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及集成电路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3439发布日期:2023-09-09 18:4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电感器及集成电路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集成电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感器及集成电路组件。


背景技术:

1、集成电路组件是采用半导体制作工艺,将多种电子元件组装于印刷电路板上形成完整电子电路的微型结构,具有高度集成化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中。

2、电感器是常见的电子元件,电感器通过将电能转化为磁能并存储起来,从而具有电感来阻碍电流的变化,集成电路组件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感器可在电路接通时阻碍电流通过,而集成电路组件在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感器可在电路断开时维持电流不变。因此,电感器又称扼流器、电抗器或动态电抗器,在电路中主要起到滤波、振荡、延迟、陷波等作用,还有筛选信号、过滤噪声、稳定电流及抑制电磁波干扰等作用。

3、现有的电感器包括磁芯、线圈、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磁芯设有单根柱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称布置于柱体的两侧,线圈沿柱体的高度方向从上至下缠绕设置于柱体的外表面,线圈的头端从柱体的顶部伸出并与第一电极相连,线圈的尾端从柱体的底部伸出并与第二电极相连,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均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当集成电路组件中需配置较大电感量的电感器时,线圈的长度更长、横截面面积更大,供线圈缠绕的柱体更高,线圈的头端与尾端的竖向间距较大,这样将使得线圈的头端与第一电极的连接占据电感器较多的可使用空间、电感器的整体体积较大,从而导致电感器难以适用于集成化程度要求较高的电路中,电感器的通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感器及集成电路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感器为大电感量时,线圈的两端的竖向间距较大,使得线圈的两端与电极的连接占据电感器较多的可使用空间,从而导致电感器的整体体积较大,难以适用于对集成化程度要求较高的电路组件中,电感器的通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感器,电感器包括磁芯、线圈和电极,所述磁芯包括座体、安装槽及多个柱体,多个所述柱体间隔设置于所述座体的一侧,所述安装槽设置于所述座体的另一侧,所述柱体沿所述座体的厚度方向朝远离所述安装槽的方向延伸;所述线圈包括环绕部和引出部,所述环绕部的端部与所述引出部相连,每个所述柱体的外周分别缠绕有所述环绕部的一部分,多个所述柱体两两之间连接有所述环绕部的另一部分;所述引出部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电极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并与所述引出部相连。

3、本申请提供的电感器的有益效果在于:

4、通过设置磁芯、线圈和电极相配合,磁芯设有安装槽和多个柱体供线圈放置及电极连接,可使线圈在磁芯上的缠绕更方便、布设更致密,电极的安装更省空间,磁芯的空间利用率较高;多个柱体间隔设置,可形成较大的缠绕间隙供线圈的环绕部放置,在线圈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设置单个较长的柱体,采用多个柱体的设计可降低每个柱体的高度,从而降低磁芯的总高度,使得磁芯在集成电路组件中占用的竖向空间更小,便于磁芯上方搭载摆放其他电子元件,功能性较丰富;安装槽背对柱体设置于座体的一侧,安装槽与电极相配合以固定线圈的引出部,可使线圈两端的引出部均从座体的同一侧伸出,在线圈长度较长的条件下节省引出部与电极的连接所占据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减小电感器的整体体积,使得电感器可适用于集成化程度要求较高的电路中,电感器的通用性更佳。

5、在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槽由所述座体的表面朝临近所述柱体的方向凹陷形成,沿所述安装槽的长度方向,所述安装槽从所述座体一侧的边缘部朝所述座体另一侧的边缘部延伸。

6、在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槽沿所述座体的表面通长设置,所述安装槽的一端置于所述座体一侧的边缘部,所述安装槽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座体另一侧的边缘部。

7、在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座体一侧的边缘部还设有安装缺口,所述安装缺口沿所述座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座体,所述安装缺口与所述安装槽的端部相连通。

8、在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座体相对立的两侧分别设有挡壁,所述挡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柱体平行,所述挡壁的延伸高度不小于所述柱体的延伸高度,所述挡壁背离所述安装槽一侧的连接有盖体。

