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装置以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99244发布日期:2023-04-29 18:0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电化学装置以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移动终端、电动汽车等的高速发展,对电池的充电速度和容量需求更高,随之对电池的安全性要求也更高,对电池的热箱测试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如何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成为电池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2、目前,对电池进行快充或者热箱测试时,电池内部会短时间大量产热同时使电解液分解为气体,造成电池内部压力快速增大,现有的泄压结构不能及时对电池内部的高温做出反应而及时泄压,就会造成爆炸等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以及用电设备,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

3、包装袋,具有密封部;电极组件,收容于包装袋内;

4、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的一端分别与电极组件连接,另一端分别从密封部伸出包装袋;

5、形变件,至少部分由记忆合金制成,形变件与电极组件导热连接,形变件的至少部分设于密封部。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至少部分由记忆合金制成的形变件,且使得形变件与电极组件导热连接,形变件的至少部分设于包装袋的密封部,在电极组件的温度较高时,使得形变件能快速感应电化学装置内的温度异常变化并产生形变,从而帮助破开包装袋,以释放电化学装置的热量和压力,进而能够减少因电化学装置的温度过高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能够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

7、在一些实施例中,形变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由记忆合金制成,第一段的至少部分设于密封部,第二段还与电极组件连接,用于将电极组件的热量传导至第一段。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形变件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由记忆合金制成,且至少部分设于密封部内,能够形变以破开包装袋,实现电化学装置的热量和压力的释放,第二段还与电极组件连接,用于将电极组件的热量传导至第一段,使得第一段能够受热形变。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段的材料导热系数大于第一段的材料导热系数。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段的材料导热系数大于第一段的材料导热系数,使得第二段能够更加快速地将热量传递至第一段,使得第一段能够更快受热形变以破开包装袋,实现电化学装置的热量和压力的释放。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形变件的延伸方向,第一段的长度为a1,形变件的长度为a2,满足,1:10≤a1:a2<1:1。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沿形变件的延伸方向,第一段的长度为a1,形变件的长度为a2,满足,1:10≤a1:a2<1:1,一方面,形变件能够产生足够的形变量,以破开包装袋,实现电化学装置的热量和压力的释放,另一方面,第二段能够加快形变件的导热速度,从而更快地产生形变以破开包装袋,进一步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如果a1:a2较小(如小于1:10),则由记忆合金制成的第一段的尺寸过小,会导致第一段的形变量也过小,可能无法破开包装袋,影响泄压;如果a1:a2较大(如等于1:1),则形变件完全由记忆合金构成,导热效果不佳,会影响形变件的形变速度,导致包装袋无法被及时破开而造成电化学装置温度过高或压力过大,增加安全隐患,同时成本较高。值得注意的是,上述a1:a2的比例范围限定是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即便a1:a2不在上述范围,形变件的至少部分设于密封部也能起到基础的受热变形,帮助破开包装袋实现泄压的作用。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形变件整体由记忆合金制成。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形变件整体由记忆合金制成,能够降低形变件的制备难度,提高形变件的制备效率。

15、在一些实施例中,形变件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或椭圆形。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形变件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或椭圆形,使得形变件能够在受热时更加容易破开包装袋,以实现电化学装置的热量和压力的释放。

17、在一些实施例中,记忆合金的恢复应力为f,满足,100mpa≤f≤500mpa。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记忆合金的恢复应力为f,满足,100mpa≤f≤500mpa,一方面,形变件能够对包装袋产生足够的作用力以破开包装袋,实现电化学装置的热量和压力的释放,另一方面,形变件对包装袋的作用力不会过大,能够减小损伤电化学装置内外的其他部件的概率。如果f较小(如小于100mpa),可能无法破开包装袋,影响形变件的可靠性;如果f较大(如大于500mpa),则可能在破开包装袋同时损伤电化学装置内外的其他部件,造成其他安全问题。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形变件的厚度分别小于第一极耳的厚度和第二极耳的厚度。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形变件的厚度分别小于第一极耳的厚度和第二极耳的厚度,使得形变件更容易产生形变,以破开包装袋,释放电化学装置的热量和压力,同时使得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不容易产生形变,电化学装置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固,与外部装置连接的可靠性也更高。

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极耳、第二极耳和形变件位于电化学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同一端。

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第一极耳、第二极耳和形变件设置于电化学装置的长度方向上的同一端,能够便于在将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与电极组件连接的同时将形变件与电极组件导热连接,且在封装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同时将形变件封装,能够简化形变件的连接和封装过程,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效率。

2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沿电化学装置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形变件位于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之间。

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沿电化学装置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形变件位于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之间,能够便于形变件与电极组件的连接和封装。

2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沿电化学装置的宽度方向的间隔距离为b1,形变件沿电化学装置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为b2,满足,b2≤b1-2mm。

2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沿电化学装置的宽度方向的间隔距离为b1,形变件沿电化学装置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为b2,满足,b2≤b1-2mm,能够便于将形变件设置于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之间。若b2大于b1-2mm,则不便于将形变件设置于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之间,且形变件与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之间的距离过小,形变件与第一极耳和/或第二极耳可能直接接触而造成短路,降低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

2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极耳与形变件沿电化学装置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极耳位于第一极耳和形变件之间。

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极耳与形变件沿电化学装置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极耳位于第一极耳和形变件之间,能够便于形变件与电极组件的连接和封装。

2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离膜,隔离膜设置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形变件与第一极片连接。

3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离膜,隔离膜设置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形变件与第一极片连接,能够使得第一极片的热量直接传递至形变件,形变件能够快速导热以产生形变,破开包装袋,实现电化学装置的热量和压力的释放。

3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极片包括两侧设置有活性物质层的涂覆区和一侧设置有活性物质层、另一侧未设置活性物质层的空集流体区,形变件连接于空集流体区未设置活性物质层的一侧。

3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极片包括两侧设置有活性物质层的涂覆区和一侧设置有活性物质层、另一侧未设置活性物质层的空集流体区,形变件连接于空集流体区未设置活性物质层的一侧,能够使得第一极片的热量经空集流体区传递至形变件,形变件能够进一步快速导热以产生形变,破开包装袋,实现电化学装置的热量和压力的释放。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形变件穿过密封部,且与密封部之间通过胶体连接。

3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形变件穿过密封部,使得形变件在受热产生形变时更容易破开密封部,实现电化学装置的热量和压力的释放,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形变件与密封部之间通过胶体连接,能够使得形变件与密封部之间的密封性更好,减少电解液泄漏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形变件位于包装袋内的部分包覆有导热绝缘层。

3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形变件位于包装袋内的部分包覆有导热绝缘层,能够实现形变件与包装袋内的其他部件的绝缘,减少形变件与包装袋内的其他部件直接接触造成短路的概率,进一步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其对形变件的导热的影响较小。

3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如上述的电化学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