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酸循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7641发布日期:2023-09-08 20:3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酸循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铅酸蓄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酸循环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蓄电池在生产时,有两种生产方式,一是利用熟极板生产的外化成电池,二是利用生极板生产的内化成电池,外化成电池优势是生产周期短,但是极板化成排出的废酸较多,环保压力较大,内化成电池则可以减轻极板化成造成的废酸,减轻环保压力。

2、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多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酸循环结构,这类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酸循环结构在使用时,往往为了使换热充分,保证对酸溶液的降温,大多采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当酸溶液在管路中流通时,通过管路外壁与流通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酸溶液的冷却;为了提高散热效果,还会通过散热片体与管路外壁连接,而对管路外壁的散热面积进行扩展,提高与空气的热交换效率。

3、但是在上述结构的冷却系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空气受气候等原因的影响,可能会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存在自身温度较高的情况;另外,由于流体管路本身会向外散热,使得其所在位置周围环境本身也较实际的气候温度高,存在冷却效果不好,冷却效率低的问题,造成酸温不达标,从而降低酸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酸循环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酸溶液冷却结构,存在的冷却效果不好,冷却效率低,容易造成酸温不达标,从而降低酸的品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酸循环结构,包括罐体以及用于向所述罐体内注入冷却液的供冷装置,罐体呈竖向设置,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顶端通过换热进液管与溶液注入部连接;所述换热盘管的底端通过换热排液管与溶液排出部连接;

3、所述溶液注入部包括注液壳体,所述溶液注入部还包括第一注液管,所述第一注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注液壳体内腔底部相连,所述第一注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进液管连接,而换热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盘管顶端相连;

4、所述溶液排出部包括排液壳体,所述排液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气腔,所述气腔上连接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与通断阀连接,所述通断阀设置在第一注液管与换热进液管的连接处;

5、所述注液壳体的侧边还连接有第二注液管,所述第二注液管与换热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换热支管与换热盘管的中段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注液壳体的顶部具有注液嘴,所述注液壳体内支撑转动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上安装有摆杆,所述摆杆端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二注液管进行封堵的堵块,且所述堵块上安装有浮球;所述注液壳体的内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堵块相对应的限位块,以对堵块的位置行程进行限定。

7、进一步的,所述排液壳体的内腔顶部连接设置有排出部进口,所述排出部进口的另一端与换热排液管连接,所述换热排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盘管底端相连,以使得换热盘管内的酸溶液通过换热排液管、排出部进口进入到排液壳体内;所述排液壳体的内腔侧壁上还具有第二排液嘴,所述排液壳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液嘴,当第一排液嘴上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第二排液嘴上的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时,使得排液壳体内的酸溶液通过第二排液嘴排出,且此时排液壳体内会留存有酸溶液。

8、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盘管的螺旋结构从上到下呈变径设置,且所述换热盘管的螺旋结构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设置的换热盘管用于使得酸溶液能够与罐体内的冷却液进行更长时间的换热接触,提高换热效果。

9、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有扰流机构,扰流机构用于对罐体内的冷却液进行搅动,以提高换热盘管附近变热的冷却液的流动,提高罐体内冷却液对换热盘管内酸溶液的换热效果;

10、所述扰流机构包括扰流电机,所述扰流电机固定安装在罐体上,所述扰流电机的输出轴上驱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罐体内,且所述旋转杆同轴位于所述换热盘管的合围区域内;所述旋转杆上还等间距设置有多组扰流桨叶,以使得扰流电机在驱动旋转杆旋转时,带动扰流桨叶对冷却液进行搅动,提高对冷却液的扰流效果。

11、进一步的,所述通断阀包括基础壳体,所述基础壳体的顶端为敞口结构,所述基础壳体内上下滑动密封设置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二活塞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注液管与所述基础壳体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处,所述换热进液管与所述基础壳体的连接处为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处正对所述第二连接处;当基础壳体下部内腔气压增大,推动第一活塞、第二活塞、连接杆上移时,使得所述连接杆位于第一连接处和第二连接处之间,所述第一注液管内的酸溶液可以进入到换热进液管内;相反的,当基础壳体下部内腔气压减小,第一活塞、第二活塞、连接杆发生下移,使得第一活塞位于第一连接处和第二连接处之间时,使得第一注液管与换热进液管之间处于断路状态。

