附冷却件的贴合面积。

20、较佳地,所述吸附冷却件包括分体设置的至少两个冷却单元,至少两个所述冷却单元拼接形成所述吸附冷却件。

21、在本方案中,该结构设置,冷却单元可以分别加工,提高加工效率,而且,通过拼接的形式,便于吸附冷却件的安装。

22、较佳地,所述冷却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通道开设在其中一个所述冷却单元上,所述通道沿垂直于所述通道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冷却单元的拼接方向与所述矩形结构的长度方向垂直。

23、在本方案中,由于拼接方向与通道的横截面的长度方向垂直,冷却单元沿拼接方向拼接时,极耳的延伸部更容易对准通道,从而便于对冷却单元的拼接;而且,通道开设在其中一个冷却单元上,便于对冷却单元加工。

24、较佳地,所述冷却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通道分体开设在两个所述冷却单元上,所述通道沿垂直于所述通道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冷却单元的拼接方向与所述矩形结构的长度方向平行。

25、在本方案中,该结构设置,冷却单元在拼接时,极耳的连接部的形状可以提前适配通道的形状,拼接后不用改变连接部的形状,简化拼接步骤,安装效率高。

26、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吸附冷却件通过将注入壳体内的电解液吸附并存储,从而在极耳处汇聚电解液,利用电解液对极耳进行冷却,避免极耳附近温度过高而导致该区域的活性材料析锂、提前老化等,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而且电解液能够长期浸润极耳,不需要持续通入冷却介质来冷却极耳,使整体结构更简单,避免冷却结构占用较大的空间而导致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冷却件上开设有贯通所述吸附冷却件的通道,所述极耳包括依次连接的根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穿设在所述通道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极柱组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吸附冷却件的厚度方向呈角度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通道内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通道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不大于1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冷却件在所述通道靠近所述根部的一端设置有腔室,所述根部与所述腔室匹配并嵌设于所述腔室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为v形槽。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穿出所述通道后反向弯折并靠近所述吸附冷却件设置。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冷却件包括分体设置的至少两个冷却单元,至少两个所述冷却单元拼接形成所述吸附冷却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通道开设在其中一个所述冷却单元上,所述通道沿垂直于所述通道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冷却单元的拼接方向与所述矩形结构的长度方向垂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通道分体开设在两个所述冷却单元上,所述通道沿垂直于所述通道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冷却单元的拼接方向与所述矩形结构的长度方向平行。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体电池,包括:壳体,设置有容纳腔;电极组件,装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极组件引出有极耳;顶盖,装配于所述壳体上以密封所述容纳腔,所述顶盖包括顶盖片以及穿设在所述顶盖片上的极柱组件,所述极耳与所述极柱组件连接;吸附冷却件,装配于所述极耳上,用于吸附所述壳体中的电解液。吸附冷却件通过将注入壳体内的电解液吸附并存储,从而在极耳处汇聚电解液,利用电解液对极耳进行冷却,避免极耳附近温度过高而导致该区域的活性材料析锂、提前老化等,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而且电解液能够长期浸润极耳,不需要持续通入冷却介质来冷却极耳,使整体结构更简单,避免冷却结构占用较大的空间而导致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许程钧,唐宗尧,胡昌成,戈剑,王洁,于子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