9、在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极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的一侧与所述侧板相连,所述底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座体相连,所述底板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安装槽的开口。

10、在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朝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周壁与所述安装槽的开口相卡合,所述凸台的端部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之间留有安装间隙供所述引出部放置。

11、在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侧板的一侧边缘部朝临近所述座体的方向延伸直至与所述凸台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安装槽临近所述侧板的一侧侧壁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12、在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侧板的一侧边缘部朝远离所述座体的方向延伸直至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台阶面。

1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集成电路组件,包括印刷电路板及上述电感器,所述电感器固定安装于所述印刷电路板。

14、本申请提供的集成电路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上述电感器,空间利用率较高、功能性较丰富、通用性更佳。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芯(10)、线圈(20)和电极(30),所述磁芯(10)包括座体(11)、安装槽(12)及多个柱体(13),多个所述柱体(13)间隔设置于所述座体(11)的一侧,所述安装槽(12)设置于所述座体(11)的另一侧,所述柱体(13)沿所述座体(11)的厚度方向朝远离所述安装槽(12)的方向延伸;所述线圈(20)包括环绕部(21)和引出部(22),所述环绕部(21)的端部与所述引出部(22)相连,每个所述柱体(13)的外周分别缠绕有所述环绕部(21)的一部分,多个所述柱体(13)两两之间连接有所述环绕部(21)的另一部分;所述引出部(22)置于所述安装槽(12)内,所述电极(30)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2)的开口处并与所述引出部(22)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2)由所述座体(11)的表面朝临近所述柱体(13)的方向凹陷形成,沿所述安装槽(12)的长度方向,所述安装槽(12)从所述座体(11)一侧的边缘部朝所述座体(11)另一侧的边缘部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2)沿所述座体(11)的表面通长设置,所述安装槽(12)的一端置于所述座体(11)一侧的边缘部,所述安装槽(12)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座体(11)另一侧的边缘部。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1)一侧的边缘部还设有安装缺口(14),所述安装缺口(14)沿所述座体(11)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座体(11),所述安装缺口(14)与所述安装槽(12)的端部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1)相对立的两侧分别设有挡壁(15),所述挡壁(15)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柱体(13)平行,所述挡壁(15)的延伸高度不小于所述柱体(13)的延伸高度,所述挡壁(15)背离所述安装槽(12)一侧连接有盖体(16)。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30)包括底板(31)和侧板(32),所述底板(31)的一侧与所述侧板(32)相连,所述底板(31)的另一侧与所述座体(11)相连,所述底板(31)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安装槽(12)的开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1)朝向所述安装槽(12)的一侧设有凸台(33),所述凸台(33)的外周壁与所述安装槽(12)的开口相卡合,所述凸台(33)的端部与所述安装槽(12)的底壁之间留有安装间隙供所述引出部(22)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2)的一侧边缘部朝临近所述座体(11)的方向延伸直至与所述凸台(33)之间形成限位槽(34),所述安装槽(12)临近所述侧板(32)的一侧侧壁插设于所述限位槽(34)内。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2)的一侧边缘部朝远离所述座体(11)的方向延伸直至与所述底板(31)之间形成台阶面(35)。

10.一种集成电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电路板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所述电感器固定安装于所述印刷电路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感器及集成电路组件,其中,集成电路组件包括印刷电路板及电感器,电感器包括磁芯、线圈和电极,磁芯包括座体、安装槽及多个柱体,多个柱体间隔设置于座体的一侧,安装槽设置于座体的另一侧;线圈包括环绕部和引出部,每个柱体的外周分别缠绕有环绕部的一部分,多个柱体两两之间连接有环绕部的另一部分;引出部置于安装槽内,电极安装于安装槽的开口处并与引出部相连。通过设置磁芯、线圈和电极相配合,可使线圈在磁芯上的缠绕更方便、布设更致密,多个柱体的设计可降低每个柱体的高度,使得磁芯占用的竖向空间更小;线圈两端的引出部均从座体的同一侧伸出,可进一步减小电感器的整体体积,使得电感器的通用性更佳。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王上衡,肖倩,刘季超,钟景高,田微微,范海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振华富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