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及包括该二次电池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69346发布日期:2024-02-07 13:18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二次电池及包括该二次电池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及包括该二次电池的设备。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包括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以及包括该二次电池的设备。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对诸如笔记本式计算机、视频摄像机和移动电话之类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并且电动车辆、能量储存电池、机器人、卫星等已得到认真发展,已经积极地探索和研究了用作上述各者的驱动电源的二次电池。

2、这种二次电池例如可以包括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锂二次电池等。在这些电池当中,锂二次电池已经广泛地用于高科技电子设备领域中,这是因为:与镍基二次电池相比锂二次电池几乎没有记忆效应,锂二次电池自由地充电和放电,并且锂二次电池具有非常低的自放电率、高的操作电压和高的每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

3、通常,锂二次电池具有由正极、负极和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分隔膜构造的单元电池堆叠或卷绕的结构,该锂二次电池嵌置在由金属罐或层压片制成的壳体中,并且电解质溶液被注射或灌注在该壳体中。

4、构成二次电池的正极/分隔膜/负极结构的电极组件根据该电极组件的结构主要分成果冻卷型(卷绕型)和堆叠体型(堆叠型)。果冻卷型是通过将分隔膜置于涂覆有活性材料的长板型正极与负极之间并然后将该分隔膜卷绕而得到的结构,并且堆叠体型是具有预定尺寸的多个正极和负极在分隔膜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状态下按次序堆叠的结构。

5、近来,为了实现高功率和高容量的模型,使用的部件正在变得薄膜化,并且因此,具有低电阻和高容量的二次电池日益增多。然而,由于电阻降低并且容量增加,因而较大的电流被施加更长的时间,并且因此由于外部短路导致的电极接片产生热的问题已经变成越发重要的问题。

6、二次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集中在电极接片上、且特别是在负极接片上,这是因为电池单元内部的电极特性不均匀。因此,二次电池内部存在温度偏差,使得在电池单元中发生平衡劣化,这可能与二次电池的性能劣化有关。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目的是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控制二次电池内部的热产生并减小温度偏差的二次电池。

3、【技术方案】

4、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负极板、正极板和分隔膜;以及热辐射带,该热辐射带布置在电极组件的外周表面处,其中,热辐射带包括热扩散层,并且该热扩散层包括石墨和金属箔中的至少一者。

5、石墨可以包括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中的至少一者。

6、金属箔可以包括cu和al中的至少一者。

7、电极组件可以是果冻卷型的电极组件,在该果冻卷型的电极组件中,分隔膜置于负极板与正极板之间并在负极板与正极板之间卷绕,电极接片可以附接至电极组件的外周表面,并且电极接片可以布置在热辐射带的至少一部分与电极组件的外周表面之间。

8、热辐射带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附接至电极组件的外周表面的电极接片接触。

9、电极接片可以包括负极接片和正极接片,并且负极接片可以附接至电极组件的外周表面。

10、热辐射带还可以包括粘合层,并且粘合层可以布置在电极接片与热扩散层之间以及在电极组件的外周表面与热扩散层之间。

11、热辐射带还可以包括粘合层,该粘合层可以布置在电极组件的外周表面与热扩散层之间,并且电极接片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热扩散层接触。

12、热辐射带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粘附至电极组件的外周表面中的终止部分,其中,分隔膜的最靠外端部布置在该终止部分处。

13、热扩散层的厚度可以为从17μm至1mm。

14、热扩散层可以具有板状形状,并且热是沿与热扩散层平行的方向传递的。

15、热辐射带还可以包括粘合层和基层,并且热扩散层可以布置在粘合层与基层之间。

16、基层可以包括聚酰亚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者。

17、粘合层的厚度可以为从5μm至25μm,并且基层的厚度可以为从5μm至25μm。

18、【有利效果】

19、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由于不仅可以通过布置在电极组件的外周表面处的热辐射带来保持电极组件的形状,而且可以使在二次电池中局部产生的热迅速地扩散,因此二次电池内部的温度偏差可以减小,由此防止了由于温度不平衡导致的性能劣化。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15.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作为电源的设备。


技术总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负极板、正极板和分隔膜;以及散热带,该散热带位于电极组件的外周表面上,其中,散热带包括热扩散层,并且该热扩散层包括石墨和金属箔中的至少一者。

技术研发人员:金炯权,金志恩,许贺宁,柳德铉,朴必圭,金湳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LG新能源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