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77618发布日期:2023-09-24 20:1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电池单体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单体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电极组件在合芯配对后会与顶盖组件相连,然后一同装入壳体。顶盖组件作为正负极引出端,具有一定泄压保护、温度保护以及密封作用。

2、但是由于设备制程能力的限制,电极组件与顶盖组件相连后容易存在一定的偏转角度,这样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往往在电极组件入壳后,顶盖组件却因无法对准壳体而卡滞在壳体之外,后续需要对顶盖组件进行二次校正才能入壳,或者顶盖组件无法安装进入壳体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公开一种电池单体及用电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电池单体装配存在顶盖组件压装效率低,或者无法压装入壳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具有内腔,内腔具有开口;电极组件,设于内腔;顶盖组件,包括顶盖和绝缘件,顶盖封盖开口,绝缘件位于内腔,且支撑设置于电极组件与顶盖之间,绝缘件的周部与壳体的壳周壁之间具有间隙;其中,绝缘件的周部设有弹片,弹片远离绝缘件的一端朝向壳周壁延伸,以抵接壳周壁。

3、可选地,弹片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一折弯段,第一连接段直接或间接相连绝缘件的周部,且朝向壳周壁延伸;第一折弯段连接第一连接段朝向壳周壁的一端,第一折弯段朝向壳周壁的一面为弧面。

4、可选地,弹片还包括延长段,延长段连接第一折弯段背离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且朝向顶盖延伸;延长段朝向壳周壁的一面,与第一折弯段的弧面相连;在弹片抵接壳周壁时,延长段倾斜于壳周壁,且延长段与壳周壁之间的间隔,朝远离第一折弯段的方向逐渐增大。

5、可选地,弹片还包括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为壳体的深度方向,且与第一连接段的延伸方向相交,第一折弯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依次相连;绝缘件的周部开设窗口,第二连接段容纳于窗口靠近壳体的一侧,且连接绝缘件,窗口远离壳体的一侧为避让第二连接段的空置区域。

6、可选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交汇处设有第二折弯段。

7、可选地,绝缘件包括基板部和支撑部,基板部叠置于顶盖,支撑部连接于基板部朝向电极组件的一侧,并接触电极组件;支撑部沿基板部的边缘设置,以形成绝缘件的周部,窗口设置于支撑部。

8、可选地,支撑部的一部分用于形成筋条,筋条位于支撑部远离基板部的一侧,窗口位于筋条朝向基板部的一侧,第二连接段连接筋条,筋条和第二连接段满足:

9、1.5≤h1/h2≤3;

10、其中,h1为第二连接段的高度尺寸,h2为筋条的高度尺寸,第二连接段的高度方向,筋条的高度方向均沿壳体的深度方向。

11、可选地,弹片和绝缘件满足:

12、0.3≤t1/t2≤1;

13、其中,t1为弹片的厚度,t2为支撑部的厚度,支撑部的厚度方向与壳体的深度方向相交。

14、可选地,壳周壁包括两个第一侧壁和两个第二侧壁,两个第一侧壁沿壳体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二侧壁沿壳体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绝缘件沿长度方向的相背两侧均设置用于抵接第一侧壁的弹片;绝缘件沿宽度方向的相背两侧均设置用于抵接第二侧壁的弹片。

15、可选地,还包括保护膜,保护膜包覆电极组件并围绕绝缘件,保护膜设有缺口,缺口避让弹片。

16、可选地,保护膜朝向顶盖组件的侧缘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与缺口相邻,且连接部与缺口沿远离顶盖组件的方向依次设置。

17、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用电设备,包括电池单体。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9、本申请公开的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具有内腔以及连通内腔的开口;电极组件,设于内腔;顶盖组件,包括顶盖和绝缘件,顶盖封盖开口,绝缘件位于内腔,且支撑设置于电极组件与顶盖之间,绝缘件的周部与壳体的壳周壁之间具有间隙;其中,绝缘件的周部设有弹片,弹片远离绝缘件的一端朝向壳周壁延伸,以抵接壳周壁。

20、电池单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装配:

21、将顶盖组件、转接件和电极组件连为一体。

22、利用工装将电极组件装入壳体。

23、控制顶盖组件向壳体移动,以使绝缘件上的弹片与壳周壁接触。

24、继续控制顶盖组件向壳体移动,以使绝缘件入壳。在该绝缘件的入壳过程中,弹片逐渐形变,并通过抵接壳周壁释放弹力,从而对顶盖组件的位置进行自适应校正纠偏,以实现对顶盖组件入壳的导向作用,防止顶盖组件相对壳体偏转歪斜。

25、继续控制顶盖组件向壳体移动,以使顶盖进入壳体。

26、可以看出,在第一方面,由于弹片的抵接作用所释放的弹力,可以实现对顶盖组件的自适应校正纠偏,换句话说,通过弹片对顶盖组件的导向作用,可防止顶盖组件卡滞在壳体外,保证顶盖组件上的绝缘件、顶盖等零部件的顺利压装进入壳体,从而提高顶盖组件的压装入壳效率。在第二方面,由于弹片的抵接作用,可以避免压装过程中绝缘件的周部和壳周壁之间出现相互磕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41)包括第一连接段(411)和第一折弯段(4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41)还包括延长段(413),所述延长段(413)连接所述第一折弯段(412)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段(411)的一端,且朝向所述顶盖(30)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41)还包括第二连接段(414),所述第二连接段(414)的延伸方向为所述壳体(10)的深度方向(z),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段(411)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折弯段(412)、所述第一连接段(41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414)依次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41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414)的交汇处设有第二折弯段(4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40)包括基板部(43)和支撑部(44),所述基板部(43)叠置于所述顶盖(30),所述支撑部(44)连接于所述基板部(43)朝向所述电极组件(20)的一侧,并接触所述电极组件(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4)的一部分用于形成筋条(441),所述筋条(441)位于支撑部(44)远离所述基板部(43)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41)和所述绝缘件(40)满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周壁(12)包括两个第一侧壁(121)和两个第二侧壁(122),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21)沿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x)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侧壁(122)沿所述壳体(10)的宽度方向(y)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膜(70),所述保护膜(70)包覆所述电极组件(20)并围绕所述绝缘件(4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70)朝向所述顶盖组件(1)的侧缘设有连接部(72),所述连接部(72)与所述缺口(71)相邻,且所述连接部(72)与所述缺口(71)沿远离所述顶盖组件(1)的方向依次设置。

12.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具有内腔,内腔具有开口;电极组件,设于内腔;顶盖组件,包括顶盖和绝缘件,顶盖封盖开口,绝缘件位于内腔,且支撑设置于电极组件与顶盖之间,绝缘件的周部与壳体的壳周壁之间具有间隙;其中,绝缘件的周部设有弹片,弹片远离绝缘件的一端朝向壳周壁延伸,以抵接壳周壁。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电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坚,张科林,林剑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