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01062发布日期:2023-08-22 06:16阅读:28来源:国知局
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


背景技术:

1、电子线束用于两个或多个孤立不通的电子电路之间建立沟通的一种电子配件,它能够使电流流通,实现各种电子元件之间的协同工作。

2、在电子线束安装使用时,由于电子线束通常是多股多条电线同时安装,就容易出现线路之间混杂缠绕,使操作人员对电子线束的安装使用和检修不便,导致操作人员无法将电子线束逐一进行拆卸和维修,从而使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提高电子线束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电子线束安装使用和检修,本技术提供一种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包括总插头以及多个导线束,多个所述导线束一端依次间隔连接在总插头上,所述总插头包括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滑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块上,所述第一安装块朝向第二安装块的端面连接有热胀冷缩部,所述热胀冷缩部朝向第二安装块的端面开设有供导线束端部嵌入的多个安装嵌槽,所述第二安装块朝向第一安装块的端面连接有多个抵接杆,所述抵接杆与安装嵌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块上连接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用于将第二安装块限位于第一安装块上;当多个所述导线束端部一一对应放置在热胀冷缩部端面,且所述导线束端部位于安装嵌槽槽口与抵接杆之间时,所述第二安装块朝靠近热胀冷缩部方向滑移,所述抵接杆端部抵接导线束外壁并驱使导线束端部嵌入安装嵌槽内实现固定,且所述锁定件将第二安装块固定在第一安装块端面形成固定。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安装时,工作人员将多个导线束的端部一一对应放置在热胀冷缩部端面,导线束端部与安装嵌槽一一对应,且导线束外壁抵接安装嵌槽槽口,第二安装块朝靠近第一安装块的方向滑移,抵接杆端部抵接导线束外壁,并驱使导线束朝靠近热胀冷缩部的方向移动并嵌入安装嵌槽内,安装嵌槽内壁抵紧导线束外壁,实现导线束在热胀冷缩部上的固定,同时锁定件将第一安装块固定在第一安装块上,使导线束不易从安装嵌槽槽口脱离第一安装块,实现多个导线束和总插头的固定,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的安装;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进行维修时,工作人员驱使锁定件运行,使第二安装块在第一安装块上的限位效果消失,第二安装块朝远离第一安装块的方向滑移,抵接杆端部脱离安装嵌槽,导线束与安装嵌槽一一对应,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热胀冷缩部上的导线束逐一进行拆卸和维修,使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降低电子线束的使用成本;当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使用时,导线束将部分电能转换成内能,电子束将部分内能热传递给热胀冷缩部,热胀冷缩部升温膨胀,并驱使安装嵌槽内壁抵紧导线束外壁,进一步提高导线束与安装嵌槽内壁之间的抵紧力。

5、可选的,所述安装嵌槽槽口孔径小于导线束直径。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线束端部放置在热胀冷缩部端面时,导线束与安装嵌槽一一对应,且导线束端部位于安装嵌槽槽口上方;第二安装块朝靠近第一安装块的方向滑移,抵接杆抵接导线束外壁并驱使导线束嵌入安装嵌槽内,安装嵌槽内壁抵紧导线束外壁实现固定,且安装嵌槽槽口小于导线束直径,使导线束不易脱离热胀冷缩部端面,进一步提高导线束与总插头的抵紧力。

7、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块远离第二安装块的端面连接有多个升温变色块,所述升温变色块与安装嵌槽一一对应,所述升温变色块一端与第一安装块端面齐平,所述升温变色块另一端朝靠近第二安装块的方向贯穿第一安装块和热胀冷缩部并位于安装嵌槽内,且所述位于安装嵌槽内的升温变色块端部用于抵接导线束端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使用时,导线束端部抵接升温变色块端面,当导线束将大部分电能转换为内能过度运行时,导线束将部分内能热传递给升温变色块,升温变色块升温并变色,实现对导线束的自动检修,无需工作人员将各个导线束进行检测,进一步缩短工作人员对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的维修时间,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的使用成本。

