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充电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44372发布日期:2024-03-28 18:27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充电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储能装置,具体为一种自充电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就是储能技术,可以利用储能模块储存的电能为电动汽车充电。在电动汽车领域,储能模块一般采用电池储能方式,通过自动充电桩对储能模块进行充电。

2、用电高峰期时,为了保证充电桩的正常使用,一般会通过充电机将电能向再生蓄电池进行储能充电,当电动汽车需要充电时,优先通过再生蓄电池对电动汽车的储能模块进行充电。

3、为保证充电桩晚间的充电能力,往往多个再生蓄电池连接在一起,再生蓄电池放电时,再生蓄电池产热增加,如果温度不断升高,再生蓄电池充电效率会降低,严重时会导致电极变形,电池容量降低,寿命缩短,且充电用再生蓄电池电量减少时,其余的再生蓄电池会对其充电,容易造成过充等情况,也容易造成再生蓄电池升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充电储能装置,能够自动控制再生蓄电池和充电桩内的温度,再生蓄电池电量低于百分之50才会充电补充,减少散热,延长再生蓄电池使用寿命。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充电储能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电柜外壳,所述充电柜外壳的左侧开设有通风孔,所述充电柜外壳内设置有智能监测控温装置;

3、所述智能监测控温装置包括:

4、电量检控机构,该电量检控机构能够检测蓄电池剩余的电量,所述电量检控机构能够控制蓄电池的充电时机,所述电量检控机构能够在充电后对剩余电量进行校正;

5、温感出风机构,该温感出风机构能够检测所述充电柜外壳内部的温度,当其温度到达警戒时,所述温感出风机构出风并通过热对流进行散热,所述温感出风机构能够根据温度的不同匹配对应的风力;

6、散热机构,该散热机构能够在风力的作用下进行水平移动,所述散热机构能够适配不同分离并调节出风通道。

7、优选的,所述充电柜外壳的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再生蓄电池,所述第一再生蓄电池的顶部电性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顶部电性连接有电量检控机构,所述充电柜外壳的右侧与温感出风机构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柜外壳的左侧与散热机构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柜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

8、优选的,所述电量检控机构包括第二再生蓄电池,所述第二再生蓄电池的上方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剩余电量检测模块、数据储存分析模块、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剩余电量检测模块、数据储存分析模块、充电控制模块的顶部均与充电柜外壳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剩余电量检测模块的后面电性连接有第七导线,所述第七导线的底部与第二再生蓄电池的顶部电性连接,所述剩余电量检测模块的左侧电连接也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左端与数据储存分析模块的右侧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储存分析模块的左侧电性连接有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的底端电性连接有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左右两侧电性连接有第八导线,所述第八导线的顶部与第二再生蓄电池的底部电性连接,所述剩余电量检测模块的右侧电性连接有第四导线,所述第四导线的右端与满电量校准模块电性连接,充电控制模块下部的左右两侧电性连接有第九导线,所述第九导线的底部电性连接有第三再生蓄电池,第二再生蓄电池的底部与一块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贯穿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第三再生蓄电池的底部与另一块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温感出风机构包括盒,所述盒的左侧与充电柜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所述盒内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右侧电性连接有第六导线,所述第六导线远离风扇的一端电性连接有温控模块,所述温控模块的一侧电性连接有第五导线,所述第五导线的顶端电性连接有温感模块。

10、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受风盖,所述受风盖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边板,所述受风盖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靠近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板,两个所述横板之间设置有圆筒,所述圆筒穿过竖板的内部且与竖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圆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靠近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杆,所述移杆靠近边板的一端与受风盖的外侧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右侧设置有密封框,所述密封框远离竖板的一侧与充电柜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剩余电量检测模块能够测量第二再生蓄电池剩余的电量,数据储存分析模块能够对信息进行处理并传递给充电控制模块,当第二再生蓄电池的电量低于百分之五十,充电控制模块启动,第二再生蓄电池与第三再生蓄电池的通道由断路变成通路,第三再生蓄电池对第二再生蓄电池进行充电。

12、优选的,所述温感模块能够检测第二再生蓄电池和充电柜外壳内的温度并将信息传递给温控模块,温控模块能够根据温度的高低来调节风扇的档位。

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充电储能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自充电储能装置,通过智能监测控温装置检测第二再生蓄电池、充电柜外壳内的温度,根据其温度的高度,调节风扇的档位,从而控制通风通道打开的大小,通过自适应散热达到合适的散热效果,防止所有再生蓄电池温度过高,延长其使用寿命。

15、(2)、该自充电储能装置,通过温感出风机构,第二再生蓄电池和充电柜外壳内部的温度升高,且充电柜外壳内部的温度无法通过热传递和热传导迅速的传递到外部环境中,温感模块不断检测着第二再生蓄电池的温度,当其温度到达警戒值时,温感模块将信息通过电信号传递给温控模块,温控模块启动,风扇以一档转动,风可加速充电柜外壳内热量的流动。

16、(3)、该自充电储能装置,通过散热机构,风扇的风吹动受风盖,受风盖的受风面积大且受风盖质量轻,易被吹动,受风盖、边板远离密封框,通风孔打开,风带着第二再生蓄电池、充电柜外壳内的温度运动到室外,完成降温工作,防止第二再生蓄电池的温度过高,且此时风一直吹向柜外,外部的杂质也难以进入充电柜外壳内。

