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态储氢容器和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储能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18379发布日期:2023-11-03 22:1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态储氢容器和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储能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储能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态储氢容器和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储能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1、基于镁合金材料的固态储氢设备由于镁合金材料在氢气释放过程中需要向外部热源。在实际过程中,通常使用燃气或者电能作为能量来源向储氢装置供热;

2、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工作中,有一半能量转化为热量排除,直接排出废气温度可达700摄氏度,该部分能量通常是使用热电联供方式,向外部供热,但在没有热水需求的场合,只能使用强制冷却方式将热量排出,造成能量的浪费。

3、对于目前的储能系统,实际过程中通常使用动力电池作为储能介质,动力的电池的能力密度相比于氢储能较小,难以实现大规模,长时间的持续向外供电。

4、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储能系统将镁合金固态储氢设备所需的热量和固体氧化物电池浪费的热量结合起来。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固态储氢过程中能量利用的效率,本发明提出一种固态储氢容器和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储能发电系统,系统包括:

2、制氢装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镁基固态储氢容器和换热系统;

3、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制氢装置的供电来源;

4、制氢装置产生氢气;

5、氢气分为两路,一路进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另一路进入镁基固态储氢容器中进行存储。

6、所述换热系统通过换热管路与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和镁基固态储氢容器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后,向电网输送电能。

8、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储油箱和电导热油炉。

9、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箱通过第一油路与所述镁基固态储氢容器连接;其中第一油路上设置有第一换热器。

10、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箱通过第二油路与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电导热油炉通过第三油路与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所述第三油路上设置有第二换热器。

12、所述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互通。

13、本发明提供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解决固态储氢容器在氢气释放过程中的能量来源问题,同时也能使固态燃料电池在发电中能量的利问题,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过程中的热量利用于镁基固态储氢容器放氢,从而提高系统整体能量利用效率,使整个系统可以用电网峰谷调节,光伏,风电等不稳定能源的储能,调节,调配等场景。



技术特征:

1.一种固态储氢容器和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储氢容器和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后,向电网输送电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储氢容器和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储油箱和电导热油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态储氢容器和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箱通过第一油路与所述镁基固态储氢容器连接;其中第一油路上设置有第一换热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固态储氢容器和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箱通过第二油路与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固态储氢容器和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导热油炉通过第三油路与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所述第三油路上设置有第二换热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固态储氢容器和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互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储氢容器和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储能发电系统,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镁基固态储氢容器和换热系统;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制氢装置的供电来源;制氢装置产生氢气;氢气分为两路,一路进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另一路进入镁基固态储氢容器中进行存储。所述换热系统通过换热管路与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和镁基固态储氢容器连接。本发明可以解决固态储氢容器在氢气释放过程中的能量来源问题,同时也能使固态燃料电池在发电中能量的利问题,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过程中的热量利用于镁基固态储氢容器放氢,提高系统整体能量利用效率,使整个系统能用电网峰谷调节,光伏,风电等不稳定能源的储能,调配等场景。

技术研发人员:方沛军,宣锋,崔亮亮,曹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