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箱、电池箱的制造方法、电池和用电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55366发布日期:2023-12-21 16:4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箱、电池箱的制造方法、电池和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就促进了能源结构的调整,推动了电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电池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于电化学储能技术,由于其高能量密度、良好的循环能力、高工作电压、环保性以及低自放电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电动车辆和储能系统中。

2、电池箱作为电池的主要承载部件,其可包括两部分结构,通过将该两部分结构固定以形成电池箱,然而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螺栓连接的固定方式,导致电池的整体重量较大,固定方式较为繁琐,且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箱、电池箱的制造方法、电池和用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箱,电池箱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一箱体包括第一对接部;第二箱体包括用于连接第一箱体的连接板,连接板包围至少部分第一对接部,其中,连接板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二对接部和第三对接部,第一对接部抵接于第二对接部一侧,第三对接部抵接于第一对接部背离第二对接部的一侧。由此,将连接板包围至少部分第一对接部以使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固定,实现无螺栓的密封连接,固定方式简单,能够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以及降低电池箱的整体重量,并且连接板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二对接部和第三对接部,第二对接部和第三对接部分别抵接在第一对接部的相背两侧,从而实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密封连接,且连接形式更简易化,在降低电池箱重量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电池箱体积能量密度。

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包括与第一对接部连接的第一主体部,第二箱体包括与第二对接部连接的第二主体部,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沿盖合方向盖合形成用于容置电池单体的容置腔。由此,第一主体部与第一对接部连接,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对接部连接,可通过第二对接部和第三对接部与第一对接部配合使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紧密连接,从而隔绝容置腔,以便于对容置腔内的电池单体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对接部在盖合方向与第二对接部抵接。由此,第一对接部在盖合方向与第二对接部抵接,可通过第二对接部和第三对接部与第一对接部配合,以在盖合方向对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进行限位,提高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固定。

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二主体部盖设于第一容置槽的槽口以形成容置腔;和/或,第二主体部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一主体部盖设于第二容置槽的槽口以形成容置腔。由此,容置腔可通过多种方式形成,提高容置腔成型的多样性,便于加工制造,降低生产成本。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对接部绕盖合方向环绕第一主体部设置,第二对接部绕盖合方向环绕第二主体部设置。由此,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均绕盖合方向环绕设置,在第一对接部抵接第二对接部时,能够从其环绕的方向上对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进行密封,提高密封的可靠性。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对接部的数目为多个,多个第三对接部绕盖合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三对接部分别连接第二对接部。由此,多个第三对接部间隔设置,能够便于第三对接部弯折至第一对接部背离第二对接部一侧,提高密封性能,且缓解第三对接部弯折后出现堆积挤压的风险。

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对接部环绕第一主体部的方向上,第一对接部具有至少一个棱角,多个第三对接部在棱角处间隔设置。由此,第三对接部在棱角处间隔设置,能够缓解棱角对第三对接部弯折时产生干涉,从而进一步缓解第三对接部弯折后出现堆积挤压的风险。

9、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还包括弯折部,弯折部分别连接第二对接部和第三对接部,弯折部与第一对接部间隔设置。由此,弯折部和第一对接部间隔设置,可以缓解第三对接部弯折至第一对接部背离第二对接部一侧过程中与第一对接部产生干涉的,降低弯折后弯折部所承受的应力,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部与第一对接部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第三对接部远离弯折部一端与连接弯折部一端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第一箱体包括与第一对接部连接的第一主体部,第一对接部远离第一主体部一端与连接第一主体部一端之间的间距为第三间距,第二间距大于第一间距,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间距和第三间距之和。由此,第二间距大于第一间距,能够使第三对接部抵接在第一对接部背离第二对接部一侧,提高固定性能,第二间距小于或等于第一间距和第三间距之和,可以缓解由于第三对接部较长导致与第一主体部的侧壁造成干涉的风险。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距介于1.5mm至2mm之间。由此,通过合理控制第一间距的大小,可以缓解由于第一间距较小导致弯折后弯折部所承受的应力的风险,也可以缓解由于第一间距较大导致电池箱整体尺寸较大,降低能量密度的风险。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间距大于或等于4mm。由此,能够进一步使第三对接部延伸至第一对接部的对应位置,缓解由于第二间距较小导致固定效果较差的风险。

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和第一对接部之间夹持有密封件。由此,通过在连接板和第一对接部之间夹持密封件,能够提高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的密封性能,加强密封连接的可靠性。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的电池箱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包括:提供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其中,第一箱体包括第一对接部,第二箱体包括连接板;将连接板包围至少部分第一对接部,以使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连接。由此,将连接板包围至少部分第一对接部以使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固定,实现无螺栓的密封连接,固定方式简单,能够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以及降低电池箱的整体重量。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包括第二对接部和第三对接部,将连接板部分包围第一对接部,以使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连接的步骤包括:将第一对接部抵接于第二对接部一侧;将第三对接部相对于第二对接部弯折,以使第三对接部抵接于第一对接部背离第二对接部的一侧。由此,将第三对接部相对于第二对接部弯折,以使第二对接部和第三对接部分别抵接在第一对接部的相背两侧,从而实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密封连接,且连接形式更简易化,在降低电池箱重量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电池箱体积能量密度。

16、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三对接部相对于第二对接部弯折,以使第三对接部抵接于第一对接部背离第二对接部的一侧的步骤包括:通过滚压件对第三对接部进行第一次滚压,以使第三对接部相对于第二对接部弯折;通过滚压件对第三对接部进行第二次滚压,以使第三对接部抵接于第一对接部背离第二对接部的一侧。由此,通过对第三对接部进行两次滚压,以使第二对接部和第三对接部分别抵接在第一对接部的相背两侧,有利于缓解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之间、第二对接部和第三对接部之间出现间隙的风险,提高密封效果。

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电池包括电池单体和上述的电池箱,电池单体容置于电池箱的容置腔内。

1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