17、(4)、该自充电储能装置,通过电量检控机构,剩余电量检测模块检测第二再生蓄电池剩余的电量并将信息通过电信号传递给数据储存分析模块,当第二再生蓄电池的电量降低到容量的百分之50时,数据储存分析模块将信息传递给充电控制模块,第二再生蓄电池与第三再生蓄电池的通道由断路变成通路,第三再生蓄电池对第二再生蓄电池进行充电,在一次充电之后,直接将第二再生蓄电池的电量标记为百分之一百,减小误差。

18、(5)、该自充电储能装置,通过温感出风机构、散热机构、电量检控机构,温感出风机构感知温度并调控风扇的档位,通过热对流的方式进行散热,散热机构利用风力作为动力,控制通风孔的大小,从而配合散热,风既是散热介质,也是推动受风盖的动力源,使用充分,且通风孔平时闭合,杂质难以进入,根据所需散热的程度匹配散热孔的大小,也能尽可能减少杂质进入充电柜外壳内,电量检控机构有效监控第二再生蓄电池的电量,只有其电量跌倒百分之50才充电,避免一直充电造成的电池损坏,且减少充电时间,减少充电造成的热量。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充电储能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电柜外壳(2),所述充电柜外壳(2)的左侧开设有通风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柜外壳(2)内设置有智能监测控温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充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柜外壳(2)的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再生蓄电池(31),所述第一再生蓄电池(31)的顶部电性连接有第一导线(32),所述第一导线(32)的顶部电性连接有电量检控机构(34),所述充电柜外壳(2)的右侧与温感出风机构(35)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柜外壳(2)的左侧与散热机构(36)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柜外壳(2)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充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检控机构(34)包括第二再生蓄电池(341),所述第二再生蓄电池(341)的上方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剩余电量检测模块(342)、数据储存分析模块(344)、充电控制模块(346),所述剩余电量检测模块(342)、数据储存分析模块(344)、充电控制模块(346)的顶部均与充电柜外壳(2)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剩余电量检测模块(342)的后面电性连接有第七导线(7),所述第七导线(7)的底部与第二再生蓄电池(341)的顶部电性连接,所述剩余电量检测模块(342)的左侧电连接也有第二导线(343),所述第二导线(343)的左端与数据储存分析模块(344)的右侧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储存分析模块(344)的左侧电性连接有第三导线(345),所述第三导线(345)的底端电性连接有充电控制模块(346),所述充电控制模块(346)的左右两侧电性连接有第八导线(8),所述第八导线(8)的顶部与第二再生蓄电池(341)的底部电性连接,所述剩余电量检测模块(342)的右侧电性连接有第四导线(347),所述第四导线(347)的右端与满电量校准模块(348)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346)下部的左右两侧电性连接有第九导线(5),所述第九导线(5)的底部电性连接有第三再生蓄电池(349),所述第二再生蓄电池(341)的底部与一块隔板(3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33)贯穿开设有矩形孔(4),所述第三再生蓄电池(349)的底部与另一块隔板(33)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充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出风机构(35)包括盒(351),所述盒(351)的左侧与充电柜外壳(2)的右侧固定连,所述盒(351)内设置有风扇(352),所述风扇(352)的右侧电性连接有第六导线(356),所述第六导线(356)远离风扇(352)的一端电性连接有温控模块(355),所述温控模块(355)的一侧电性连接有第五导线(354),所述第五导线(354)的顶端电性连接有温感模块(3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充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36)包括受风盖(361),所述受风盖(36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边板(362),所述受风盖(36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363),所述弹簧(363)远离边板(3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板(364),所述竖板(364)靠近边板(36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板(365),两个所述横板(365)之间设置有圆筒(366),所述圆筒(366)穿过竖板(364)的内部且与竖板(364)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圆筒(36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367),所述滑板(367)靠近边板(36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杆(368),所述移杆(368)靠近边板(362)的一端与受风盖(361)的外侧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竖板(364)的右侧设置有密封框(369),所述密封框(369)远离竖板(364)的一侧与充电柜外壳(2)的左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充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电量检测模块(342)能够测量第二再生蓄电池(341)剩余的电量,数据储存分析模块(344)能够对信息进行处理并传递给充电控制模块(346),当第二再生蓄电池(341)的电量低于百分之五十,充电控制模块(346)启动,第二再生蓄电池(341)与第三再生蓄电池(349)的通道由断路变成通路,第三再生蓄电池(349)对第二再生蓄电池(341)进行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充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模块(353)能够检测第二再生蓄电池(341)和充电柜外壳(2)内的温度并将信息传递给温控模块(355),温控模块(355)能够根据温度的高低来调节风扇(352)的档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充电储能装置,涉及储能装置技术领域。该自充电储能装置,包括温感出风机构、散热机构、电量检控机构。该自充电储能装置,通过温感出风机构感知温度并调控风扇的档位,通过热对流的方式进行散热,散热机构利用风力作为动力,控制通风孔的大小,从而配合散热,风既是散热介质,也是推动受风盖的动力源,使用充分,且通风孔平时闭合,杂质难以进入,根据所需散热的程度匹配散热孔的大小,也能尽可能减少杂质进入充电柜外壳内,电量检控机构有效监控第二再生蓄电池的电量,只有其电量跌倒百分之50才充电,避免一直充电造成的电池损坏,且减少充电时间,减少充电造成的热量。

技术研发人员:刘翠勤,孙伟伟,方小卫,苏满意,招秀洋,周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腾威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