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极片及二次电池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33700发布日期:2024-01-06 23:21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极片及二次电池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极片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国正在致力于绿色、高效二次电池的研发与发展。在诸多二次电池中,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新型电池技术逐渐引领了潮流,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优势,例如高能量密度、大功率密度、高工作电压、轻质量、体积小巧、寿命长久、安全性佳、环保等特点。这些性能优越的特点使得锂离子电池在便携式电器、电动工具、大规模储能设备、电动交通动力电源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进入2023年,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行业进入了产能快速增长的时期,各主流电池厂家早期规划的大规模生产基地基本已经竣工,这导致了电池产能的相对过剩。在这个阶段,电池产品的成本控制和安全性设计被视为重中之重,日益成为每家电池制造商所关注的核心竞争力。

3、在降低电芯成本方面,主要包括bom成本降低(bill of materials)及技术成本降低。bom成本降低指的是使用更低成本的材料,但这种降本方式受限于供应链产能,市场价格的变化影响较大,波动性强。相反,技术成本降低,如提高产品良品率,减少箔材、隔膜、电解液的用量等,其稳定性和综合效益往往更高。其中,厚电极技术,即通过将涂布的面密度增大,能极大的减少箔材和隔膜的用量,被认为是当前技术降本的重要途径。

4、但是,厚电极技术依然面临着电解液浸润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常见的做法是在涂层表面构建凹槽以增加其浸润度。然而,这种方法会加大电极材料的消耗,同时也可能产生大量粉尘,提高了短路的风险,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因此,找寻一种既能提升电池性能,又能在成本和安全性上得到优化的解决方案,成为了研发人员面临的紧迫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极片及二次电池,本申请提供的复合集流体能极大的改善厚电极的浸润效果,提高电芯的循环性能和存储性能,而且能够有效降低金属箔材的使用成本,降低电芯的重量,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复合集流体,包括:

4、塑料基材,所述塑料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

5、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塑料基材的表面;

6、所述金属层的表面形成有若干个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凹陷部。

7、优选的,所述塑料基材为pet、pp、pe、pi中的至少一种。

8、优选的,所述金属层为铜层或铝层,所述铜层或铝层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镀设在所述塑料基材的表面。

9、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凹槽的形状均相同,所述凹槽的形状为方形。

10、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槽宽a为100μm~200μm,槽深b为0.6μm~1μm。

11、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槽宽a和槽深b满足关系式:ab=200μm2。

12、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槽深b和所述金属层的厚度c满足关系式:0.2≤b/c≤0.35。

13、优选的,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一致,所述金属层的厚度c为2.5μm~4μm。

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以上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s1、通过模具制作具有凹槽的塑料基材;

16、s2、采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在所述塑料基材表面喷涂同一厚度的金属层。

1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极片,包括以上所述的复合集流体,所述复合集流体的表面设置有正极活性材料层或负极活性材料层。

18、优选的,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或负极活性材料层的面密度为10~12mg/cm2。

1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包括以上所述的极片。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复合集流体包括塑料基材,所述塑料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塑料基材的表面;所述金属层的表面形成有若干个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凹陷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在塑料基材上设置凹槽,再在塑料基材上设置金属层,这样不仅能够极大的改善厚电极的浸润效果,提高电芯的循环性能和存储性能,而且能够有效降低金属箔材的使用成本,降低电芯重量,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此外,本申请还能够减少化成所需的时间,降低生产的时间成本,提高电芯量产的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基材(1)为pet、pp、pe、pi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3)为铜层或铝层,所述铜层或铝层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镀设在所述塑料基材(1)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凹槽(2)的形状均相同,所述凹槽(2)的形状为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槽宽a为100μm~200μm,槽深b为0.6μm~1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槽宽a和槽深b满足关系式:ab=200μ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槽深b和所述金属层(3)的厚度c满足关系式:0.2≤b/c≤0.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3)的厚度一致,所述金属层(3)的厚度c为2.5μm~4μm。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一种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集流体,所述复合集流体的表面设置有正极活性材料层或负极活性材料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或负极活性材料层的面密度为10~12mg/cm2。

12.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11任一项所述的极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电池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极片及二次电池,该复合集流体包括塑料基材,所述塑料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塑料基材的表面;所述金属层的表面形成有若干个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凹陷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在塑料基材上增加凹槽,再在塑料基材上设置金属层,这样不仅能够极大的改善厚电极的浸润效果,提高电芯的循环性能和存储性能,而且能够有效降低金属箔材的使用成本,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

技术研发人员:褚子豪,裴新来,李华伟,吕新坡,丁春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盛虹动能科技(泰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