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Micro-LED和柔性驱动背板之间的键合方法

文档序号:35358604发布日期:2023-09-08 01:07阅读:92来源:国知局
用于Micro-LED和柔性驱动背板之间的键合方法

本发明涉及micro-led键合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micro-led和柔性驱动背板之间的键合方法。


背景技术:

1、micro-led在柔性显示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主要得益于其高亮度、高对比度、高饱和度、低功耗等优点。但是,micro-led在柔性驱动背板上的制造过程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键合工艺是一个关键问题。在micro-led制造过程中,键合是将芯片固定在柔性驱动背板上的关键步骤。传统的键合工艺使用金线和焊锡等材料来固定micro-led芯片,但这些材料在柔性驱动背板上容易出现破裂和变形等问题,影响了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传统键合工艺容易出现破裂和变形以及键合后的micro-led阵列的良率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micro-led和柔性驱动背板之间的键合方法,以提高micro-led芯片与柔性驱动背板之间键合的效率与良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micro-led和柔性驱动背板之间的键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101:将加工后的micro-led芯片电极向下置于涂有粘合剂的临时基板上固定;

4、步骤102:通过氧等离子灰化处理去除多余的粘合剂,并通过激光切割暴露出micro-led的侧壁;

5、步骤103:在micro-led侧壁及表面沉积sio2绝缘层;

6、步骤104:在柔性驱动背板上通过光刻工艺暴露出micro-led键合的目标区域,溅射ti/cu作为后续cu键合的种子层,并对种子层进行预刻蚀;

7、步骤105:在种子层上旋涂光敏树脂并进行光刻,暴露出cu键合的金属沉积区域;

8、步骤106:将micro-led转移至柔性驱动背板,通过光敏树脂的黏性进行暂时固定,并施加压力调整micro-led的倾斜度;

9、步骤107:通过电镀工艺在种子层上生长cu柱将micro-led电极与基板电路相连,形成micro-led的p/n电极与柔性驱动背板电路之间的电气连接;

10、步骤108:通过光刻和刻蚀工艺去除残余的光敏树脂和ti/cu种子层。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01中的micro-led芯片为倒装结构,其p/n电极位于芯片的同一侧;所述步骤101中用于固定micro-led的粘合剂,其厚度为10~20μm。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2中所述的氧等离子灰化处理,采用的o2等离子体功率为300~600w,时间为5~10min。

13、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3中的沉积sio2所使用的方法为pecvd,沉积的sio2厚度为100~200nm。

14、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3中的沉积sio2所使用的方法为pecvd,沉积的sio2厚度为100~200nm。

15、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4中的ti/cu种子层,其厚度为10~20/150~250nm。

16、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5中的光敏树脂,其厚度为5~10μm。

17、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6中的施加压力通过键合机实现,施加的压力为10~20n。

18、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micro-led和柔性驱动背板之间的键合方法,首先对micro-led芯片表面进行绝缘处理;随后,在柔性驱动背板上通过光刻工艺暴露出micro-led键合的目标区域,并在该区域上溅射金属键合种子层;接着,在种子层上通过光刻暴露出键合的金属沉积区域;然后,将micro-led转移至柔性驱动背板,并施加压力调整micro-led的倾斜度;最后,通过电镀工艺在种子层上生长金属,形成micro-led与柔性驱动背板电路之间的电气连接。这些步骤的整合,可以实现micro-led与柔性驱动背板之间高效可靠的键合,有利于实现micro-led在柔性显示领域的高可靠性和高性能应用。主要优点概述如下:

20、1、“首先对micro-led芯片表面进行绝缘处理”可以防止后续溅射金属过程中cu过度生长而引起的芯片短路;

21、2、“施加压力调整micro-led的倾斜度”可以消除光刻胶和芯片之间的间隙,还可以防止cu在柔性背板上的p和n之间形成连接;

22、3、在放置micro-led之前,对cu种子进行部分预刻蚀,减少键合后种子层移除步骤中多余的cu支柱的减薄所产生的缺陷。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micro-led和柔性驱动背板之间的键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micro-led和柔性驱动背板之间的键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1中的micro-led芯片为倒装结构,其p/n电极位于芯片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micro-led和柔性驱动背板之间的键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2中所述的氧等离子灰化处理,采用的o2等离子体功率为300~600w,时间为5~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micro-led和柔性驱动背板之间的键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3中的沉积sio2所使用的方法为pecvd,沉积的sio2厚度为100~200n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micro-led和柔性驱动背板之间的键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3中的沉积sio2所使用的方法为pecvd,沉积的sio2厚度为100~2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用于micro-led和柔性驱动背板之间的键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4中的ti/cu种子层,其厚度为10~20/150~250n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micro-led和柔性驱动背板之间的键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5中的光敏树脂,其厚度为5~1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7所述的用于micro-led和柔性驱动背板之间的键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6中的施加压力通过键合机实现,施加的压力为10~20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Micro‑LED和柔性驱动背板之间的键合方法,首先对Micro‑LED芯片表面进行绝缘处理;随后,在柔性驱动背板上通过光刻工艺暴露出Micro‑LED键合的目标区域,并在该区域上溅射金属键合种子层;接着,在种子层上通过光刻暴露出键合的金属沉积区域;然后,将Micro‑LED转移至柔性驱动背板,并施加压力调整Micro‑LED的倾斜度;最后,通过电镀工艺在种子层上生长金属,形成Micro‑LED与柔性驱动背板电路之间的电气连接。该方法可以实现Micro‑LED与柔性驱动背板之间高效可靠的键合,有利于实现Micro‑LED在柔性显示领域的高可靠性和高性能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周圣军,孙珂,蒋晶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