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管用增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7368发布日期:2023-06-29 18:3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炉管用增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晶硅电池制造,特别是关于炉管用增压系统。


背景技术:

1、晶硅电池一般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作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光电子转换反应。

2、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工艺流程分为:硅片检测—表面制绒及酸洗—扩散制结—去磷硅玻璃—等离子刻蚀及酸洗—镀减反射膜—丝网印刷—快速烧结等,其中扩散制造pn结是太阳电池生产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工序。

3、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逐渐向大尺寸、超薄化、更高产能、更低的表面杂质浓度、更好方阻均匀性和更高能效比方向的发展,传统闭管常压扩散炉已不能满足要求,这些需求将带来对新型扩散技术和设备制造水平的进一步挑战,光伏行业市场亟待新一代的高性能扩散技术。

4、经世界各大光伏行业设备供应商的不断研究,发现低压扩散技术优势非常明显,经过行业内技术研发人员的不懈努力,低压扩散逐渐成为下一代高性能扩散炉的核心技术。它对156~162mm尺寸的电池片在每批次产能高达1000片/管甚至更高的情况下,其扩散方块电阻均匀性仍优于4%,与常压扩散炉相比片均能耗降低50%以上,化学品消耗降低更是超过50%,也不用额外增加工艺时间,是高品质扩散的首选与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

5、低压扩散炉是在常压闭管扩散炉的基础上,增加真空控制系统、源压力控制系统等一系列强化功能,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掺杂扩散,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掺杂扩散之后,硅片拉出炉管本体之前需要对炉管本体进行充氮破空回压。

6、现有技术中,由于掺杂扩散反应尾气富含五氧化二磷,遇到水蒸气后快速生成偏磷酸,偏磷酸甚至可以腐蚀316l不锈钢,因此在尾气管路上一般会加装水瓶氮气管路,通过氮气冷却尾气对偏磷酸进行收集,但效果十分不理想,并且浪费氮气,另外,充氮管路上一般使用10l/min大氮流量计,氮气流量较低,回压速度缓慢,浪费时间,产能受限较大。

7、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炉管用增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炉管用增压系统,其能够解决回压速度缓慢,浪费时间,产能受限较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炉管用增压系统,所述炉管包括:

3、炉管本体,所述炉管本体上安装有进气管和尾排管,所述进气管、炉管本体和尾排管形成气体流动通路;

4、所述增压系统包括:

5、储氮箱,所述储氮箱内部储存有氮气,所述储氮箱内部安装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用于加热氮气增加储氮箱内部的气压,所述换热组件安装在尾排管上;

6、旁路管,所述旁路管并联固定在进气管上,所述旁路管能够将储氮箱内部的氮气注入进气管内部。

7、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管和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管串联在尾排管上,所述换热翅片在换热管上固定连接有多组。

8、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管和换热翅片一体成型,所述换热管和换热翅片的材质可为奥氏体不锈钢、不锈钢316l、碳素钢或低合金钢中的一种。

9、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氮箱上固定连接有充氮管,所述充氮管上安装有第二止回阀。

10、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尾排管上固定连接有真空释放管,所述真空释放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11、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管上依次安装有第一止回阀和第四电磁阀,所述尾排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介于炉管本体与储氮箱之间。

12、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旁路管的一端与储氮箱固定连接,所述旁路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管固定连接,所述旁路管上依次设置有电子压力表、第三电磁阀和大氮流量计。

13、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压力表设置在靠近储氮箱的一端,所述第三电磁阀介于电子压力表和大氮流量计之间。

14、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氮箱上开设有缓冲开口,所述缓冲开口上固定连接有防爆组件,所述防爆组件包括防爆气囊。

15、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爆气囊在储氮箱上固定连接有两组,所述防爆气囊上安装有气嘴。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7、本发明通过对原有水瓶氮气管路的改造,在不影响对尾气冷却以及对偏磷酸收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水瓶氮气管路上的氮气来增加回压气量,从而减少回压时间,提升产能。



技术特征:

1.炉管用增压系统,所述炉管包括炉管本体,所述炉管本体上安装有进气管和尾排管,所述进气管、炉管本体和尾排管形成气体流动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系统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管用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管和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管串联在尾排管上,所述换热翅片在换热管上固定连接有多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管用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和换热翅片一体成型,所述换热管和换热翅片的材质可为奥氏体不锈钢、不锈钢316l、碳素钢或低合金钢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管用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氮箱上固定连接有充氮管,所述充氮管上安装有第二止回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管用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排管上固定连接有真空释放管,所述真空释放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管用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上依次安装有第一止回阀和第四电磁阀,所述尾排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介于炉管本体与储氮箱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管用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管的一端与储氮箱固定连接,所述旁路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管固定连接,所述旁路管上依次设置有电子压力表、第三电磁阀和大氮流量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炉管用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压力表设置在靠近储氮箱的一端,所述第三电磁阀介于电子压力表和大氮流量计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管用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氮箱上开设有缓冲开口,所述缓冲开口上固定连接有防爆组件,所述防爆组件包括防爆气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炉管用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气囊在储氮箱上固定连接有两组,所述防爆气囊上安装有气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炉管用增压系统,关于晶硅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所述炉管包括炉管本体,所述炉管本体上安装有进气管和尾排管,所述进气管、炉管本体和尾排管形成气体流动通路,所述增压系统包括储氮箱和旁路管,所述储氮箱内部储存有氮气,所述储氮箱内部安装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用于加热氮气增加储氮箱内部的气压,所述换热组件安装在尾排管上,所述旁路管并联固定在进气管上,所述旁路管能够将储氮箱内部的氮气注入进气管内部,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管和换热翅片。本发明通过对原有水瓶氮气管路的改造,在不影响对尾气冷却以及对偏磷酸收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水瓶氮气管路上的氮气来增加回压气量,从而减少回压时间,提升产能。

技术研发人员:谢新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中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