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及硅片走位异常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541283发布日期:2023-06-27 16:5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及硅片走位异常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及硅片走位异常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电池片是太阳能光伏组件的重要组成部件,通常是将硅片采用湿化学及板式镀膜等工序加工而成。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迅猛发展,降低硅片成本已成为相关光伏企业的重要目标,硅片减薄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选择,硅片极限减薄带来的硅片成本快速下降的同时,减薄硅片对电池制程自动化的兼容型也越来越高,因此,减薄硅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在湿化学及板式镀膜工序中,硅片通常采用传输皮带输送,硅片在传输皮带与硅片之间通过摩擦力带动向前移动,进入花篮或者到达某个位置停止后,先由定位托块将其从传输皮带上托起,再由摆放吸盘将硅片吸起后摆放至模具框内。但是受硅片减薄的影响,硅片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导致硅片走位异常甚至追尾堵片,当定位托块将硅片从传输皮带上托起后,摆放吸盘再从定位托块上将硅片吸起时,不仅硅片隐裂风险极大,而且后续硅片无法完全放入模具框内,导致硅片在模具框上的部分无法正常镀膜,影响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硅片在湿化学及板式镀膜工序中的隐裂风险,同时提高成品质量。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包括:

3、传输装置,用于输送硅片;

4、托片装置,设置在所述传输装置的外侧并用于将所述硅片从所述传输装置上托起;

5、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传输装置的内侧并用于检测所述硅片在所述传输装置上的姿态;

6、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传输装置的一侧并用于调整所述硅片在所述传输装置上的姿态;

7、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传输装置、所述托片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以及所述调节装置电连接。

8、可选地,所述托片装置包括多个托片单元,多个所述托片单元沿所述传输装置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

9、可选地,每个所述托片单元包括两个定位托块,两个所述定位托块相对设置,且于垂直于所述传输装置的输送方向上,一个所述定位托块设置在所述传输装置的一侧,另一个所述定位托块设置在所述传输装置的相对的另一侧。

10、可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多个纵向检测传感器,多个所述纵向检测传感器沿所述传输装置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

11、可选地,一个所述托片单元匹配n个所述纵向检测传感器,且n=(l/d)+1,其中,l为相邻所述托片单元之间的间距,d为所述托片单元的兼容公差精度。

12、可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顶升结构,所述顶升结构设置在所述传输装置的外侧并用于调整所述硅片在所述传输装置上的姿态。

13、可选地,一个所述定位托块对应至少一个所述顶升结构,每个所述顶升结构用于单独完成升降、纵移以及横移中的一个或多个动作。

14、可选地,所述纵向检测传感器包括堵片传感器,于所述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上,所述堵片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硅片的标准姿态后侧的预设距离处并用于检测所述硅片是否堵片。

15、可选地,所述预设距离等于相邻所述托片单元之间的间距。

16、可选地,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收集盒,所述收集盒设置在所述传输装置的一侧并用于收集从所述传输装置上滑落的所述硅片。

1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通过设置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传输装置用于输送硅片,在传输装置的内侧设置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检测装置,在传输装置的一侧设置与控制器电连接的调节装置,当硅片在传输装置上传输时,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硅片在传输装置上的姿态并反馈至控制器,若检测到硅片在传输装置上的姿态异常,控制器则下达指令使得调节装置对硅片的姿态进行调整,再通过设置在传输装置外侧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托片装置将硅片从传输装置上托起,由于调节装置在此之前已完成了硅片姿态的调整,因此,托片装置将硅片托起后,硅片在托片装置上的位置处于正常状态,后续摆放吸盘再从托片装置上吸起硅片时,硅片处于正常的受力状态,硅片各处受力均衡,从而不易造成隐裂,同时,由于硅片的姿态正常,后续能够完全放入模具框内完成正常的镀膜,从而能够提高成品质量。

1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硅片走位异常处理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包括:

20、所述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的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硅片在所述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的传输装置上的即时姿态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的控制器;

21、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即时姿态信息与所述硅片的标准姿态信息进行比对获取调整指令,并将所述调整指令发送至所述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的调节装置;

22、所述调节装置根据所述调整指令将所述硅片调整至标准姿态。

23、可选地,所述即时姿态信息包括所述硅片相对于标准停片位置的距离l1,且l1=n×d1,其中,n为检测到所述硅片即时停片位置异常的所述检测装置的纵向检测传感器的数量,d1为相邻所述纵向检测传感器之间的间距。

24、可选地,所述调整指令包括顶升指令,当所述纵向检测传感器的堵片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硅片发生堵片时,所述调节装置的至少一个顶升结构接受所述顶升指令并将发生堵片的所述硅片向所述传输装置的一侧顶升至倾斜状态直至滑入所述调节装置的收集盒内。

25、所述硅片走位异常处理方法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与上述的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片装置包括多个托片单元,多个所述托片单元沿所述传输装置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托片单元包括两个定位托块,两个所述定位托块相对设置,且于垂直于所述传输装置的输送方向上,一个所述定位托块设置在所述传输装置的一侧,另一个所述定位托块设置在所述传输装置的相对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多个纵向检测传感器,多个所述纵向检测传感器沿所述传输装置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托片单元匹配n个所述纵向检测传感器,且n=(l/d)+1,其中,l为相邻所述托片单元之间的间距,d为所述托片单元的兼容公差精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顶升结构,所述顶升结构设置在所述传输装置的外侧并用于调整所述硅片在所述传输装置上的姿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定位托块对应至少一个所述顶升结构,每个所述顶升结构用于单独完成升降、纵移以及横移中的一个或多个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检测传感器包括堵片传感器,于所述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上,所述堵片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硅片的标准姿态后侧的预设距离处并用于检测所述硅片是否堵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等于相邻所述托片单元之间的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收集盒,所述收集盒设置在所述传输装置的一侧并用于收集从所述传输装置上滑落的所述硅片。

11.一种硅片走位异常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硅片走位异常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时姿态信息包括所述硅片相对于标准停片位置的距离l1,且l1=n×d1,其中,n为检测到所述硅片即时停片位置异常的所述检测装置的纵向检测传感器的数量,d1为相邻所述纵向检测传感器之间的间距。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硅片走位异常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指令包括顶升指令,当所述纵向检测传感器的堵片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硅片发生堵片时,所述调节装置的至少一个顶升结构接受所述顶升指令并将发生堵片的所述硅片向所述传输装置的一侧顶升至倾斜状态直至滑入所述调节装置的收集盒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及硅片走位异常处理方法,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其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包括:传输装置,用于输送硅片;托片装置,设置在传输装置的外侧并用于将硅片从传输装置上托起;检测装置,设置在传输装置的内侧并用于检测硅片在传输装置上的姿态;调节装置,设置在传输装置的一侧并用于调整硅片在传输装置上的姿态;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传输装置、托片装置、检测装置以及调节装置电连接。本发明中的硅片自动化传输机构能够降低硅片在湿化学及板式镀膜工序中的隐裂风险,同时提高成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黄纪德,张鹤佳,金浩,张昕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