12、进一步的,所述气管的一端与基础壳体下部内腔相连,所述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腔相连,由于气腔包裹于排液壳体上,当排液壳体内留存的酸溶液温度高时,则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会使得基础壳体内的气压增大,此时,第一注液管内的酸溶液可以进入到换热进液管内;相反的,当排液壳体内留存的酸溶液处于温度低时,则说明换热盘管内的酸溶液通过换热后,酸溶液达到了目标的低温状态,此时,使得第一注液管与换热进液管之间处于断路状态。

13、进一步的,所述基础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基础壳体相通的拓展壳体,所述拓展壳体内设置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在所述拓展壳体内的位置通过调节件进行调整;所述调节件包括丝杆和操作柄,所述丝杆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贯穿于拓展壳体的侧板,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第三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操作柄安装在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以使得操作柄旋转时,推动第三活塞在拓展壳体内产生位移,以调整第三活塞的位置,从而对基础壳体内的气压平衡的阈值进行手动调整。

14、进一步的,所述溶液排出部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对通过排出部进口进入到排液壳体内的酸溶液进行导流,避免进入到排液壳体内的酸溶液直接从液面表层直接通过第二排液嘴排出,避免排液壳体内酸溶液的温度对气腔的气压影响产生失真。

15、进一步的,所述供冷装置包括换热器和散热风机,所述换热器安装在所述散热风机的出风口处;所述散热风机包括风机机架以及安装在所述风机机架上的风机电机,所述风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风机扇叶,用以实现吹风,加速换热器表面的空气流动;所述换热器上设置有u型管,所述u型管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管,所述u型管的另一端具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罐体底部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罐体的顶部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还设置有液泵,以实现冷却液的循环供给。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酸循环结构,提供的溶液注入部用于将待冷却处理的酸溶液注入换热盘管内,以使得酸溶液在流经换热盘管内时,能够与罐体内的冷却液进行充分换热,以带走酸溶液中的热量;其中,本发明提供的溶液排出部用于将换热盘管内换热冷却后的酸溶液排出;

17、在初始状态下,气腔内气压处于常压状态,此时第一注液管与换热进液管之间处于断路状态,注液壳体内的高温酸溶液液位不断升高,在浮球的浮力作用下,使得堵块上移至第二注液管处于打开状态,注液壳体内的酸溶液通过第二注液管、换热支管进入到换热盘管的下半段,酸溶液经过换热冷却,以对酸溶液进行降温处理,冷却后的酸溶液进入到排液壳体内,排液壳体内留存的酸溶液的温度比较高时,说明仅利用换热盘管的下半段对酸溶液进行换热冷却,无法使得酸溶液达到预期温度;此时,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排液壳体内留存的酸溶液使得气腔内气压增大,并进一步使第一注液管与换热进液管之间处于导通状态;使得注液壳体内的酸溶液通过第一注液管、换热进液管也流入到换热盘管内,随着注液壳体内液位的下降,浮球不再浮起,并使得堵块恢复到对第二注液管进行封堵的状态,此时注液壳体内的酸溶液会流经换热盘管的全段,使得酸溶液在罐体内进行换热的路径变长,提高了对酸溶液的换热效果;进一步的,当排液壳体内留存的酸溶液温度为所需的低温状态时,气腔内压强变小,并进一步使得第一注液管与换热进液管之间处于断路状态;之后,注液壳体内酸溶液液位继续上升,在浮球的浮力作用下,使得堵块上移至第二注液管处于打开状态,如此循环。

18、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酸循环结构,采用液冷形式,大大提高了对酸溶液的冷却效果,且本发明还能够根据冷却后酸溶液的温度,自动切换酸溶液的换热路径,避免了一直采用整段换热盘管来进行酸溶液换热时导致的低效率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