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构带阻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59093发布日期:2023-07-23 02:5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重构带阻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滤波器,尤其涉及一种可重构带阻滤波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代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为了能够满足不同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需求,越来越多的频段被占用,这使得频谱变得越来越拥挤。因此,在宽带通信系统之中,需要一个阻带中心频率及阻带带宽都可重构的带阻滤波器用以抑制密集频谱中的干扰信号。当通带中存在干扰信号时,可以将带阻滤波器调节到相应的频率及合适的阻带带宽将其抑制,以便维持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及使其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与此同时,当前的通信系统均向着小型化与集成化不断发展,因此也需要所使用的滤波器也具有小型化的特征。

2、在传统的可重构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之中,通常采用具有很高q值的基片集成波导腔体来作为谐振器,该类型的带阻滤波器通常具有很高的阻带抑制。然而,该类型的可重构带阻滤波器都需要采用压电制动器来进行频率的调谐,这无疑需要多层结构和占用较大的体积。为了适应当前通信系统对于小型化的需求,因此具有单层结构的采用变容二极管进行调谐的带阻滤波器显然更加适用。例如,已有具有双端变容二极管加载的微带可重构带阻滤波器被提出,可以实现高阻带抑制。为了实现更加紧凑的尺寸,也有由集总元件和变容二极管构成的频率及带宽全可重构的带阻滤波器被提出,可以实现较宽的频率调节范围,且所占用的体积大大减小。

3、然而,上述所提及的双端变容二极管加载的微带可重构滤波器,虽然能够实现较高的阻带抑制度,但其阻带的中心频率可调节的范围较小,且由于其可等效为一个半波长微带谐振器,所占用的体积也较大。而对于上述由集总元件和变容二极管构成的频率和带宽全可重构的带阻滤波器,其体积非常小,具有很明显的尺寸优势,但是由于其使用了集总的电感元件,而电感元件的q值在频率较高时极速下降使得其无法应用于较高的频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重构带阻滤波器,使得可重构带阻滤波器不仅具有较宽的频率调谐范围,还能够在高低频均可使用,且实现体积小的特点。

2、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本方案提供一种可重构带阻滤波器,包括用于信号输入输出的传输线和两个螺旋微带半集总谐振器;

4、所述传输线与各螺旋微带半集总谐振器之间均耦合连接,所述传输线与各螺旋微带半集总谐振器之间均设置有串联的变容二极管和集总电容,各所述螺旋微带半集总谐振器均通过金属通孔短路接地,各所述螺旋微带半集总谐振器的开路端均设置有并联的变容二极管;各所述螺旋微带半集总谐振器由变容二极管加载;其中,

5、采用四分之波长短路螺旋微带半集总谐振器的开路端加载变容二极管。

6、进一步地,各所述螺旋微带半集总谐振器均通过集总电容和变容二极管串联实现与传输线的耦合连接。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8、(1)本发明提出了一个螺旋状的半集总谐振器,该谐振器通过在螺旋状的微带谐振器的开路端加载变容二极管来实现,其可以实现很宽的频率调节范围,同时,螺旋的结构使得其具有较小的体积。

9、(2)本发明采用变容二极管串联集总电容的方式实现对半集总谐振器与传输线之间耦合的控制,这不仅能够避免传统设计中需要很长一段平行耦合线导致体积增加的弊端,也能够实现阻带带宽的灵活控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重构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信号输入输出的传输线(1)和两个螺旋微带半集总谐振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构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螺旋微带半集总谐振器(2)均通过集总电容(4)和变容二极管(5)串联实现与传输线(1)的耦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重构带阻滤波器,属于滤波器技术领域,包括传输线以及两个具有变容二极管加载的螺旋微带半集总谐振器;传输线与各螺旋微带半集总谐振器之间均耦合连接,传输线与各螺旋微带半集总谐振器之间均设置有串联的集总电容和变容二极管,各螺旋微带半集总谐振器均通过金属通孔短路接地,各螺旋微带半集总谐振器的开路端均设置有并联的变容二极管。本发明通过在螺旋状的微带谐振器的开路端加载变容二极管,其可以实现很宽的频率调节范围;采用变容二极管串联集总电容的方式实现对半集总谐振器与传输线之间耦合的控制,这不仅能够避免传统设计中需要很长一段平行耦合线导致体积增加的弊端,也能够实现阻带带宽的灵活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董元旦,古琳,安苏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频岢微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