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负极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44367发布日期:2023-10-06 08:4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负极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负极。


背景技术:

1、硅材料价格低廉、对环境友好、理论容量高,能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但是硅基材料的低电导率导致了较差的电极倍率性能,并且循环过程随着充放电的进行,硅的体积也不断的进行膨胀缩小,硅颗粒的体积变化会导致电极材料破碎、脱落,并失去与集电体的接触。

2、目前,多使用碳材料对硅进行包覆,虽然体积膨胀有所改善,但是由于硅和碳材料的体积膨胀率不同,在多次充放电循环后,硅材料容易从碳上剥离下来,导致循环性能下降,电解液在小于1v的电位下在硅表面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且在体积变化过程中,电解液在硅表面形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会发生破裂并暴露硅颗粒,使得在暴露的硅表面形成更多的sei膜,sei膜不断增厚,阻止锂离子和电子的传输导致了电导率增大,电池阻抗增加,最终会导致电池容量迅速衰减、循环寿命缩短和电池损坏。

3、硅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硅材料会发生体积膨胀及收缩,导致电极材料破碎、脱落,在暴露的材料表面反复生成sei膜,导致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降低。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对硅粉进行改性,然后将改性后的硅粉、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通过水热反应和煅烧复合在一起,形成坚固的三维结构;避免了硅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减少了sei层的生长,有效防止了硅从石墨烯上脱落,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电导率、容量保留率、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2、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采用如上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3、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负极,包括如上所述的硅复合材料。

4、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s1、将硅粉清洗后,浸泡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得到改性硅粉;

7、s2、将含有所述改性硅粉、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分散液与甲醛溶液进行水热反应,煅烧后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8、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硅粉的粒径为80~150nm。

9、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清洗包括:将所述硅粉在双氧水和硫酸溶液的混合液中浸泡。

10、优选地,在所述双氧水和硫酸溶液的混合液中浸泡的温度为50~70℃,浸泡的时间为10~15h。

11、进一步地,步骤s1中,在所述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浸泡的温度为50~70℃,浸泡的时间为20~30h。

12、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碳纳米管的长度为1.2~22.6μm,直径为0.4~30nm。

13、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改性硅粉、所述氧化石墨烯和所述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5~2.5):(0.5~1.5):(0.5~1.5)。

14、优选地,所述改性硅粉与所述甲醛溶液的用量比为1g:4~6ml。

15、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70~190℃,所述水热反应的时间为6~8h。

16、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煅烧的温度为650~750℃,所述煅烧的时间为3~5h。

1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采用如上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负极,包括如上所述的复合材料。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0、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对硅粉进行改性,然后将改性后的硅粉、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通过水热反应和煅烧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坚固的三维结构;该方法以碳纳米管作为骨架,采用石墨烯包覆硅,将硅粉与石墨烯结合形成更稳定的复合结构,并均匀散布在骨架上;由于石墨烯包裹在硅表面,因此,避免了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减少了sei层的生长,避免了反复生成sei膜造成的活性锂损失以及阻抗增加;碳纳米管的紧密缠绕有效地防止了硅粉从石墨烯上脱落,有利于保持原有的电极结构,并且增加了材料的电导率,在循环过程中具有高的容量保留率,为电解液的浸没提供开放的通道,缩短电子和li+的传输距离;复合材料坚固的三维结构还能适应和缓冲硅的体积变化,防止电极结构开裂,防止纳米硅粉因体积膨胀而从碳基上脱落,从而使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的机械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硅粉的粒径为80~1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清洗包括:将所述硅粉在双氧水和硫酸溶液的混合液中浸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所述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浸泡的温度为50~70℃,浸泡的时间为20~30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碳纳米管的长度为1.2~22.6μm,直径为0.4~3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改性硅粉、所述氧化石墨烯和所述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5~2.5):(0.5~1.5):(0.5~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70~190℃,所述水热反应的时间为6~8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煅烧的温度为650~750℃,所述煅烧的时间为3~5h。

9.一种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10.一种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负极。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硅粉清洗后,浸泡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得到改性硅粉;S2、将含有所述改性硅粉、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分散液与甲醛溶液进行水热反应,煅烧后得到所述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对硅粉进行改性,然后将改性硅粉、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通过水热反应和煅烧复合在一起,形成了坚固的三维结构;避免了硅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减少了SEI层的生长,有效防止了硅从石墨烯上脱落,增加了电导率,缩短锂离子和电子传输路径,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电导率、容量保留率、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姜孟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