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热能回收装置

文档序号:36881462发布日期:2024-02-02 20:5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热能回收装置

本发明涉及热能回收装置,具体为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热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热能回收装置通常被称为热管理系统,其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燃料氢燃料电池产生的热能,提高整体能源效率并改善系统性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热能回收装置:热交换器用于在氢燃料电池系统中回收和利用废热。它可以将排出气体中的热能传递给进气气流或其他工作介质,如水或空气。氢燃料电池需要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以确保最佳性能和寿命。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剂或气流来控制氢燃料电池的温度,并将废热带走。一些高温氢燃料电池系统可以利用废热产生额外的电力。通过将废热转化为蒸汽,驱动涡轮机或发电机来产生电力,并提高整体系统的能源利用率。部分氢燃料电池车辆采用热回收空调系统,利用废热来供应车辆的空调系统。这样可以减少对氢燃料电池的能量需求,提高整体系统的效能。

2、但是目前的热回收装置,无法有效的保持始终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工作,进而造成本装置使用时出现使用寿命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热能回收装置,解决了温度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热能回收装置,包括:

5、外侧保护箱体,所述外侧保护箱体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氢燃料电池、第二散热片与第一散热片,所述氢燃料电池的下表面与第一散热片固定连接,所述氢燃料电池的上表面与第二散热片固定连接,所述外侧保护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外侧保护箱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6、通气装置,所述通气装置包括第一导风管、第二导风管、第三导风管、第一连接软管、风机与进风管,所述第一导风管的侧表面与第二导风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风管远离第一导风管的一端与第三导风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风管远离第二导风管的一侧与第一连接软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风管的侧表面与风机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的输入端与进风管固定连接;

7、热量回收箱,所述热量回收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热量回收本体,所述热量回收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干燥器,所述干燥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外侧保护箱体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出风盘,所述出风盘包括第二连接软管、第三连接软管,所述第三连接软管与第二连接软管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软管远离第二连接软管的一端与连接管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用于气体的流动。

9、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片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且前后分布,用于放置喷头。

10、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水孔,所述外侧保护箱体的侧表面设置有电源线通孔,所述风机的输入端延伸至第三导风管的内部。

11、优选的:所述水泵、热量回收本体、温度传感器、风机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通气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左侧所述通气装置的左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软管,前侧所述通气装置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进风管,第三连接软管、第一连接软管远离通气装置的一端均与热量回收箱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导风管远离第二导风管的一端与外侧保护箱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导风管的侧表面与外侧保护箱体的侧表面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软管通过第二连接软管与外侧保护箱体的内部连通。

14、优选的:所述热量回收箱的侧表面设置有箱门。

15、(三)有益效果

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热能回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该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热能回收装置,通过设置相互交叉并且独立间隙,实现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对氢燃料电池的不同表面进行单独的散热,并根据散热的情况,通过选择进风管进气或者气体的循环,调节气流的流动方向,兼具散热效果好与热量回收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2)与第二散热片(3)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2)之间形成第一间隙(9),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3)之间形成第二间隙(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片(3)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25),所述凹槽(25)的数量为多个且前后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4)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水孔(26),所述外侧保护箱体(1)的侧表面设置有电源线通孔(27),所述风机(17)的输入端延伸至第三导风管(15)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热量回收本体(5)、温度传感器(10)、风机(17)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通气装置(19)的数量为两个,左侧所述通气装置(19)的左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软管(16),前侧所述通气装置(19)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进风管(18),所述第三连接软管(21)、第一连接软管(16)远离通气装置(19)的一端均与热量回收箱(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管(13)远离第二导风管(14)的一端与外侧保护箱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导风管(13)的侧表面与外侧保护箱体(1)的侧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软管(21)通过第二连接软管(20)与外侧保护箱体(1)的内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回收箱(4)的侧表面设置有箱门(28)。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热能回收装置。该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外侧保护箱体,所述外侧保护箱体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氢燃料电池、第二散热片与第一散热片,所述氢燃料电池的下表面与第一散热片固定连接,所述氢燃料电池的上表面与第二散热片固定连接,所述外侧保护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泵。该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热能回收装置,通过设置相互交叉并且独立间隙,实现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对氢燃料电池的不同表面进行单独的散热,并根据散热的情况,调节气流的流动方向,兼具散热效果好与热量回收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冯振,郇庆婷,孙连北,兖利鹏,冀盛亚,张建霞,李程岩,刘桂斌,苏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