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31071发布日期:2023-08-15 03:56阅读:74来源:国知局
线圈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组件。


背景技术:

1、磁性模具和缠绕式线圈可用于制造线圈组件。

2、为了在有限的空间中安装线圈组件,线圈组件需要小型化和低轮廓(lowprofile)。

3、为了改善线圈组件的电特性(容许电流和dc电阻等),需要确保相对宽的缠绕区域。然而,传统的缠绕式线圈组件由于引线框架的结构而在实现线圈组件的小型化方面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一方面旨在提供一种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能够更轻、更薄、更短和更小,并且通过确保磁通区域而保持所述组件的特性。

2、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具有彼此面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包括具有芯的模制部和设置在所述模制部上的覆盖部;缠绕线圈,设置在所述模制部和所述覆盖部之间并缠绕在所述芯上;以及第一容纳凹槽和第二容纳凹槽,形成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且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开,所述第一容纳凹槽和所述第二容纳凹槽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与所述芯相对应的区域的外部,其中,所述缠绕线圈的两个端部分别沿所述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凹槽和所述第二容纳凹槽中,所述第一容纳凹槽和所述第二容纳凹槽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芯的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尺寸。



技术特征:

1.一种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缠绕线圈的所述两个端部中的每个经由一对通孔中的相应一个通孔穿过所述模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缠绕线圈的所述两个端部分别穿过所述模制部的侧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凹槽和所述第二容纳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缠绕线圈的所述两个端部中的每个延伸到所述模制部的侧表面以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凹槽和所述第二容纳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容纳凹槽和所述第二容纳凹槽中的每个具有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从所述第一容纳凹槽的所述一个区域到所述第二容纳凹槽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从所述主体的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一端到另一端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缠绕线圈具有与所述芯相邻的最内匝、至少一个中间匝和最外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并分别连接到所述缠绕线圈的所述两个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包围所述缠绕线圈的表面的绝缘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模制部和所述覆盖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磁性粉末。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磁性粉末具有0.1μm到30μm的平均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磁性粉末包括纯铁粉末、fe-si基合金粉末、fe-si-al基合金粉末、fe-ni基合金粉末、fe-ni-mo基合金粉末、fe-ni-mo-cu基合金粉末、fe-co基合金粉末、fe-ni-co基合金粉末、fe-cr基合金粉末、fe-cr-si基合金粉末、fe-si-cu-nb基合金粉末、fe-ni-cr基合金粉末和fe-cr-al基合金粉末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凹槽部,所述凹槽部形成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凹槽和所述第二容纳凹槽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凹槽部的宽度在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上减小。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一种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可包括:主体,具有彼此面对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并包括具有芯的模制部和设置在所述模制部上的覆盖部;缠绕线圈,设置在所述模制部和所述覆盖部之间并缠绕在所述芯上;以及第一容纳凹槽和第二容纳凹槽,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一个表面上以彼此间隔开,所述第一容纳凹槽和所述第二容纳凹槽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与所述芯相对应的区域的外部,其中,所述缠绕线圈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凹槽和所述第二容纳凹槽中,所述第一容纳凹槽和所述第二容纳凹槽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大于所述芯的直径。

技术研发人员:金材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