9、可选的,所述抵接杆朝向安装嵌槽的端面设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呈圆弧凸起状,所述抵接面用于抵接导线束外壁,当所述抵接面抵接导线束外壁并驱使导线束嵌入安装嵌槽内时,所述抵接面抵紧安装嵌槽槽口形成限位。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多个导线束一端一一对应放置在安装嵌槽上方时,第二安装块朝靠近第一安装块的方向滑移,抵接面抵接导线束外壁,抵接面呈圆弧凸起状,使抵接面与导线束外壁之间不易撞击磨损,提高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的使用寿命;同时抵接面驱使导线束嵌入安装嵌槽内,抵接面抵接安装嵌槽内壁实现限位,使导线束不易脱离安装嵌槽内壁,从而提高导线束与总插头的限位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锁定件包括至少两个锁定杆,所述锁定杆包括转动部以及锁定部,所述转动部端部与锁定部端部固定,所述转动部长度方向与锁定部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转动部远离锁定部的端部转动连接在第二安装块上,所述锁定部朝向转动部的端面用于抵接第一安装块端面,至少两个所述锁定杆一一对应位于第二安装块相对的两侧,当所述第二安装块端面抵接第一安装块端面时,所述转动部朝靠近第一安装块的方向转动,所述锁定部端面抵紧第一安装块端面形成固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安装块抵接第二安装块端面时,转动部朝靠近第二安装块的方向转动,锁定部端面抵紧第一安装块端面形成固定,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拼接形成总插头,实现总插头的固定;通过锁定杆的转动实现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的固定和拆分,进一步方便工作人员对总插头的安装和拆卸。

13、可选的,所述导线束包括绝缘部以及导电芯,所述绝缘部包覆导电芯周向外壁,所述第一安装块端面连接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用于抵接绝缘部端面形成限位,且所述导电芯一端嵌入安装嵌槽内实现固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安装时,工作人员将多个导线束的端部放置在第一安装块朝向第二安装块的端面上,定位件抵接绝缘部端面形成限位,导电芯与安装嵌槽一一对应,实现导线束与总插头的初步限位,当第二安装块朝靠近第一安装块的方向滑移时,导线束端部不易脱离第一安装块端面,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对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的安装使用的简便性。

15、可选的,所述导线束上连接有收纳组件,所述收纳组件包括收纳盒以及收纳件,所述收纳件连接在收纳盒内壁上,所述收纳件用于供导电束缠绕形成收纳。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安装时,工作人员可根据两个电子电路之间的距离选择导电束相对应的长度,多余的导电束长度缠绕在收纳件内,实现导电束的收纳,使相邻导线束之间不易发生缠绕的现象,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的安装与维修;当两个电子电路之间的距离改变时,工作人员将导电束从收纳件上取出,从而获得导电束所需的长度,无需将整个导线束进行更换,从而提高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的使用简便性。

17、可选的,所述收纳件包括固定杆、转筒一以及转筒二,所述固定杆两端固定在收纳盒内壁上,所述转筒一和转筒二同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杆两端,所述导线束外壁固定在固定杆外壁上,所述导线束一端缠绕在转筒一周向外壁上形成收纳,所述导线束另一端缠绕在转筒二周向外壁上形成收纳。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线束收纳时,导线束外壁固定在固定杆外壁上,导线束一端缠绕在转筒一周向外壁上形成收纳,导线束另一端缠绕在转筒二周向外壁上形成收纳,实现导线束任意长度的转换,从而提高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的使用简便性。

19、可选的,所述转筒一外壁与收纳盒内壁之间连接有弹力件一,所述弹力件一具有弹力驱使转筒一转动并带动导线束缠绕在转筒一周向外壁的趋势,所述转筒二外壁与收纳盒内壁之间连接有弹力件二,所述弹力件二具有弹力驱使转筒二转动并带动导线束缠绕在转筒二周向外壁的趋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一驱使转筒一转动,并带动导线束缠绕在转筒一周向外壁,弹性件二驱使转筒二转动,并带动导线束缠绕在转筒二周向外壁,实现导线束的自动收纳,无需工作人员手动驱使转筒一和转筒二转动实现导线束的收纳,从而提高包括多种线型的电子线束的使用简便性。

21、可选的,所述收纳盒上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限位转筒一和转筒二转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电束两端一一对应连接在两个电子电路上时,锁定组件限位转筒一和转筒二转动,从而保证导电束与电子电路安装的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安装嵌槽和抵接杆的设置,导线束与安装嵌槽一一对应,方便工作人员对导线束逐一进行拆卸和维修,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电子线束的使用成本;

25、2.升温变色块的设置,实现对导线束的自动检修,无需工作人员将各个导线束进行检测,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6、3.收纳盒和收纳件的设置,多余的导电束缠绕在收纳件上,实现导电束的收纳,使相邻导线束之间不易发生缠绕,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与维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