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微通道电池综合热管理机构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8585发布日期:2023-07-05 19:2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微通道电池综合热管理机构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微通道电池综合热管理机构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1、目前汽车厂家通常采用4680和21700型号的圆柱形电池作为供电源,电池在供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需要对其降温以保证电池的安全运行。

2、但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的包裹方式进行降温换热,但其换热效率较低,并且对电池的温度控制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微通道电池综合热管理机构及加工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的包裹方式进行降温换热,但其换热效率较低,并且对电池的温度控制不够准确的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高效微通道电池综合热管理机构,包括下汇流组件、上汇流组件、微通道芯体、电池本体和电池护板,所述微通道芯体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所述微通道芯体分别与所述下汇流组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汇流组件的上端,所述电池本体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电池本体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汇流组件的上端,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微通道芯体的一侧,所述上汇流组件设置于每根所述微通道芯体和每个所述电池本体的上端,所述电池护板套设于多根所述微通道芯体和多个所述电池本体的外表壁,并位于所述上汇流组件和所述下汇流组件之间。

3、其中,每根所述微通道芯体具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包括但不限于圆形孔、方形孔和椭圆孔。

4、其中,所述下汇流组件包括进液集流室和下汇流板,所述下汇流板与所述进液集流室连通,并位于所述进液集流室的一侧,所述下汇流板具有多个第一卡槽,且多个所述第一卡槽均匀分布于所述下汇流板的上端,每根所述微通道芯体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

5、其中,所述上汇流组件包括出液集流室和上汇流板,所述上汇流板与所述出液集流室连通,并位于所述出液集流室的一侧,所述上汇流板具有多个第二卡槽,且多个所述第二卡槽均匀分布于所述上汇流板的下端,每根所述微通道芯体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

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效微通道电池综合热管理机构的加工工艺,制备如上述所述的高效微通道电池综合热管理机构,包括如下步骤:

7、将所述下汇流板与所述进液集流室连通,所述上汇流板与所述出液集流室连通;

8、将所述下汇流板平铺于安装台上,将多根所述微通道芯体插入至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槽之中;

9、将每根所述微通道芯体分别焊接于所述下汇流板上;

10、将每根所述电池本体放置于多根所述微通道芯体形成的间隙之中;

11、固定所述电池护板在所述微通道芯体和所述电池本体的外表壁;

12、将所述上汇流板盖合于多根所述微通道芯体和多个所述电池本体的上端,实现过盈配合;

13、以此所述高效微通道电池综合热管理机构加工完成。

14、本发明的一种高效微通道电池综合热管理机构及加工工艺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微通道芯体与所述电成本他紧密贴合,使得所述电池本体的贴合面积达到90%及以上,相对于传统的包裹方式得到了大幅提升,大大提高了电磁的换热效率,改善温度控制范围和控制精度,有利于实现更精细的热管理控制,可以有效的防止电池热失控及提高了电池的使用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微通道电池综合热管理机构,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微通道电池综合热管理机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微通道电池综合热管理机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微通道电池综合热管理机构,其特征在于,

5.一种高效微通道电池综合热管理机构的加工工艺,制备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微通道电池综合热管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效微通道电池综合热管理机构及加工工艺,包括下汇流组件、上汇流组件、微通道芯体、电池本体和电池护板,每根微通道芯体分别与下汇流组件固定连接,并位于下汇流组件的上端,每个电池本体分别设置于下汇流组件的上端,并分别位于对应的微通道芯体的一侧,上汇流组件设置于每根微通道芯体和每个电池本体的上端,电池护板套设于多根微通道芯体和多个电池本体的外表壁。相对于传统的包裹方式得到了大幅提升,大大提高了电磁的换热效率,改善温度控制范围和控制精度,有利于实现更精细的热管理控制,可以有效的防止电池热失控及提高了电池的使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亚伟,陶平安,袁东海,陈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建设车用空调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