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33411发布日期:2023-06-29 15:1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具体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二次电池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其各方面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电池循环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电解液的注液效果是影响电池循环性能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二次电池通过设置于端盖组件上的注液孔进行加注电解液,电解液依次经过分隔部件及转接件深入到极耳、极片上,之后电解液沿着极片和隔膜进行扩散浸润。二次电池的注液孔一般设置在端盖组件的靠侧边的位置,当通过注液孔进行加注电解液时,电解液将经过所述分隔部件、转接件,直接浸润至电极组件的边沿位置,使得电解液无法从电极组件的中心向四周扩散,导致电解液存在注液不均匀的现象,电解液的注液效果较差,继而降低了电池的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所述储能装置的盘体部具有导流槽,有利于提高电解液的注液效果,提高所述电池的循环性能。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端盖组件、转接件及电极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顶盖、极柱及分隔部件,所述顶盖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顶盖具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注液孔,所述分隔部件设置于所述顶盖的第二表面的一侧,所述极柱依次穿设所述分隔部件及顶盖,且凸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分隔部件具有集液腔,所述集液腔凹陷于所述分隔部件面向所述顶盖的表面,所述分隔部件还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一走液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走液孔贯穿所述集液腔的底壁,所述注液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落入所述集液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的范围内;所述转接件设置于所述分隔部件背离所述顶盖的一侧,所述转接件包括弯折相连的盘体部及转接部,所述转接部电连接所述端盖组件,且设置于所述盘体部靠近所述顶盖的一侧;所述盘体部具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位于所述盘体部面向顶盖的表面,所述导流槽成螺旋结构,所述盘体部还具有连通所述导流槽的第二走液孔,所述第二走液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盘体部的中心,所述第一走液孔在所述盘体部面向所述顶盖的表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入所述导流槽的范围内;所述电极组件电连接所述盘体部背离所述转接部的一端,所述电极组件呈卷绕状态且形成中空结构,所述第二走液孔在所述电极组件面向所述端盖组件的表面的正投影落入所述中空结构的范围内。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走液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注液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走液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走液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错开设置。

5、进一步地,当所述分隔部件具有多个第一走液孔时,所述多个第一走液孔间隔设置,沿平行于所述盘体部的径向方向的方向上,任意两个所述第一走液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所围的区域上相距最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h1,所述导流槽的线宽为h2,则所述导流槽的线宽h2满足范围:0.5mm≤h2-h1≤2mm。

6、进一步地,沿平行于所述盘体部的径向方向的方向上,任意两个所述第一走液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所围的区域上相距最近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h3,则满足0.3h2≤h3≤0.5h2。

7、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第一走液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面积的总和为s1,所述多个第一走液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导流槽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的重叠面积为s2,则满足关系式:0.4≤s2/s1≤1。

8、进一步地,所述盘体部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及第二部,所述第一部面向所述顶盖的表面凹陷于所述第二部面向所述顶盖的表面,所述第一部面向所述顶盖的表面相较于所述第二部面向所述顶盖的表面更远离所述顶盖设置,以形成导流槽;所述第一部背离所述顶盖的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二部背离所述顶盖的表面。

9、进一步地,所述盘体部还包括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环绕所述本体部的外周设置,且凸出于所述第二部面向所述顶盖的表面,所述第一凸台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盘体部与所述转接部相连的部分邻近所述第一缺口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分隔部件包括分隔本体部及第二凸台,所述分隔本体部具有集液腔,所述集液腔凹陷于所述分隔本体部面向所述顶盖的表面,所述第二凸台设置于所述分隔本体部背离所述顶盖的表面,且环绕所述分隔本体部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二凸台具有第二缺口,所述盘体部与所述转接部相连的部分邻近所述第二缺口设置;所述分隔本体部与所述第二凸台围合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盘体部及所述转接部,其中,所述第二凸台背离所述顶盖的表面与所述第二部背离所述顶盖的表面平齐,所述第一凸台面向所述顶盖的表面抵持所述分隔本体部背离所述顶盖的表面。

11、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置子槽及第二容置子槽,所述第一容置子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子槽靠近顶盖的一侧,所述第一容置子槽用于容置所述转接部,所述第二容置子槽用于容置所述盘体部。

12、进一步地,所述盘体部包括本体部,所述盘体部还包括导流凸环,所述导流凸环设置于本体部背离所述顶盖的表面,且朝向背离顶盖的方向凸起,所述导流凸环环绕所述第二走液孔的外周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凸环具有相连的内周侧壁及端面,沿所述储能装置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端面为所述导流凸环背离所述顶盖的表面,所述内周侧壁与所述端面的连接处具有弧形倒角。

14、进一步地,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端盖组件的一侧,且连接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所述导流凸环至少部分插入于所述中空结构。

1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本技术提供的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所述设备本体进行供电。

16、在本技术提供的储能装置中,所述盘体部具有导流槽且所述导流槽成螺旋结构,所述导流槽连通所述第二走液孔,所述螺旋结构有利于减缓所述电解液在导流槽内的流动阻力,使得电解液可顺畅地流动至第二走液孔并浸润电极组件;且当电解液滴落在所述盘体部面向所述顶盖的表面时,所述导流槽引导并聚集电解液,所述导流槽为电解液提供了缓冲的通道,避免电解液直接滴落至电极组件而引起反溅或浸润不均匀。当从所述顶盖的注液孔注入电解液时,电解液先储存在分隔部件的集液腔内,再通过设置于集液腔底壁的第一走液孔流出所述集液腔,电解液滴落在所述导流槽内,并在所述导流槽的引导下流至所述第二走液孔,所述导流槽有利于引导电解液的流向,在储能装置内快速聚集电解液,提高电解液的注液效率。此外,储能装置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电极组件的中空结构具有较高的温度,继而提高了位于电极组件中空结构的电解液中活性离子的迁移速度,也增多了副反应,使得电极组件中空结构的电解液消耗较快。所述导流槽连通所述第二走液孔,且所述第二走液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盘体部的中心,所述第二走液孔在所述电极组件面向所述端盖组件的表面的正投影落入所述中空结构的范围内,则所述导流槽将滴落在所述盘体部面向所述顶盖的表面的电解液聚集,并引导至邻近所述盘体部的中心设置的所述第二走液孔,使得电解液从第二走液孔浸润至电极组件,即电解液将直接浸润电极组件的中空结构,有利于保证电极组件的中空结构的电解液的充足,继而提升所述电池的循环寿命。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将电解液聚集并引导至所述第二走液孔,当电解液直接浸润电极组件的中空结构,电解液将从电极组件的中空结构向四周扩散,使得电极组件各个方向上具有均匀的注液效果,增强了电极组件内电解液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所述储能装置的使用性能。再者,所述第二走液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盘体部的中心,使得在将所述转接件装配于储能装置时,所述第二走液孔可作为定位标志,将所述盘体部设置于所述储能装置的中心,继而提高所述盘体部及转接件在所述储能装置中的装配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