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07111发布日期:2023-10-22 03:2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流互感器,具体涉及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1、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它的工作原理和变压器相似,但其使用方法与变压器完全不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串联在电路中,并且匝数很少。因此,一次绕组中的电流完全取决于被测电路的一次负荷大小而与二次电流无关。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与测量仪表、继电器等的电流线圈串联,由于测量仪表和继电器等的电流线圈阻抗都很少,电流互感器的正常工作方式接近于短路状态。电流互感器在运行中不容许二次侧开路。如果二次侧开路二次电流为零,这时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全部用来励磁,铁芯中的磁通密度剧烈增加,引起铁芯中有功损耗增大,使铁芯过热,导致互感器损坏。同时由于铁芯中磁通密度骤增,在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中要感应出很高的电压,其峰值可达到数千伏。这一高电压对设备绝缘和运行人员的安全都是危险的。为了防止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对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当需要拆开所连接的仪表和继电器时,必须先短接其二次绕组。

2、但是,短接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且需要人工操作,不仅耽误了抢救时间,在操作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供电流互感器。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电流互感器,包括壳体、磁芯、绕组以及安装座,所述磁芯上设有空腔,空腔中填充有受热产生膨胀的气体;

4、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盒体,盒体内设有与磁芯空腔连通的伸缩杆;

5、所述绕组上设有一号接线和二号接线,所述一号接线和二号接线远离绕组的一端设于盒体内;

6、所述伸缩杆上设有移动导线,所述伸缩杆在伸长过程中带动移动导线在一号接线表面移动。

7、优选的,所述磁芯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一号接线、二号接线串联组成电路。

8、优选的,所述一号接线和二号接线远离绕组的一端、移动导线均为扁平状结构。

9、优选的,所述二号接线远离绕组的一端设有电阻块,所述移动导线随伸缩杆移动至电阻块处与电阻块接触并带动电阻块移动至与一号接线接触,所述电阻块用于增大电路的电阻。

10、优选的,所述一号接线、二号接线之间的绕组圈数小于三圈。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发明通过在绕组上加设一组备用的电路,在绕组开路后启动备用的电路,备用的电路能够释放磁芯中的磁通,从而使得电流互感器不会出现出现损坏,同时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安全威胁。



技术特征:

1.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磁芯(2)、绕组(3)以及安装座(4),所述磁芯(2)上设有空腔(5),空腔(5)中填充有受热产生膨胀的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2)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半导体制冷片(11),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1)与一号接线(8)、二号接线(9)串联组成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接线(8)和二号接线(9)远离绕组(3)的一端、移动导线(10)均为扁平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接线(9)远离绕组(3)的一端设有电阻块(12),所述移动导线(10)随伸缩杆(7)移动至电阻块(12)处与电阻块(12)接触并带动电阻块(12)移动至与一号接线(8)接触,所述电阻块(12)用于增大电路的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接线(8)、二号接线(9)之间的绕组(3)圈数小于三圈。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流互感器。该电流互感器包括壳体、磁芯、绕组以及安装座,所述磁芯上设有空腔,空腔中填充有受热产生膨胀的气体;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盒体,盒体内设有与磁芯空腔连通的伸缩杆;所述绕组上设有一号接线和二号接线,所述一号接线和二号接线远离绕组的一端设于盒体内;所述伸缩杆上设有移动导线,所述伸缩杆在伸长过程中带动移动导线在一号接线表面移动;本发明通过在绕组上加设一组备用的电路,在绕组开路后启动备用的电路,备用的电路能够释放磁芯中的磁通,从而使得电流互感器不会出现出现损坏,同时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安全威胁。

技术研发人员:高成鹏,程雷,潘文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庐江和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