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变压器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63541发布日期:2023-09-16 02:1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变压器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生产,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变压器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子变压器,具有将市电的交变电压转变为直流后再通过半导体开关器件以及电子元件和高频变压器绕组构成一种高频交流电压输出的电子装置,也是在电子学理论中所讲述的一种交直交逆变电路,最简单的变压器是由闭合的导磁体和二个绕组组成,绕组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相应的绕线装置进行生产。

2、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010926666.5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线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端固定连接的侧板和底座顶端固定连接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设置在侧板的右后侧,所述侧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侧板上设置有转动记圈机构,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转动记圈机构中的第二电机、右夹板、凸块和按压计数器等构件,可以实现对绕线圈数的精确计算,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第二电机带动右夹板转动,在右夹板转动的过程中,右夹板每转动一圈,右夹板上的凸块会压迫顶杆向下运动,顶杆向下运动会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将按压计数器按下进行计数,当凸块滑过顶杆的顶端后,顶杆会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再次向上运动,并以此往复,实现对线圈匝数的计数,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在对绕线筒的完成绕线后,许多绕线机构仍然需要手动进行退料,自动化程度不高,容易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许多绕线机构仍然需要手动进行退料,自动化程度不高,容易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子变压器生产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子变压器生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顶部通过送料组件传动连接有送料板,所述送料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组件,所述底座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与防护外壳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背板一侧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延伸至背板另一侧,所述转动杆外侧设置有限位下料组件,所述转动杆上方设置有排线组件,所述排线组件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背板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卷绕辊,所述防护外壳内部设置有收集箱,且收集箱位于转动杆正下方;

4、所述限位下料组件包括第三电机,所述转动杆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第三电机通过安装板与内腔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内腔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与安装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丝杠,所述移动丝杠一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三丝杠座,所述第三丝杠座远离移动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轮,所述挤压轮两侧均贴合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远离挤压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远离三角板的一端延伸至内腔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横截面形状为半环形,所述第二滑杆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三角板一侧和内腔内壁一侧固定连接。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安装杆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滑杆,且两个第一滑杆分别位于移动丝杠两侧,所述第三丝杠座一侧开设有两个滑孔,所述第一滑杆与滑孔滑动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转动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开设有滑孔,且滑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丝杠座,所述第二丝杠座与滑孔横截面形状均为矩形,所述第二丝杠座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一侧与限位板一侧相贴合,所述第二丝杠座远离推动板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往复丝杠,所述第二往复丝杠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一端与转动杆一侧固定连接,且转轴外表面卡接有第一从动轮,所述转动轴外表面套设有两个第一主动轮,且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通过通槽贯穿内腔内外侧。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第一主动轮内开设有棘齿槽,所述棘齿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与转动轴相卡接,所述转动盘一侧通过销轴铰接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底部与转动盘顶部相贴合,所述拨动杆一端与棘齿槽相贴合,所述拨动杆底部贴合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横截面形状为l形,所述限位块与拨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送料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往复丝杠,所述第一往复丝杠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背板与防护外壳之间,所述第一往复丝杠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杠座,所述第一丝杠座底部与底板相贴合,所述第一丝杠座一侧与防护外壳内壁一侧相贴合,所述第一丝杠座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送料板底部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伸缩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侧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防护外壳内壁两侧均开设有行程槽,所述滚轮滑动连接于行程槽内。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背板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传动轮,且两个传动轮之间传动连接有联动带,且传动轮一端通过有转轴延伸至背板另一侧并与第一往复丝杠一端固定连接,且其中一个传动轮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安装板与侧板一侧固定安装。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开设有贴合槽,且贴合槽横截面形状为弧形,所述固定块底部与送料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内壁开设有腔体,所述固定块顶部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延伸至腔体内壁部,且位于腔体内部的滑动杆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一侧啮合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内部卡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腔体内部,所述连接轴靠近的内壁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贴合杆,所述固定块两侧均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与腔体相连通,所述贴合杆滑动连接于槽体内。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滑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滑动杆的一端与腔体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侧端分别与滑动杆一端和腔体内壁底部固定连接。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排线组件包括第三往复丝杠,所述第三往复丝杠一端通过转轴与轴承与背板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往复丝杠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四丝杠座,所述第四丝杠座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滑杆,所述第三滑杆一端与背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第三往复丝杠一端与连接件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丝杠座一侧固定连接有穿线环,所述穿线环内嵌设有多个滚珠,且穿线环位于卷绕辊的正下方。

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2、所述第三往复丝杠的一端通过转轴延伸至背板另一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

2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4、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限位下料组件,当送料组件将绕线筒插置入转动杆时,第三电机启动并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盘正向转动,拨动杆能够偏转,因此不会带动第一主动轮转动,转动轴通过移动丝杠带动第三丝杠座移动,第三丝杠座通过挤压轮带动三角板向外侧移动,使得三角板通过第二滑杆带动贴合板向外侧移动并使贴合板与绕线筒内壁相贴合,从而实现对绕线筒的限位夹持,之后配合排线组件与第一电机能够实现自动绕线,之后,第三电机通过转动带动移动丝杠反转,贴合板向内收缩,从而解除对绕线筒的限位,同时,转动轴通过转动盘与拨动杆带动棘齿槽转动,棘齿槽带动第一主动轮转动,第一主动轮通过第一从动轮转动带动第二往复丝杠转动,第二往复丝杠通过第三丝杠座带动推动板将成品卷绕辊推落至收集箱内后恢复到原位,一方面能够实现与送料组件的连贯衔接,完成对绕线筒的自动限位,保证绕线时,绕线筒的稳定性,提高绕线的紧密度,另一方面,在完成绕线后,通过棘齿槽配合拨动杆的单向传动,实现对成品线组的自动下料,从而提高了线组加工效率。

25、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定位组件,工作人员将绕线筒放置于放置板上,绕线筒带动放置板向下移动,放置板通过滑动杆带动传动齿条向下移动,传动齿条通过传动齿轮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贴合杆转动并且使得贴合杆对绕线筒进行夹紧限位,能够使绕线筒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实现自动化的限位夹持,并使得绕线筒固定于相对的位置,经过送料组件的送料能够与转动杆进行相应的对接衔接,保证送料位置不会出错,提高送料精度。

26、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送料组件,第二电机通过传动轮带动两侧第一往复丝杠转动,第一往复丝杠通过第一丝杠座带动连接板移动,滚轮与连接杆配合行程槽带动伸缩杆在竖直方向做周期性升降运动,使得送料板能够通过定位组件带动绕线筒向转动块杆的方向移动,并使转动杆与贴合板穿过绕线筒,之后,送料板在伸缩杆的带动下向下运动,使得定位组件与绕线筒分离,实现对绕线筒的自动上料装配,并通过让送料板在竖直方向上做矩形运动,实现与转动杆的装配衔接,提高自动化程度。

27、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排线组件,电机通过主动轮转动与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第三往复丝杠转动,第三往复丝杠带动第四丝杠座做往复运动,第四丝杠座带动穿线环往复运动,使得铜线能够有序紧密地缠绕于绕线筒外表面,从而提高绕线筒绕线的精密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