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盖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22518发布日期:2023-07-20 02:47阅读:39来源:国知局
电池顶盖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顶盖及电池。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电池结构中,常将注液孔设置在电池顶盖的盖体上,还配备有柱状的密封胶粒。在注液结束后,使用密封胶粒封堵注液孔避免电池芯内的电解液流出。然而,由于密封胶粒的长度大于电池顶盖盖体的厚度,在封堵注液孔后,会占用电池芯内的容量,从而在电池芯内注液量固定的情况下,需要增加电池芯的高度,导致电池的体积增加,同时,密封胶粒也存在干涉电池电极组件的风险,影响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顶盖及电池,能够在保证电池芯容量的同时减小电池体积,并提升电池的安全性。

2、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电池顶盖,其中,包括:

4、顶盖本体,所述顶盖本体上设置有安装孔;

5、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包括极柱,所述极柱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极柱上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贯穿所述极柱的两端;

6、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能够封堵于所述注液孔,且所述密封件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极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注液孔的轴向;

7、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极柱外,用于密封所述极柱和所述安装孔之间的间隔。

8、可选地,还包括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包括挡板和连接件,所述挡板沿所述注液孔的轴向与所述注液孔间隔设置,多个连接件间隔支撑于所述挡板和所述注液孔的边缘之间。

9、可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相连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位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挡板之间,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底端凸出于所述注液孔,且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连接件间隔设置。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部沿所述注液孔径向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密封部沿所述注液孔径向的截面尺寸,且所述第二密封部底端的角设置为倒角。

11、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底端抵靠于所述挡板。

12、可选地,所述挡板朝向所述注液孔的一侧设置有导流凸起,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底端与所述导流凸起间隔设置或抵靠于所述导流凸起。

13、可选地,所述导流凸起与所述注液孔同轴设置。

14、可选地,还包括密封片,所述极柱贯穿设置有相连的第一注液孔段和第二注液孔段,所述第一注液孔段位于所述第二注液孔段背离电池芯的一侧,所述密封片容置于所述第一注液孔段,且所述密封片连接于所述极柱,所述密封件插设于所述第二注液孔段。

15、可选地,所述第一注液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注液孔段的孔径;和/或,所述第一注液孔段的孔径在朝向所述第二注液孔段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16、可选地,所述密封片与所述极柱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密封片和所述密封件之间设置有间隙。

17、可选地,所述极柱靠近电池芯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连通于所述注液孔,所述挡板组件位于所述导向槽内,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导向槽的槽壁间隔设置。

18、可选地,所述导向槽包括连通的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二槽段位于所述导向槽靠近所述电池芯的一侧,所述第一槽段位于所述导向槽远离所述电池芯的一侧,所述第二槽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槽段的内径。

19、可选地,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端子,所述端子设置于所述顶盖本体背离电池芯的一侧,所述端子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极柱穿设于所述连接孔,且所述极柱的表面与所述端子的表面齐平,所述电池顶盖还包括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夹设于所述端子和所述顶盖本体之间。

20、可选地,所述极柱和所述端子的连接处形成有焊槽,所述极柱和所述端子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21、电池,包括电池壳体和上述的电池顶盖,其中,所述电池顶盖盖设于所述电池壳体上。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3、本发明提供的电池顶盖,包括顶盖本体、导电组件、密封件和密封圈,极柱穿设顶盖本体上的安装孔用于将电池内的电压引出,是电池的必要结构。注液时电解液通过极柱上的注液孔进入电池芯内,注液结束后,使用密封件封堵注液孔,且密封件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极柱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该电池顶盖通过在极柱上开设注液孔,不仅避免了密封件占用电池芯的容量,使得电池的体积减小,而且也避免了密封件干涉电极组件,保障了电池安全。

24、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包括电池壳体和上述的电池顶盖,将注液孔设置于极柱上,避免了密封件占用电池芯的容量,在保证电池芯容量的同时减小了电池的体积,并且避免了密封件干涉电池电极组件,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组件(3),所述挡板组件(3)包括挡板(31)和连接件(32),所述挡板(31)沿所述注液孔(211)的轴向与所述注液孔(211)间隔设置,多个连接件(32)间隔支撑于所述挡板(31)和所述注液孔(211)的边缘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1)包括相连的第一密封部(411)和第二密封部(412),所述第二密封部(412)位于所述第一密封部(411)和所述挡板(31)之间,所述第二密封部(412)的底端凸出于所述注液孔(211),且所述第二密封部(412)与所述连接件(32)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411)沿所述注液孔(211)径向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密封部(412)沿所述注液孔(211)径向的截面尺寸,且所述第二密封部(412)底端的角设置为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412)的底端抵靠于所述挡板(3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1)朝向所述注液孔(211)的一侧设置有导流凸起,所述第二密封部(412)的底端与所述导流凸起间隔设置或抵靠于所述导流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凸起与所述注液孔(211)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片(42),所述极柱(21)贯穿设置有相连的第一注液孔段和第二注液孔段,所述第一注液孔段位于所述第二注液孔段背离电池芯的一侧,所述密封片(42)容置于所述第一注液孔段,且所述密封片(42)连接于所述极柱(21),所述密封件(41)插设于所述第二注液孔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液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注液孔段的孔径;和/或,所述第一注液孔段的孔径在朝向所述第二注液孔段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42)与所述极柱(2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密封片(42)和所述密封件(41)之间设置有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21)靠近电池芯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槽(212),所述导向槽(212)连通于所述注液孔(211),所述挡板组件(3)位于所述导向槽(212)内,且所述连接件(32)与所述导向槽(212)的槽壁间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212)包括连通的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二槽段位于所述导向槽(212)靠近所述电池芯的一侧,所述第一槽段位于所述导向槽(212)远离所述电池芯的一侧,所述第二槽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槽段的内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2)还包括端子(22),所述端子(22)设置于所述顶盖本体(1)背离电池芯的一侧,所述端子(22)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极柱(21)穿设于所述连接孔,且所述极柱(21)的表面与所述端子(22)的表面齐平,所述电池顶盖还包括第一绝缘件(51),所述第一绝缘件(51)夹设于所述端子(22)和所述顶盖本体(1)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21)和所述端子(22)的连接处形成有焊槽(23),所述极柱(21)和所述端子(22)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15.电池,包括电池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顶盖盖设于所述电池壳体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顶盖及电池,包括顶盖本体、导电组件、密封件和密封圈。顶盖本体上设置有安装孔,导电组件包括极柱,极柱穿设于安装孔,极柱上设置有注液孔,注液孔贯穿极柱的两端,密封件能够封堵于注液孔,且密封件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极柱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第一方向平行于注液孔的轴向。密封圈套设于极柱外,用于密封极柱和安装孔之间的间隔。注液结束后,使用密封件封堵注液孔,且密封件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极柱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该电池顶盖通过在极柱上开设注液孔,不仅避免了密封件占用电池芯的容量,使得电池的体积减小,而且也避免了密封件干涉电极组件,保障了电池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贺孝武,舒宽金,郑旭,安苏礼,王俊敏,吴雪银,何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