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36746发布日期:2023-12-01 17:5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灯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特别涉及一种灯珠。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灯珠都是单面发光,满足不了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而一些双面发光的产品,则是将两颗灯珠组合在一起,两颗灯珠背对设置,以分别在相对的两侧发光,由于两颗独立的灯珠各自通过正极焊盘和负极焊盘与外部电路连接,而正极焊盘和负极焊盘的数量较多并不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灯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双面发光产品的体积过大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灯珠,包括载体、焊盘组件、第一发光组件以及第二发光组件;焊盘组件包括正极焊盘、负极焊盘、至少一个数据输入焊盘和至少一个数据输出焊盘,所述正极焊盘、所述负极焊盘、全部所述数据输入焊盘和全部所述数据输出焊盘均设于所述载体,并与所述载体共同配合形成有相背对的第一发光槽和第二发光槽;第一发光组件包括第一发光件和第一驱动ic,所述第一发光件和所述第一驱动ic均设于所述第一发光槽,所述第一发光件与所述正极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ic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件、所述正极焊盘、所述负极焊盘、一所述数据输入焊盘和一所述数据输出焊盘电连接;第二发光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发光槽,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分别与所述正极焊盘和所述负极焊盘电连接。

3、可选地,所述数据输入焊盘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数据输入焊盘包括第一数据输入焊盘和第二数据输入焊盘,所述数据输出焊盘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数据输出焊盘包括第一数据输出焊盘和第二数据输出焊盘;所述第一驱动ic分被与所述第一数据输入焊盘和所述第一数据输出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包括第二发光件和第二驱动ic,所述第二发光件和所述第二驱动ic均设于所述第二发光槽,所述第二发光件与所述正极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ic分别与所述第二发光件、所述正极焊盘、所述负极焊盘、所述第二数据输入焊盘和所述第二数据输出焊盘电连接。

4、可选地,所述正极焊盘和所述负极焊盘并行设置,所述第一驱动ic设于所述正极焊盘或所述负极焊盘,所述第二驱动ic设于所述正极焊盘或所述负极焊盘;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数据输出焊盘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数据输出焊盘设于所述负极焊盘的一侧,并在所述负极焊盘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数据输入焊盘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数据输入焊盘设于所述负极焊盘的另一侧,并在所述负极焊盘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

5、可选地,所述第二数据输出焊盘包括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负极焊盘并行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延伸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段连接,所述第二延伸段的另一端朝靠近所述负极焊盘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数据输出焊盘设于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负极焊盘之间,所述第一数据输出焊盘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延伸段在所述负极焊盘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延伸段嵌设于所述载体。

6、可选地,所述灯珠包括第一绝缘条,所述第一绝缘条设于所述第一发光槽,并分别与所述载体、所述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数据输出焊盘连接,以限制所述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数据输出焊盘朝所述第一发光槽内翘曲。

7、可选地,所述灯珠包括第二绝缘条,所述第二绝缘条设于所述第二发光槽,并分别与所述载体、所述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数据输出焊盘连接,以限制所述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数据输出焊盘朝所述第二发光槽内翘曲。

8、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光槽的周壁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发光槽的周壁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并相互配合形成有供所述第一延伸段嵌入的槽体;所述第一侧壁的厚度自所述第一发光槽的槽口到所述第一发光槽的底部方向呈渐增设置,以增大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接触面积。

9、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光槽的周壁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发光槽的周壁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并相互配合形成有供所述第一延伸段嵌入的槽体;所述第二侧壁的厚度自所述第二发光槽的槽口到所述第二发光槽的底部方向呈渐增设置,以增大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接触面积。

10、可选地,所述载体设有贯穿所述载体相对两侧的发光通道,所述正极焊盘、所述负极焊盘、所述至少一个数据输入焊盘和所述至少一个数据输出焊盘在所述发光通道内并行设置,以将所述发光通道分隔为所述第一发光槽和所述第二发光槽;所述正极焊盘、所述负极焊盘、每一所述数据输入焊盘和每一所述数据输出焊盘各自靠近所述第一发光槽的侧面齐平设置。

11、可选地,所述载体设有贯穿所述载体相对两侧的发光通道,所述正极焊盘、所述负极焊盘、所述至少一个数据输入焊盘和所述至少一个数据输出焊盘在所述发光通道内并行设置,以将所述发光通道分隔为所述第一发光槽和所述第二发光槽;所述正极焊盘、所述负极焊盘、每一所述数据输入焊盘和每一所述数据输出焊盘各自靠近所述第二发光槽的侧面齐平设置。

12、可选地,所述载体设有贯穿所述载体相对两侧的发光通道,所述正极焊盘、所述负极焊盘、所述至少一个数据输入焊盘和所述至少一个数据输出焊盘在所述发光通道内并行设置,以将所述发光通道分隔为所述第一发光槽和所述第二发光槽;其中,所述正极焊盘、所述负极焊盘、每一所述数据输入焊盘和每一所述数据输出焊盘均设有引脚,每一所述引脚均穿过所述载体设置,以显露于所述载体外。

13、可选地,所述正极焊盘和所述负极焊盘并行设置,全部所述数据输出焊盘均设于所述负极焊盘背向所述正极焊盘的一侧,全部所述数据输入焊盘均设于所述正极焊盘背向所述负极焊盘的一侧,全部所述引脚均在所述载体的同一侧显露;其中,每一所述引脚与对应的焊盘的连接处均折弯设置,以使每一所述引脚在所述载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正极焊盘的引脚和所述负极焊盘的引脚的延伸方向相同,其余任意相邻的两个引脚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正极焊盘的引脚与所述负极焊盘的引脚之间的最短间隔,大于其余任意相邻的两个引脚之间的最短间隔设置。

14、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光件包括三个第一发光芯片,每一所述第一发光芯片均分别与所述正极焊盘和所述第一驱动ic电连接。

15、可选地,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的第二发光件包括三个第二发光芯片,每一所述第二发光芯片均分别与所述正极焊盘和所述负极焊盘电连接。

1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灯珠,通过将正极焊盘、负极焊盘、全部数据输入焊盘和全部数据输出焊盘都安装在载体上,以使正极焊盘、负极焊盘、全部数据输入焊盘、全部数据输出焊盘和载体共同限定出相背对的第一发光槽和第二发光槽,同时,将第一发光组件安装在第一发光槽内,第二发光组件安装在第二发光槽内,这样,正极焊盘的一侧和负极焊盘的一侧便能够分别与第一发光件电连接,而正极焊盘的另一侧和负极焊盘的另一侧便能够分别与第二发光件电连接,只使用一个正极焊盘和一个负极焊盘,便可以实现产品双面发光的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双面发光的产品需要采用两个正极焊盘分别与两个发光件连接,两个负极焊盘分别与两个发光件连接的方式,本技术的设计能够减少正极焊盘、负极焊盘的用量,便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17、此外,通过内置第一驱动ic控制第一发光件,能够便于用户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控制第一发光件的发光颜色、闪烁频率等,以及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选择是否让第一发光件发光,这样,有利于丰富灯珠的发光效果,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