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94270发布日期:2023-12-15 15:4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1、日本特开2001-316105公开了一种石墨粉末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整体中间相碳(bulk mesophase carbon)炭化的工序;将得到的炭化材料石墨化的工序;和粉碎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中间相碳的通过x射线小角散射法求出的各向异性畴径为以上,所述粉碎工序包括在石墨化工序之前进行高速粉碎和剪切粉碎中的至少一者。

2、日本特开2019-83163公开了一种碳的评价方法,其具有:测定一组碳试样的x射线衍射图案的工序;根据所述一组碳试样的x射线衍射图案,使用fundamental parameter法(fp法),测定作为评价所述一组碳试样的a轴方向和c轴方向的面的(102)面或(104)面的微晶尺寸分布,测定该微晶尺寸分布的峰顶或分布宽度的工序;对将所述一组碳试样中的微晶尺寸分布的峰顶或分布宽度各不相同的各碳试样用作各电池的电极材料而制作的一组电池进行低温特性评价和/或高倍率充放电特性评价,导出表示所得到的低温特性评价结果和/或高倍率充放电特性评价结果与该一组碳试样的该微晶尺寸分布的峰顶或分布宽度的相关关系的数据的工序;和基于表示所述相关关系的数据,测定与所述一组碳试样的所述微晶尺寸分布的峰顶或分布宽度对应的评价用碳的该微晶尺寸分布的峰顶或分布宽度,根据该评价用碳的该微晶尺寸分布的峰顶或分布宽度进行该评价用碳的电池低温特性和/或电池高倍率充放电特性的评价的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1、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特别是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中,要求提高进行充放电、特别是高倍率下的充放电时的充放电特性。

2、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充放电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3、本发明人发现,能够通过以下的手段实现上述课题:

4、《方式1》

5、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依次具有正极电极体层、分隔体层和负极电极体层,

6、其中,所述负极电极体层含有固体电解质和负极活性物质,

7、所述负极活性物质是通过使用cukα射线的x射线晶体衍射测定而测定的(004)面的微晶尺寸相对于(110)面的微晶尺寸的比((004)面的微晶尺寸/(110)面的微晶尺寸)为0.683以上的石墨粒子。

8、《方式2》

9、根据方式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石墨粒子为球状粒子或鳞片状粒子。

10、《方式3》

11、根据方式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石墨粒子的通过使用cukα射线的x射线晶体衍射测定而测定的(104)面的微晶尺寸为以下。

12、《方式4》

13、根据方式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石墨粒子的通过使用cukα射线的x射线晶体衍射测定而测定的(004)面的积分强度相对于(110)面的积分强度的比为4.0以上。

14、《方式5》

15、根据方式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电极体层具有从所述分隔体层侧起依次将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集电体层相互层叠的结构,

16、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中含有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和所述固体电解质。

17、《方式6》

18、根据方式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电极体层具有从所述分隔体层侧起依次将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正极集电体层相互层叠的结构。

19、《方式7》

20、根据方式1~6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分隔体层为固体电解质层。

21、《方式8》

22、根据方式1~7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固体电解质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

23、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提高了在高倍率下的充放电中的充放电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技术特征:

1.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依次具有正极电极体层、分隔体层和负极电极体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石墨粒子为球状粒子或鳞片状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石墨粒子的通过使用cukα射线的x射线晶体衍射测定而测定的(104)面的微晶尺寸为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石墨粒子的通过使用cukα射线的x射线晶体衍射测定而测定的(004)面的积分强度相对于(110)面的积分强度的比为4.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石墨粒子的通过使用cukα射线的x射线晶体衍射测定而测定的(004)面的积分强度相对于(110)面的积分强度的比为4.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电极体层具有从所述分隔体层侧起依次将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集电体层相互层叠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电极体层具有从所述分隔体层侧起依次将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正极集电体层相互层叠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分隔体层为固体电解质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固体电解质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公开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依次具有正极电极体层、分隔体层和负极电极体层,所述负极电极体层含有固体电解质和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是通过使用CuKα射线的X射线晶体衍射测定而测定的(004)面的微晶尺寸相对于(110)面的微晶尺寸的比((004)面的微晶尺寸/(110)面的微晶尺寸)为0.683以上的石墨粒子。

技术研发人员:高木繁治,村田充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