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41590发布日期:2023-11-17 17:5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1、在高速链路中,阻抗对电流起阻碍作用,阻抗为一个复数,实部为电阻,虚部为电抗。一般电容和电感对交流产生的阻碍作用称为电抗,即容抗和感抗。阻抗匹配在高速链路中是很重要的一个设计点,但电环境错综复杂,电路有些位置并不能保证很好的满足阻抗匹配。

2、如连接器公母配合位置行业规范必须保留一定的电滑行距离,但同时也会伴随stub的产生,信号在stub处会呈现容性阻抗的特征即阻抗低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方法,其主要针对阻抗的容性补偿,使高速链路中的阻抗匹配度更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方法,包括采用下述结构的信号端子来实现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

4、信号端子包括首端、尾端和过渡段,尾端呈折弯状结构,过渡段两端分别与首端、尾端连接后形成一体式结构;

5、其中,过渡段为阻值大小可调整的模块单元,用于利用电阻特性将此处的阻抗拉高。

6、进一步限定,过渡段为1ohm阻值大小的模块单元。

7、其中,过渡段包括内置电阻和封装层,内置电阻两端分别与首端、尾端连接,封装层用于将电阻进行封装且与首端、尾端连接。

8、进一步优化,封装层通过热熔的方式将电阻、首端、尾端连接成一体式结构。

9、其中,封装层侧面与首端、尾端侧面齐平。

10、进一步优化,过渡段通过注塑工艺制成,过渡段表面通过电镀的方式设置有金属层,金属层总阻值为1ohm。

11、其中,金属层通过多次电镀形成。

12、本发明还公开了另一种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方法,包括采用下述结构的信号端子来实现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信号端子包括首端和尾端,尾端呈折弯状结构,尾端由塑胶通过注塑工艺制成。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发明通过对信号端子的结构进行重新设置,通过增加过渡段的方式或者通过将信号端子的冗余部分采用高电阻材料的方式,能够实现对接器端子阻抗补偿,能够使得高速链路中的阻抗匹配度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下述结构的信号端子来实现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渡段为1ohm阻值大小的模块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渡段包括内置电阻和封装层,内置电阻两端分别与首端、尾端连接,封装层用于将电阻进行封装且与首端、尾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封装层通过热熔的方式将电阻、首端、尾端连接成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封装层侧面与首端、尾端侧面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渡段通过注塑工艺制成,过渡段表面通过电镀的方式设置有金属层,金属层总阻值为1oh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层通过多次电镀形成。

8.一种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下述结构的信号端子来实现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信号端子包括首端和尾端,尾端呈折弯状结构,尾端由塑胶通过注塑工艺制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方法,包括采用下述结构的信号端子来实现连接器端子阻抗补偿,信号端子包括首端、尾端和过渡段,尾端呈折弯状结构,过渡段两端分别与首端、尾端连接后形成一体式结构;过渡段为阻值大小可调整的模块单元,用于利用电阻特性将此处的阻抗拉高。过渡段包括内置电阻和封装层,内置电阻两端分别与首端、尾端连接,封装层用于将电阻进行封装且与首端、尾端连接。本发明通过对信号端子的结构进行重新设置,通过增加过渡段的方式或者通过将信号端子的冗余部分采用高电阻材料的方式,能够实现对接器端子阻抗补偿,能够使得高速链路中的阻抗匹配度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水洁,朱江,文志平,蒋辉,罗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速易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