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72653发布日期:2024-05-21 20:0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蓄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在形成外壳的一部分的外壳部件经由树脂部件固定有端子部件的电池、电容器等蓄电设备。


背景技术:

1、作为蓄电设备,公知有在立方体箱状的外壳经由树脂部件分别固定设置有正负的端子部件的方形的电池。具体而言,外壳由具有矩形环状的开口部的有底方筒状的主体部件、和以闭塞开口部的形态环绕整周与主体部件接合的矩形板状的盖部件构成。另外,正负的端子部件分别贯通插入在盖部件设置的一对插通孔内,并从外壳的内部向外部延伸。而且一对树脂部件分别使盖部件与端子部件之间绝缘,并且与盖部件及端子部件接合,将端子部件固定于盖部件。作为相关联的现有技术,例如能够举出专利文献1、2(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图2等、和专利文献2的图1~图3等)。

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72324号公报

3、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097978号公报

4、在上述的电池中,试图提高端子部件中的在盖部件(外壳部件)的外侧露出的端子外表面、与在盖部件(外壳部件)的外侧露出的外壳外表面之间的电绝缘性。这是因为,存在因灰尘、水分附着于电池致使端子外表面与外壳外表面之间的电绝缘性降低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存在因设计电池时的各种限制而难以使整个树脂部件变大来提高端子外表面与外壳外表面之间的电绝缘性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是鉴于该现状而完成的,其提供一种不增大整个树脂部件就能够使端子部件的端子外表面与外壳部件的外壳外表面之间的电绝缘性变高的蓄电设备。

2、(1)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是蓄电设备,其具备:外壳部件,具有插通孔;端子部件,被贯通插入至上述外壳部件的上述插通孔内;以及树脂部件,使上述外壳部件与上述端子部件之间绝缘,并且与上述外壳部件及上述端子部件分别接合,并将上述端子部件固定于上述外壳部件,其中,上述树脂部件在露出于上述外壳部件的外侧的树脂外表面具有凹部与凸部的至少任意一个,上述凹部或上述凸部使从上述端子部件中的在上述外壳部件的上述外侧露出的端子外表面到上述外壳部件的在上述外侧露出的外壳外表面的沿面距离变长。

3、在上述的蓄电设备中,在树脂部件的树脂外表面具有使从端子部件的端子外表面到外壳部件的外壳外表面的沿面距离变长的凹部与凸部的至少任意一个。由此,不增大整个树脂部件,就能够使端子部件的端子外表面与外壳部件的外壳外表面之间的电绝缘性变高。

4、此外,优选上述的凹部、凸部以包围端子外表面的周围的方式在树脂外表面设置为环状。这是因为,能够环绕整周增长端子外表面与外壳外表面之间的沿面距离,从而环绕整周使端子顶面与外壳外表面之间的电绝缘性变高。

5、(2)也可以构成为:在(1)所记载的蓄电设备的基础上,上述端子部件具有端子外侧部,该端子外侧部位于上述外壳部件的外侧,并包括形成上述端子外表面的平面状的端子顶面,上述树脂部件具有树脂外侧框状部,该树脂外侧框状部位于上述外壳部件的上述外侧,形成包围上述端子部件的上述端子外侧部的周围的框状,并包括与上述端子外侧部的上述端子顶面共面的框顶面,在上述树脂外表面中的上述框顶面具有包围上述端子顶面的周围的环状的上述凹部。

6、在上述的蓄电设备中,在树脂部件的树脂外表面中的树脂外侧框状部的框顶面设置有包围端子顶面的周围的凹部。因此,不会如在框顶面设置凸部的情况那样树脂部件的一部向比端子顶面靠外侧的位置突出,能够不妨碍汇流条等向端子顶面的连接地获得端子顶面与外壳外表面之间的沿面距离。另外,能够环绕整周增长端子顶面与外壳外表面之间的沿面距离,从而环绕整周使端子顶面与外壳外表面之间的电绝缘性变高。

7、此外,环状的凹部除了在框顶面设置为一重之外,也可以设置为二重以上。



技术特征:

1.一种蓄电设备,其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设备,其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蓄电设备具备外壳部件、被贯通插入至外壳部件的插通孔内的端子部件、以及将端子部件固定于外壳部件的树脂部件。树脂部件在露出于外壳部件的外侧的树脂外表面具有使从在端子部件的外侧露出的端子外表面到在外壳部件的外侧露出的外壳外表面的沿面距离ML变长的凹部与凸部的至少任意一个。

技术研发人员:江原强,内田阳三,佐藤友纪,土屋诏一,浅井正孝,浅野刚史,内村将大,泷本崇志,松本繁,永野泰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