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及BMS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4505发布日期:2023-10-21 22:0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组件及BMS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结构的,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及bms连接器。


背景技术:

1、线对板连接器,由于具有柔性连接、传输性能好和安装方便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工业设备、办公设备和电力系统中。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配置有动力电池的电池管理系统上,也大量使用该类连接器,而且电池管理系统对连接器也提出了耐压绝缘、多排线连接、多针脚以及占板空间小的要求。

2、在现有的连接器中,金手指多外露,容易被触碰到,导致出现短路或其他风险;此外,连接器使用的锁扣结构通常只能锁住一个排线,在固定多个排线时需要额外的紧固结构。而且,连接器的两个连接部容易出现斜插的现象。

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连接器的结构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采用具有引导和限位结构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可防止斜插。第一连接器中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错位分布于基座上,且二者在基座的投影不在同一直线上,可增加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产品的绝缘耐压性;第二连接器采用的锁扣件,可实现两排以上的排线的锁定;从而满足电池管理系统的多方面要求。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合连接的第二连接器,

4、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端子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有安装腔体,在安装腔体中设有基座,所述基座设有背向设置的第一基面和第二基面;所述端子组件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从所述第一基面凸出,所述第二端子从所述第二基面凸出;

5、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排线组件、以及将排线组件限位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锁扣件;所述排线组件包括设有第一触条的第一排线,以及设有第二触条的第二排线;所述第一触条朝向于所述第二触条,且所述第一触条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二触条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所述第一排线和所述第二排线均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触条和所述第二触条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

6、所述锁扣件预锁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锁扣件包括压板和从所述压板末端延伸出来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排线组件的第二缺口配合连接。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错位分布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第一端子在基座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基座上的投影不在同一直线上。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均具有双力臂双触点结构。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且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分别设置有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

10、所述第一排线插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插槽中、并由所述第一弹臂引导和限位;

11、所述第二排线插合连接于所述第二插槽中、并由所述第二弹臂引导和限位。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锁扣件设有卡条,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卡条卡合连接;所述卡条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卡块卡合固定于所述第一卡槽时,所述第一排线插入第一插槽、且所述第一排线的第一缺口由所述第一弹臂预锁限位;所述第二排线插入第二插槽、且所述第二排线的第一缺口由所述第二弹臂预锁限位;

14、当所述第一卡块卡合固定于所述第二卡槽时,所述第一排线的第二缺口和所述第二排线的第二缺口均限位固定于第二卡块中。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的中线,不重合于第二卡块的中线。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还设有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一开口的两端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壳体在两端增厚并对应设有凸条,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插合连接入所述第一壳体的安装腔体中,所述凸条配合连接于所述限位槽中。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在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延伸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一壳体配合设置有避让位;

18、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定位扣件,所述定位扣件扣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连接器通过所述定位扣件定位和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器。

1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bms连接器,该bms连接器包括上述的连接器组件,所述bms连接器用于电池管理系统中。

20、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21、1、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组件,设有排线组件的第二连接器,插合连接于设有端子组件的第一连接器中,第一连接器中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错位分布于基座上,且二者在基座的投影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增加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产品的绝缘耐压性。

22、2、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组件,第二连接器分别在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设置有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并配合具有预锁结构的锁扣件,可实现两排乃至两排以上的排线的锁定。

23、3、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在第二连接器和第一连接器的连接结构中,分别设置有限位槽、避让位、凸条和凸台等引导和限位结构,可避免斜插情况发生,使第二连接器顺畅插合连接于第一连接器中。

24、4、本发明的bms连接器,采用以上的连接器组件,将具有金手指结构的第一触条和第二触条通过第二壳体包裹起来,避免接触不当造成短路等其他风险;另外,可实现多个排线与多个端子的连接,满足电池管理系统的多方面要求。



技术特征:

1.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合连接的第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错位分布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第一端子在基座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基座上的投影不在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均具有双力臂双触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且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分别设置有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锁扣件设有卡条,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卡条卡合连接;所述卡条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的中线,不重合于所述第二卡块的中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设有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一开口的两端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壳体在两端增厚并对应设有凸条,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插合连接入所述第一壳体的安装腔体中,所述凸条配合连接于所述限位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在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延伸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一壳体配合设置有避让位;

10.bms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连接器组件,所述bms连接器用于电池管理系统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合连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端子组件;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排线组件和锁扣件。第二连接器采用具有引导和限位结构插合连接于第一连接器,可防止斜插。第一连接器中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错位分布于基座上,且二者在基座的投影不在同一直线上,可增加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产品的绝缘耐压性;第二连接器采用的锁扣件,可实现两排以上的排线的锁定;从而满足电池管理系统的多方面要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BMS连接器。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红,陈汉城,黄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费诺奥罗拉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